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19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具有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的散热器和风机组件;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多个散热单元并联构成,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块化水散热器,由多组易于安装拆卸的小型化散热单元构成,在满足散热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铜管芯式结构散热器存在的装配劳动强度大,维护劳动强度大,泄漏点排查难、重量重等问题,同时可降低产品重量20%以上。

A modular cooling device for large tonnage off highway mining dump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换热,具体涉及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是大型露天矿山的主要运输工具,承担着矿山开采中主要的运输任务。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吨位越高,单位运输成本越低,因此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是该类车的主要需求。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一般是指100吨及以上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是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性能、运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外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主要包括柴水机高温水散热器、柴水机中冷水散热器等组成。目前,国内外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用冷却装置高温水散热器、中冷水散热器,体积大,重量重,为了便于维护,均采用铜管芯式结构。该结构水散热器一旦在运用中出现泄漏,可对单根铜翅片管进行拆卸更换,维护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时存在以下不足:1)铜翅片管数量多,单台200吨以上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水散热器用铜翅片管数量达4000多根,目前国内外均采用人工装管工艺,作业劳动强度大;2)每根铜翅片管两端与水腔之间均采用橡胶套密封,单台200吨以上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水散热器的密封点达8000多个,密封点极多,装配过程中易造成泄漏点,制造过程返工多;3)车辆运用过程中,水散热器铜翅片管一旦泄漏,因数量极多,且纵横交错排列安装,漏点难以排查,维修时间长;4)铜翅片管采用铜材制造,重量重,材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了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配合的风机组件,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在进风侧的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的出风侧的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所述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并联构成;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所述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所述芯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所述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内均设有翅片,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水通道层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水通道层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腔中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水腔分隔成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进水腔上设有总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第二水腔中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水腔分隔成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上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三水腔中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腔具有两个以上,所述第二水腔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腔和第三水腔之间,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五散热单元组和第六散热单元组,所述第五散热单元组连通相邻两个第二水腔的第二进水腔,所述第六散热单元组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水腔的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五散热单元组和第六散热单元组均由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并联构成。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芯体和分别设置在芯体两端的进水连接箱和出水连接箱,所述进水连接箱和出水连接箱均与水通道层连通,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设置于进水连接箱上,所述散热单元出水口设置于出水连接箱上,单个散热单元重量不大于25kg。进一步地,所述芯体的水通道层内设有锯齿型翅片,所述芯体的空气通道层内设有波纹型翅片,所述锯齿型翅片的波高为2.5-6.5mm,所述波纹型翅片的波高为9-24mm。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连接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连接颈,所述第一连接颈的端口作为散热单元进水口,所述出水连接箱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连接颈,所述第二连接颈的端口作为散热单元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颈和第二连接颈均为90度弯折管状结构,使得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和散热单元出水口朝向散热单元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外设有第一固定法兰,所述散热单元出水口外侧设有第二固定法兰,所述散热单元通过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二固定法兰与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或第三水腔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和散热单元出水口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水腔、第二水腔或第三水腔的外壳之间均设有O形密封圈,所述进水连接箱和出水连接箱上均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所述的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主要包括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冷却风扇等部件,可满足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柴油机高温水、中冷水的散热需求。本技术所述的模块化水散热器,由多组易于安装拆卸的小型化散热单元构成,在满足散热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铜管芯式结构散热器存在的装配劳动强度大,维护劳动强度大,泄漏点排查难、重量重等问题,同时可降低产品重量2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的结构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散热单元的结构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7为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锯齿型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波纹型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去掉散热单元后的框架的结构图,由第一、第二、第三水腔和两个侧框架构成;图11为散热单元与水腔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器,10、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11、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10-1、第一散热单元组,10-2、第二散热单元组,10-3、第三散热单元组,10-4、第四散热单元组,10-5、第一水腔,10-5-1、第一隔板,10-5-2、第一进水腔,10-5-3、第一出水腔,10-5-4、总进水口,10-5-5、总出水口,10-6、第二水腔,10-6-1第二隔板,10-6-2、第二进水腔,10-6-3、第二出水腔,10-7第三水腔,10-8、第五散热单元组,10-9、第六散热单元组;2、散热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配合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在进风侧的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的出风侧的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n所述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n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并联构成;/n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所述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所述芯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所述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内均设有翅片,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水通道层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水通道层的另一端连通;/n所述第一水腔中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水腔分隔成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进水腔上设有总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总出水口;/n所述第二水腔中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水腔分隔成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上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n所述第三水腔中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n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n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进水口连通;/n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n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配合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在进风侧的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的出风侧的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
所述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并联构成;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所述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所述芯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所述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内均设有翅片,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水通道层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水通道层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第一水腔中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水腔分隔成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进水腔上设有总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总出水口;
所述第二水腔中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水腔分隔成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上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第三水腔中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柔周美旺焦琦王健吕建刚刘恒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