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门装置及具有其的3C组装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0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门装置及具有其的3C组装设备,所述主框架包括纵向边框、顶端横梁,所述纵向边框上开设有纵向导向槽;所述防护门包括侧门、顶门,所述侧门通过连杆连接顶门,所述顶门铰接于所述顶端横梁,所述侧门侧端转动安装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所述顶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顶门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上升至第一高度;所述连杆与所述顶门之间通过第二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连杆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从第一高度上升至第二高度。当将防护门装置应用于3C组装设备,能实现两段行程,并能提升设备美观性。

A protective door device and 3C assembling equipment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门装置及具有其的3C组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3C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门装置及具有其的3C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3C组装设备包括机架、防护门,在该防护门内部设置有机械手、CCD检测模块、自动上下料组件、电气控制柜等,该防护门需能打开和关闭。现有的防护门只能上升一段行程,不便于人工操作设备和对设备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门只能上升一段行程的问题。一种防护门装置,包括主框架和防护门,所述主框架包括纵向边框、顶端横梁,所述纵向边框上开设有纵向导向槽;所述防护门包括侧门、顶门,所述侧门通过连杆连接顶门,所述顶门铰接于所述顶端横梁,所述侧门侧端转动安装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所述顶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顶门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上升至第一高度;所述连杆与所述顶门之间通过第二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连杆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从第一高度上升至第二高度。该防护门通过设置两个状态保持件,使侧门能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实现防护门开启后具有两段行程,其中,侧门上升第一高度用于设备的正常使用,侧门上升至第二高度用于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包括气缸或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一端铰接于顶门,该铰接点偏离顶门与所述顶端横梁的铰接点,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另一端铰接于中段横梁,所述中段横梁处于顶端横梁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顶门与顶端横梁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顶门的摆动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连接杆,其中,所述连接杆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座固定于顶端横梁侧端,所述第二支座固定于顶门下表面且靠近顶门与所述顶端横梁的铰接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支座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凹槽与第一支座上的铰接轴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包括气缸或第二氮气弹簧,所述顶门表面靠近连杆处设置有第二状态保持件,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一端铰接于顶门,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另一端铰接于连杆。进一步地,所述侧门上升至第一高度过程,所述连杆与顶门呈锐角;所述侧门处于第二高度时,所述连杆与顶门呈钝角。进一步地,所述侧门外表面上固设把手。进一步地,所述顶门与侧门处于垂直时,所述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3C组装设备,包括防护门装置,该防护门装置为上述所述的防护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主框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该侧门具有两段行程,方便人工对设备的操作及维护。(2)该防护门比传统的左右开门更省空间,并且避免人工碰撞,且外观美观大气。(3)采用氮气弹簧,能可靠保持防护门处于开启状态,并便于人工利用较小的力就能推拉侧门,用户使用效果好。(4)3C设备应用了该防护门装置,设备美观且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简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护门打开后侧门上升第一高度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护门打开后侧门上升第二高度状态图;图5是图2中的限位件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门装置,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主框架10和防护门20,该防护门20包括侧门21、顶门22,该主框架10包括纵向边框101、顶端横梁102,多个纵向边框101平行设置并与顶端横梁102及中段横梁103相互固连形成主框架10,在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纵向边框101之间设置有侧门21,与侧门21相对的纵向边框101上开设有纵向导向槽100,导向槽100设置两个,该侧门21侧端转动安装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该导向件可采用滚动轮,该滚动轮与所述导向槽100滚动连接,滚动轮与侧门21具体连接结构如下:在侧门21表面固定一滚动轮支撑轴,在该滚动轮支撑轴上转动安装有滚动轮,该滚动轮嵌入导向槽100且可沿导向槽100滚动连接,侧门21可沿着导向槽100上下移动且可以绕滚动轮支撑轴摆动。在该侧门21的上端铰接有连杆30,优选为在该侧门21的上端两侧分别铰接有一组连杆30,该连杆30的另一端铰接于顶门22,该顶门22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顶端横梁102,该铰链可以设置为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本实施例将铰链设置为三个。顶门22与主框架10之间通过第一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顶门22摆动至设定位置且在该位置保持,使得侧门21上升至第一高度,即附图3所示。该第一状态保持件对顶门22提供支撑力,该支撑力能防止顶门22沿重力方向摆动,该第一状态保持件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氮气弹簧,当第一状态保持件采用气缸时,可实现顶门22自动摆动至设定位置。本实施例第一状态保持件采用的是第一氮气弹簧40,具体结构如附图3所述,该第一氮气弹簧40的活塞杆端铰接于防护门22下表面,该铰接点偏离顶门22与所述顶端横梁102的铰接点,该第一氮气弹簧40的缸筒端铰接于中段横梁103,所述中段横梁103位于顶端横梁102下方,当顶门22摆动时该第一氮气弹簧40活塞杆随其伸缩,当顶门22摆动至设定位置后,该第一氮气弹簧40活塞杆能防止顶门22沿重力方向摆动,从而使得侧门21上升至第一高度后并保留在该位置,此时侧门21所打开的空间能方便人工使用设备,如取料或上料等。上述顶门22摆动到的设定位置可为第一氮气弹簧40活塞杆伸出极限时顶门22所处的位置或者通过设置限位件限制第一氮气弹簧40活塞杆伸出行程,此时顶门22所处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氮气弹簧40的活塞杆端也可以铰接于顶门22,第一氮气弹簧40另一端铰接于中段横梁103。当侧门21上升至第一高度后,此时顶门22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侧门21可继续向上移动,当给侧门21提供一向上外力时,连杆30将绕着顶门22上的铰接点摆动,连杆30与所述顶门22之间通过第二状态保持件连接,该第二状态保持件将带动连杆30摆动至设定位置且在该位置保持,使得侧门21从第一高度上升至第二高度。该第二状态保持件可以为气缸或者氮气弹簧,当第二状态保持件采用气缸时,可实现侧门21自动摆动无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门装置,包括主框架和防护门,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框架包括纵向边框、顶端横梁,所述纵向边框上开设有纵向导向槽;/n所述防护门包括侧门、顶门,所述侧门通过连杆连接顶门,所述顶门铰接于所述顶端横梁,所述侧门侧端转动安装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n所述顶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顶门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上升至第一高度;/n所述连杆与所述顶门之间通过第二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连杆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从第一高度上升至第二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门装置,包括主框架和防护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包括纵向边框、顶端横梁,所述纵向边框上开设有纵向导向槽;
所述防护门包括侧门、顶门,所述侧门通过连杆连接顶门,所述顶门铰接于所述顶端横梁,所述侧门侧端转动安装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
所述顶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顶门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上升至第一高度;
所述连杆与所述顶门之间通过第二状态保持件连接,所述第二状态保持件用于带动连杆摆动至设定位置且保持在该位置,使得侧门从第一高度上升至第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包括气缸或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一端铰接于顶门,该铰接点偏离顶门与所述顶端横梁的铰接点,所述第一状态保持件另一端铰接于中段横梁,所述中段横梁处于顶端横梁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门与顶端横梁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顶门的摆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连接杆,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