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00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调度区间包括调运底座、待停列车、调运起重机、调运横向轨道、调运竖向轨道、调运停车轨道和举升装置,停车维修区间包括停车单元、已停列车、停车轨道和停车厂蓬,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通过调运停车轨道和停车轨道相互连接,列车从轨道驶入调度区间后,列车再从调度区间进入至停车维修区间,停车或维修后,列车再从停车维修区间驶出并进入调度区间;该结构能够解决目前高速铁路和地铁列车的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将停车和检修集于一体,简化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A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parking and maintenance of trai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铁或高铁列车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或高铁列车夜间停车以露天单排轨道平铺的方式为主要方式,呈现出“万箭齐发”的场景。此方案不仅在停车方面,同时要求重新安排维修厂房,如此以来占据大量宝贵土地资源,对立体空间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露天放置,受昼夜温差及天气的影响列车表面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能够解决目前高速铁路和地铁列车的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将停车和检修集于一体,简化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调度区间包括调运底座、待停列车、调运起重机、调运横向轨道、调运竖向轨道、调运停车轨道和举升装置,停车维修区间包括停车单元、已停列车和停车轨道,调运停车轨道固定在调运底座顶部,待停列车停在调运停车轨道,调运底座的两侧卡入调运竖向轨道,调运竖向轨道连接在调运横向轨道,举升装置的顶底两端分别连接调运底座和调运横向轨道,停车轨道连接在停车单元顶部,已停列车停在停车轨道,调运底座通过调运横向轨道调节横向位置,调运底座通过举升装置调节在调运竖向轨道的高度,使得调运停车轨道分别与多个停车轨道对接而进行调运作业。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停车单元设置有多层多排,通过调运停车轨道与不同层和不同排的停车轨道对接,形成列车进入和驶离停车轨道的通道。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调运横向轨道设置有横向滑槽,举升装置和调运竖向轨道的底端卡入横向滑槽内且沿调运横向轨道来回移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调运竖向轨道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运竖向轨道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竖向滑槽,调运底座的侧面凸设且卡入竖向滑槽内。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调运底座的侧面凸起处设置有滚轮,滚轮卡入竖向滑槽内且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横向调运轨道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横向调运轨道间隔排列在调运底座下方。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调运竖向轨道的顶端连接调运起重机,调运起重机位于待停列车的上方。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举升装置设置为伸缩式结构,伸缩式结构包括多段依次套设的连接杆。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停车维修区间还包括停车厂蓬,停车厂蓬将多层停车单元和停车轨道罩住以提供遮挡场所。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停车单元沿直线排布在停车厂蓬内,停车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检修通道以便于维修已停列车,检修通道沿停车单元的一端至另一端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立体车库的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的对接而停靠多辆列车,通过调运底座相对于调运竖向轨道和调运横向轨道滑动,调节调运底座的位置,完成列车在停车轨道与调运停车轨道运移,由此完成待停列车的整个调运作业,将多辆列车调运至多层多排的停车单元;本技术能够解决目前高速铁路和地铁列车的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将停车和检修集于一体,简化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地铁列车立体车库的多层停靠解决了目前高速铁路列车停车场占地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国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小资源的浪费。2、地铁列车立体车库集检修与停车于一体,简化了工作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调度区间的图;图3为本技术停车维修区间的图;图标:1-调运底座;2-待停列车;3-调运起重机;4-调运横向轨道;5-调运竖向轨道;6-停车单元;7-已停列车;8-停车厂蓬;9-调运停车轨道;10-停车轨道;11-检修通道;12-举升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调度区间包括调运底座1、待停列车2、调运起重机3、调运横向轨道4、调运竖向轨道5、调运停车轨道9和举升装置12,停车维修区间包括停车单元6、已停列车7、停车轨道10和停车厂蓬8,本实施例的停车单元6长度为215.35m,宽3.38m,高6.17m,停车单元6为双层五辆列车并排,整体立体车库的尺寸为长430.8m,宽34.35m,高24m,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通过调运停车轨道9和停车轨道10相互连接,列车从轨道驶入调度区间后,列车再从调度区间进入至停车维修区间,停车或维修后,列车再从停车维修区间驶出并进入调度区间,通过调度区间将列车转移到轨道并正常运行。请参照图2,调运停车轨道9固定在调运底座1顶部,调运停车轨道9为现有技术的工字钢列车轨道,调运停车轨道9与普通轨道对接后,待停列车2驶入并停在调运停车轨道9,调运底座1呈长条状且随列车延伸,调运底座1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起并设置有滚轮,滚轮的滚动面设置为调运底座1沿调运竖向轨道5上下移动的方向,滚轮嵌入调运底座1的凸起处设置的槽内并使用销轴固定,两条调运竖向轨道5为一对,两条调运竖向轨道5位置相对的内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竖向滑槽,滚轮卡入该竖向滑槽内并沿调运竖向轨道5上下移动;本实施例共设置有三对调运竖向轨道5和三条调运横向轨道4,每对调运竖向轨道5分别位于调运底座1的两侧,三条调运横向轨道4相互间隔且分别平行,三条横向调运轨道间隔排列在调运底座1下方,调运横向轨道4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滑槽,横向滑槽连通调运横向轨道4的两端,调运竖向轨道5的底端卡入横向滑槽内置于调运横向轨道4内,调运竖向轨道5在横向滑槽内相对于调运横向轨道4可来回移动,调运竖向轨道5的顶端连接调运起重机3,调运起重机3位于待停列车2的上方,调运起重机3将三对调运竖向轨道5连接固定,其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举升装置12的顶底两端分别连接调运底座1和调运横向轨道4,举升装置12和调运竖向轨道5的底端卡入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所述调度区间包括调运底座、待停列车、调运起重机、调运横向轨道、调运竖向轨道、调运停车轨道和举升装置,所述停车维修区间包括停车单元、已停列车和停车轨道,所述调运停车轨道固定在调运底座顶部,所述待停列车停在调运停车轨道,所述调运底座的两侧卡入调运竖向轨道,所述调运竖向轨道连接在调运横向轨道,所述举升装置的顶底两端分别连接调运底座和调运横向轨道,所述停车轨道连接在停车单元顶部,所述已停列车停在停车轨道,所述调运底座通过调运横向轨道调节横向位置,所述调运底座通过举升装置调节在调运竖向轨道的高度,使得调运停车轨道分别与多个停车轨道对接而进行调运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调度区间和停车维修区间,所述调度区间包括调运底座、待停列车、调运起重机、调运横向轨道、调运竖向轨道、调运停车轨道和举升装置,所述停车维修区间包括停车单元、已停列车和停车轨道,所述调运停车轨道固定在调运底座顶部,所述待停列车停在调运停车轨道,所述调运底座的两侧卡入调运竖向轨道,所述调运竖向轨道连接在调运横向轨道,所述举升装置的顶底两端分别连接调运底座和调运横向轨道,所述停车轨道连接在停车单元顶部,所述已停列车停在停车轨道,所述调运底座通过调运横向轨道调节横向位置,所述调运底座通过举升装置调节在调运竖向轨道的高度,使得调运停车轨道分别与多个停车轨道对接而进行调运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单元设置有多层多排,通过调运停车轨道与不同层和不同排的停车轨道对接,形成列车进入和驶离停车轨道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运横向轨道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举升装置和调运竖向轨道的底端卡入横向滑槽内且沿调运横向轨道来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运竖向轨道设置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箫王少华邓杨扬杜佳桥谢忠宇祝梓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