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158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烘焙釜和焙烧炉,所述焙烧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换气箱,换气箱内腔的顶部贯穿有导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牡丹花蕊制茶技术领域。该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上散气腔和下散气腔之间通过导气管道连通,碳烘焙产生的热气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将碳灰过滤掉,在保证其热量的同时输送到换气箱内,经过活塞板的推送输送到烘焙釜内,解决了电烘箱焙出来的茶冲泡时香,喝则淡而无味,品质远远不如碳焙茶,但是现有的碳焙茶在进行加工时往往烘焙效率低,速度慢,并且在烘焙时碳灰上浮导致牡丹花蕊污染,不能快速的进行大量烘焙的问题。

A tea baking device with peony and pist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牡丹花蕊制茶
,具体为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
技术介绍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二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三个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五到十一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长椭圆形;萼片,绿色,宽卵形,花瓣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四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五个月;果期六个月,牡丹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现在的牡丹花蕊在制茶中占有很大比重。烘焙技术是传统制茶工艺的一道重要工序,它不仅控制成品茶含水量,以便于贮藏,还由于茶叶受热后,会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变化,增强茶叶特有的芳香,目前的烘焙方法主要有电烘箱烘焙,但众所周知,电烘箱焙出的茶的品质远远无法与炭焙茶相比,炭焙茶汤色清澈明亮,滋味浓醇,回甘力强,香气持久,不苦涩,喉韵明显,特别的是其更加耐泡,电烘箱焙出来的茶冲泡时香,喝则淡而无味,品质远远不如碳焙茶,但是现有的碳焙茶在进行加工时往往烘焙效率低,速度慢,并且在烘焙时碳灰上浮导致牡丹花蕊污染,不能快速的进行大量烘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解决了电烘箱焙出来的茶冲泡时香,喝则淡而无味,品质远远不如碳焙茶,但是现有的碳焙茶在进行加工时往往烘焙效率低,速度慢,并且在烘焙时碳灰上浮导致牡丹花蕊污染,不能快速进行大量烘焙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烘焙釜和焙烧炉,所述焙烧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换气箱,所述换气箱内腔的顶部贯穿有导气管道,所述导气管道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换气箱和焙烧炉并延伸至焙烧炉的内腔,所述导气管道的顶端连通有上散气腔,并且上散气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导气管道的底端连通有下散气腔,并且下散气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焙烧炉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烧炭台,所述焙烧炉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灰板,所述焙烧炉的右侧连通有进气口,所述换气箱的顶部固定连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换气箱的顶部并延伸至换气箱的内腔,所述电推杆活塞杆的表面与换气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电推杆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表面与换气箱的内腔相互抵触。优选的,所述换气箱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道,并且换气箱的正面连通有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道的左端与烘焙釜的右侧连通,所述烘焙釜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烘焙盒。优选的,所述烘焙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烘焙抽屉,所述烘焙盒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烘焙抽屉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优选的,所述烘焙抽屉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烘焙釜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道,并且排气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烘焙釜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通过在底座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烘焙釜和焙烧炉,焙烧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换气箱,换气箱内腔的顶部贯穿有导气管道,导气管道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换气箱和焙烧炉并延伸至焙烧炉的内腔,导气管道的顶端连通有上散气腔,并且上散气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导气管道的底端连通有下散气腔,并且下散气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焙烧炉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烧炭台,焙烧炉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灰板,焙烧炉的右侧连通有进气口,换气箱的顶部固定连连接有电推杆,电推杆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换气箱的顶部并延伸至换气箱的内腔,电推杆活塞杆的表面与换气箱的内腔滑动连接,电推杆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的表面与换气箱的内腔相互抵触,上散气腔和下散气腔之间通过导气管道连通,碳烘焙产生的热气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将碳灰过滤掉,在保证其热量的同时输送到换气箱内,经过活塞板的推送输送到烘焙釜内,解决了电烘箱焙出来的茶冲泡时香,喝则淡而无味,品质远远不如碳焙茶,但是现有的碳焙茶在进行加工时往往烘焙效率低,速度慢,并且在烘焙时碳灰上浮导致牡丹花蕊污染,不能快速的进行大量烘焙的问题。(2)、该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通过在出气管道的左端与烘焙釜的右侧连通,烘焙釜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烘焙盒,烘焙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烘焙抽屉,烘焙盒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烘焙抽屉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将牡丹花蕊放置在烘焙抽屉内,通过碳焙烧产生的热气进行烘焙,受热均匀,并且取料和放料十分方便,可以同时对大量牡丹花蕊进行烘焙,增加了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的烘焙效率和烘焙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换气箱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烘焙釜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烘焙盒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烘焙釜、3-焙烧炉、4-换气箱、5-导气管道、6-上散气腔、7-第一过滤网、8-下散气腔、9-第二过滤网、10-烧炭台、11-挡灰板、12-进气口、13-电推杆、14-活塞板、15-进气管道、16-出气管道、17-单向阀、18-连接杆、19-烘焙盒、20-烘焙抽屉、21-透气孔、22-分隔板、23-排气管道、24-电磁阀、25-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烘焙釜2和焙烧炉3,烘焙釜2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道23,并且排气管道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阀24,通过排气管道23将烘焙釜2内的湿气排出,烘焙釜2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5,打开箱门25可以快速的将烘焙抽屉20取出,焙烧炉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换气箱4,换气箱4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道15,并且换气箱4的正面连通有出气管道16,出气管道16的左端与烘焙釜2的右侧连通,烘焙釜2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两个连接杆18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烘焙盒19,烘焙盒1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烘焙抽屉20,烘焙抽屉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把手可以快速的将烘焙抽屉20拉出,烘焙盒19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21,烘焙抽屉2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2,将牡丹花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烘焙釜(2)和焙烧炉(3),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换气箱(4),所述换气箱(4)内腔的顶部贯穿有导气管道(5),所述导气管道(5)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换气箱(4)和焙烧炉(3)并延伸至焙烧炉(3)的内腔,所述导气管道(5)的顶端连通有上散气腔(6),并且上散气腔(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所述导气管道(5)的底端连通有下散气腔(8),并且下散气腔(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9),所述焙烧炉(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烧炭台(10),所述焙烧炉(3)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灰板(11),所述焙烧炉(3)的右侧连通有进气口(12),所述换气箱(4)的顶部固定连连接有电推杆(13),所述电推杆(13)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换气箱(4)的顶部并延伸至换气箱(4)的内腔,所述电推杆(13)活塞杆的表面与换气箱(4)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电推杆(13)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的表面与换气箱(4)的内腔相互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烘焙釜(2)和焙烧炉(3),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换气箱(4),所述换气箱(4)内腔的顶部贯穿有导气管道(5),所述导气管道(5)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换气箱(4)和焙烧炉(3)并延伸至焙烧炉(3)的内腔,所述导气管道(5)的顶端连通有上散气腔(6),并且上散气腔(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所述导气管道(5)的底端连通有下散气腔(8),并且下散气腔(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9),所述焙烧炉(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烧炭台(10),所述焙烧炉(3)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灰板(11),所述焙烧炉(3)的右侧连通有进气口(12),所述换气箱(4)的顶部固定连连接有电推杆(13),所述电推杆(13)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换气箱(4)的顶部并延伸至换气箱(4)的内腔,所述电推杆(13)活塞杆的表面与换气箱(4)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电推杆(13)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的表面与换气箱(4)的内腔相互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花蕊制茶烘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