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02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饮用水净水器的加热装置。结构是一个有保温外层的煮水容器,容器上有设于其特定位置的落水口、落水自控阀门、电热元件、热敏开关元件、出水管、排水口、蒸气泄口,特征是容器内还设有一内锅,内锅壁与容器壁间有过水间隙,出水管内端处于内锅内,内锅设有第二电热元件,落水口延伸至容器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输出的热水不会混和入未煮冷水,连续供水均能保持高水温,热效率高、制热水能力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民用饮用水净水装置的附属设备、特别是净水器的加热装置。本技术一般与净水装置一体化配套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饮用水净水装置、如自来水蓄水过滤器等,其出水方式可分为二种,一是输出过滤的冷水,二是过滤的冷水通过加热装置煮热后输出热水,本技术属于后者的加热装置。这种加热装置一般是一个煮水容器,其内有电热元件、热敏开关元件,容器还设有落水口、落水自控阀门、出水口、排水口、排气口等,热水输出的同时能自动补入过滤的冷水。这种加热装置的缺点是当输出的热水较多或输出较快时,后面的热水水温达不到设定温度;同时由于是单个煮水容器,所以补入的冷水容易与输出的热水直接混和,使输出的热水中有部分为未煮水。另外,有一些加热装置采用外置加热方式,造成热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净水器的加热装置,以克服现有加热装置技术上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净水器的加热装置,是一个有保温外层的煮水容器,煮水容器上有落水口、落水自控阀门、电热元件、热敏开关元件、出水管、排水口、蒸气泄口,其中落水口有一个连接过滤水源的外端部,落水自控阀门设于落水口上,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处于煮水容器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热敏开关元件的测温部处于煮水容器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出水管的内端处于煮水容器内其外端接往供热水龙头,排水口处于煮水容器底面并由通道通往加热装置外设有排水塞的通口上,蒸气泄口处于煮水容器顶部,其特征在于煮水容器内还设有一顶部敞开的内锅,内锅壁与煮水容器壁之间有过水间隙,所述出水管内端处于内锅内,内锅设有第二电热元件,第二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处于内锅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所述落水口由管道延伸至煮水容器下部。上述方案由于在煮水容器内设有一内锅,内锅设有第二电热元件,出水口处于内锅内,落水口延伸至煮水容器下部,冷水首先是落入煮水容器内作第一次加热,而冷水的下落速度受落水自控阀门的限制,然后加热水再经内锅壁与煮水容器壁间的间隙进入内锅作第二次加热后才输出,这样供热水量和冷水加热时间在设定时候内得到平衡,可有效地使供热水量较多或较快时,输出的热水不会立即混和入未煮冷水,后面的热水仍然能够保持高温。另外,由于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均为内置式,所以加热装置的热效率高、制热水能力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具体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方案的纵剖示意图。参照图1,本加热装置,是一个设有保温外层1的煮水容器2,煮水容器2上有落水口3、落水自控阀门4、电热元件5、热敏开关元件6和7,出水管8、排水口9、蒸气泄口10,其中落水口3有一个连接过滤水源的外端部11,落水自控阀门4设于落水口3上,电热元件5的发热部12处于煮水容器2内其电连接部13处于煮水容器2外,热敏开关元件6和7的测温部处于煮水容器2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2外,出水管6的内端处于煮水容器2内其外端14接往供热水龙头,排水口9处于煮水容器2底面并由管道15通往加热装置外的设有排水塞的口子上,蒸气泄口10处于煮水容器2顶部,特征是煮水容器2内还设有一顶部敞开的内锅16,内锅16壁与煮水容器2壁之间有过水间隙17,所述出水管8内端是处于内锅16内,内锅16设有第二电热元件18,第二电热元件18的发热部19处于内锅16内其电连接部20处于煮水容器2外,所述落水口3由管道21延伸至煮水容器2下部。另外,二个热敏开关元件6和7设于图示位置,分别通过测取煮水容器2和内锅16的水温以实现各自的水温与加热之间的自动控制,特别是将热敏开关元件6设于落水口3延伸管道21的出口22下方,便于以煮水容器2内的最低温度区的水温作为自动控制的控制值,这样有利于保证整个煮水容器2内的水都能达到设定温度。落水自控阀门4由橡胶水封件23、浮球24、导向杆25和26、限位螺母27构成,其中橡胶水封件23装于导向杆26顶端,浮球24装于导向杆26下端,导向杆25下端处于橡胶水封件23顶面、其中间滑动配合于落水口3上面的限位板28上,限位螺母27处于导向杆27上部,导向杆26滑动配合于煮水容器2顶板,橡胶水封件23处于落水口3下方,浮球24下部处于内锅16内的设定位置,以使得内锅16内的水位上升至设定高度时,浮球24上升使橡胶水封件23封住落水口3。在实际制造上,煮水容器2可分为多个零件分别制造然后组装成整体。使用前,将本加热装置安装入供水座内,并使落水口3外端部11连接过滤水源,出水管8外端14连接供热水龙头,管道15的外端连接供水座上设有排水塞的口子,蒸气泄口10连接蒸气导管,热敏开关元件6和7的电连接部与控制电路连接,电热元件5和18的电连接部13和20与供电电路连接。使用时,当落水自控阀门4打开后,过滤水经落水口3、管道21进入煮水容器2,并经间隙17进入内锅16,内锅16的水位上升至设定高度,浮球24上升使橡胶水封件23封住落水口3,落水停止,这时电热元件5和18开始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停止加热,饮水时当供热水龙头出水,内锅16的水面便下降,落水口3打开,补水进入煮水容器2内,容器2内温度下降,电热元件5加热,容器2内的上层水进入内锅16,电热元件18加热,如此连续,便可从供热水龙头得到连续的达到设定温度的热水。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器的加热装置,是一个有保温外层的煮水容器,煮水容器上有落水口、落水自控阀门、电热元件、热敏开关元件、出水管、排水口、蒸气泄口,其中落水口有一个连接过滤水源的外端部,落水自控阀门设于落水口上,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处于煮水容器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热敏开关元件的测温部处于煮水容器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出水管的内端处于煮水容器内其外端接往供热水龙头,排水口处于煮水容器底面并由通道通往加热装置外设有排水塞的通口上,蒸气泄口处于煮水容器顶部,其特征在于煮水容器内还设有一顶部敞开的内锅,内锅壁与煮水容器壁之间有过水间隙,所述出水管内端处于内锅内,内锅设有第二电热元件,第二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处于内锅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所述落水口由管道延伸至煮水容器下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开关元件中用于测取煮水容器水温的热敏开关元件6设于落水口3延伸管道21的出口22下方。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自控阀门4由橡胶水封件23、浮球24、导向杆25和26、限位螺母27构成,其中橡胶水封件23装于导向杆26顶端,浮球24装于导向杆26下端,导向杆25下端处于橡胶水封件23顶面、其中间滑动配合于落水口3上面的限位板28上,限位螺母27处于导向杆27上部,导向杆26滑动配合于煮水容器2顶板,橡胶水封件23处于落水口3下方,浮球24下部处于内锅16内的设定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饮用水净水器的加热装置。结构是一个有保温外层的煮水容器,容器上有设于其特定位置的落水口、落水自控阀门、电热元件、热敏开关元件、出水管、排水口、蒸气泄口,特征是容器内还设有一内锅,内锅壁与容器壁间有过水间隙,出水管内端处于内锅内,内锅设有第二电热元件,落水口延伸至容器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输出的热水不会混和入未煮冷水,连续供水均能保持高水温,热效率高、制热水能力强等优点。文档编号F24H1/12GK2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的加热装置,是一个有保温外层的煮水容器,煮水容器上有落水口、落水自控阀门、电热元件、热敏开关元件、出水管、排水口、蒸气泄口,其中落水口有一个连接过滤水源的外端部,落水自控阀门设于落水口上,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处于煮水容器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热敏开关元件的测温部处于煮水容器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出水管的内端处于煮水容器内其外端接往供热水龙头,排水口处于煮水容器底面并由通道通往加热装置外设有排水塞的通口上,蒸气泄口处于煮水容器顶部,其特征在于煮水容器内还设有一顶部敞开的内锅,内锅壁与煮水容器壁之间有过水间隙,所述出水管内端处于内锅内,内锅设有第二电热元件,第二电热元件的发热部处于内锅内其电连接部处于煮水容器外,所述落水口由管道延伸至煮水容器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奕强刘衍树王致伟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经济特区建华陶瓷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