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饲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405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饲喂系统,包括有:多个料仓;多个搅拌罐,每个料仓均通过输料管系统与各搅拌罐的入料口连通,输料管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每个料仓与各搅拌罐导通或截止的第一阀门,各搅拌罐的罐腔均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通料口;第一注水装置,与各搅拌罐连通;汇流箱,汇流箱的第一开口通过通料管道与各搅拌罐的通料口连通、第二开口通过分回流管道系统中的回流管道与各搅拌罐的入料口连通,通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分回流管道系统还设置有第一增压泵、用于控制第二开口的第三阀门及供物料流出的出料管道;辅料添加装置,设置有混合腔、第二注水装置及混合件,混合腔通过辅料管道与各搅拌罐分别连通且辅料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Liquid fee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饲喂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态饲喂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养殖行业,饲料制备技术是养殖的关键技术组成。传统的饲料制备都是人工进行各种原料配比调配,然后将各种原料加入搅拌罐内进行混合搅拌、并根据需要向搅拌罐内加入高纤维物等精料或药品等辅料,各种物料混合之后形成养殖饲料。然后养殖人员再对各个养殖区进行饲料投喂。由于养殖区数量庞大,各养殖区所养殖的动物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导致所需要制备的饲料有多种规格。则需要人工进行各种不同原料的提取并按要求倒入搅拌罐内,耗费大量人力资源且效率低下,造成巨大的饲养成本。且现有技术中,混合饲料的搅拌罐内通常只设置有搅拌杆或搅拌叶片,液态饲料或需要加水的饲料制备时,各种原料进入搅拌罐搅拌混合容易出现部分颗粒或粉末状原料结块的现象,造成混合效果不好;而加入菌粉或红糖或药剂等辅料也会出现不易混合、部分轻质原料会漂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导致制备的饲料混合不均匀、质量较低,容易造成饲养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各种物料混合不均匀、制备的饲料质量较低的问题以及如何节省人力、一定程度提高制备效率以节约饲养成本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饲喂系统,其能够解决物料混合不均匀、制备的饲料质量较低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提高了制备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态饲喂系统,包括有:多个料仓,各个所述料仓用于储备原料;多个搅拌罐,每个所述料仓均通过输料管系统的输料管道与各个所述搅拌罐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输料管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每一个所述料仓与各个所述搅拌罐导通或截止的第一阀门,各个所述搅拌罐的罐腔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且所述罐腔设置有供物料流出的通料口;第一注水装置,一端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各个所述搅拌罐连通;汇流箱,所述汇流箱上设置有两个开口,其中第一开口通过通料管道与各个所述搅拌罐的通料口连通、第二开口通过分回流管道系统中的回流管道与各个所述搅拌罐的入料口连通,所述通料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各个所述搅拌罐导通或截止的第二阀门,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增压的第一增压泵、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口与各个所述搅拌罐导通或截止的第三阀门及供所述物料流出的出料管道;辅料添加装置,设置有用于容纳辅料的混合腔、向所述混合腔内加水的第二注水装置及用于混合所述辅料与水的混合件,所述混合腔通过辅料管道与各个所述搅拌罐分别连通且所述辅料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混合腔与各个所述搅拌罐导通或截止的第四阀门。优选地,所述输料管系统还包括有用于输送各个所述料仓的原料的输送装置;所述辅料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增压泵;各个所述搅拌罐上均设置有用于测量并显示所述搅拌罐的重量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搅拌罐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有用于显示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感测数值的显示装置。优选地,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还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料管道连通的饲喂管、设置在每个所述饲喂管上的多个下料结构,各个所述下料结构均包括有与所述饲喂管连通的饲喂口及用于导通或阻断所述饲喂口的阀门结构。优选地,所述下料结构包括有与所述饲喂管连通的下料主管、及第一端与所述下料主管连通的多个下料分管,所述阀门结构位于所述下料主管上,各个所述下料分管的第二端的管口形成各个所述饲喂口。优选地,所述分回流系统包括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通过三通阀门设置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与所述回流管道连通、另一个与所述出料管道连通,所述三通阀门形成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增压泵位于所述分流管上。优选地,各个所述饲喂管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个数与所述下料主管的个数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阀门结构的阀腔的轴向一端与所述下料口相接合。优选地,还包括有与各个所述饲喂管的第二端均连通的回水箱,所述回水箱上设置有供箱体内的物体流出的排泄口,且各个所述第二端处设置有用于导通或阻断所述第二端的第五阀门;所述回水箱通过回水管道与各个所述搅拌罐的入料口分别连通,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增压泵。优选地,各个所述搅拌罐的罐腔内设置有与罐腔顶壁连接的第一搅拌轴及与罐腔底壁连接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向分布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价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周向分布的叶片及套设在所述叶片外周的套筒;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桨,所述搅拌叶桨的上边沿设置有向旁侧弯折的折边结构。优选地,还包括有位于所述搅拌罐罐腔内并用于向所述罐腔内喷水的清洗件;所述分流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分流管连通的风干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出料管道上的流量计量装置和连接在所述饲喂管上并沿饲料流动方向处于所述第五阀门前方的物料感应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液态饲喂系统包括有多个搅拌罐、均与各个搅拌罐的入料口分别连通的料仓和第一注水装置及辅料添加装置、及汇流箱。第一注水装置用于向各个搅拌罐内注水。料仓设置有多个、用于盛放和存储制备饲料的各种原料。每个料仓都通过输料管系统的输料管道与各个搅拌罐连通、且输料管系统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每一个料仓与各个搅拌罐导通或截止的第一阀门,则通过控制第一阀门的开闭可以实现件将所需原料自动注入搅拌罐内;且液态饲喂系统包括多个料仓且每个料仓都与各个搅拌罐连通的设置,使得可以根据各种饲料制备的具体所需,有针对性的打开所需的料仓向搅拌罐内自动注入所需的各种原料;多个搅拌罐的设置可以实现多种组成成分不同的饲料同时制备,从而液态饲喂系统可以避免人工进行各种原料的提取和将各种原料倒入搅拌罐内的操作,并显著提高饲料制备效率。而各个搅拌罐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以使各种原料和水混合。辅料添加装置用于向各个搅拌罐内添加菌种、红糖或药剂等各种辅料。且辅料添加装置设置有用于容纳辅料的混合腔、向混合腔内注水的第二注水装置、用于使水和辅料混合的混合件及第四阀门。则辅料添加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使用,并使辅料与水提前进行混合、再将混合液注入到搅拌罐内与物料进行混合。如此设置,可以使轻质物料或辅料与水进行均匀混合、防止漂浮在液面上。汇流箱的第一开口通过通料管道与各个搅拌罐的通料口连通、以使各个搅拌罐内的混合物料进入汇流箱;汇流箱的第二开口通过分回流管道系统的回流管道与各个搅拌罐的入料口连通、以使汇流箱内的混合物流再次进入搅拌罐内进行二次搅拌。如此设置,搅拌罐内的混合物料流入汇流箱进行集中汇聚然后再次进入搅拌罐内进行二次搅拌,可以使混合物料进行首次搅拌、流动混合、汇聚和再次搅拌的混合过程,可以有效解决部分物料结块及物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高饲料制备的质量。总而言之,本技术提供的液态饲喂系统可以同时制备多种不同规格的饲料、节省人力并提高饲料制备效率,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解决饲料制备过程中各种物料混合不均匀、部分轻质物料漂浮和部分物料结块的问题,提高饲料制备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多个料仓(1),各个所述料仓(1)用于储备原料;/n多个搅拌罐(2),每个所述料仓(1)均通过输料管系统的输料管道(1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输料管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每一个所述料仓(1)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一阀门(101),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罐腔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且所述罐腔设置有供物料流出的通料口(205);/n第一注水装置(3),一端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连通;/n汇流箱(5),所述汇流箱(5)上设置有两个开口,其中第一开口通过通料管道(5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通料口(205)连通、第二开口通过分回流管道系统(6)中的回流管道(6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入料口连通,所述通料管道(50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二阀门(501),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6)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6)增压的第一增压泵(60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口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三阀门及供所述物料流出的出料管道;/n辅料添加装置(4),设置有用于容纳辅料的混合腔(401)、向所述混合腔(401)内加水的第二注水装置及用于混合所述辅料与水的混合件(403),所述混合腔(401)通过辅料管道(4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分别连通且所述辅料管道(40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混合腔(401)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四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多个料仓(1),各个所述料仓(1)用于储备原料;
多个搅拌罐(2),每个所述料仓(1)均通过输料管系统的输料管道(1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输料管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每一个所述料仓(1)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一阀门(101),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罐腔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且所述罐腔设置有供物料流出的通料口(205);
第一注水装置(3),一端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连通;
汇流箱(5),所述汇流箱(5)上设置有两个开口,其中第一开口通过通料管道(5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通料口(205)连通、第二开口通过分回流管道系统(6)中的回流管道(6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的入料口连通,所述通料管道(50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二阀门(501),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6)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6)增压的第一增压泵(60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口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三阀门及供所述物料流出的出料管道;
辅料添加装置(4),设置有用于容纳辅料的混合腔(401)、向所述混合腔(401)内加水的第二注水装置及用于混合所述辅料与水的混合件(403),所述混合腔(401)通过辅料管道(402)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分别连通且所述辅料管道(40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混合腔(401)与各个所述搅拌罐(2)导通或截止的第四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系统还包括有用于输送各个所述料仓(1)的原料的输送装置;所述辅料管道(402)上还设置有第二增压泵(404);各个所述搅拌罐(2)上均设置有用于测量并显示所述搅拌罐(2)的重量的称重传感器(201),所述称重传感器(201)连接于所述搅拌罐(2)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201)电连接有用于显示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感测数值的显示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回流管道系统(6)还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料管道连通的饲喂管(604)、设置在每个所述饲喂管(604)上的多个下料结构(605),各个所述下料结构(605)均包括有与所述饲喂管(604)连通的饲喂口(653)及用于导通或阻断所述饲喂口(653)的阀门结构(60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欢袁文平黄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昂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