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延明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9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包括第一种植仓,所述第一种植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种植仓,且第二种植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种植仓,所述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左侧的底端皆开设有通水口,所述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的下方皆设置有通水管,且通水管的左端皆延伸至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的外部与通水口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通水管左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水孔,所述第一种植仓左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展开后的稳定性高,可进行收纳,减小占用空间,并且对水进行回收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水资源,节约能源和种植成本。

A high stability agricultural planting frame for agricultural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架
,具体为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
技术介绍
农业种植时人民发展之本,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保证粮食的良好生长,一般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控湿控温,因此室内种植使用广泛,在室内种植中,时常采用农业种植架进行种植,现有的农业种植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大,并且立体式支架稳定性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农业种植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大,并且立体式支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包括第一种植仓,所述第一种植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种植仓,且第二种植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种植仓,所述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左侧的底端皆开设有通水口,所述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的下方皆设置有通水管,且通水管的左端皆延伸至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的外部与通水口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通水管左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水孔,所述第一种植仓左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通水口右端的中部皆设置有第一过滤网,且第一过滤网的边缘处皆与通水口内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底部的右侧皆焊接有第一挡片,且第一挡片皆与通水管的右端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底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二挡片,且第二挡片皆套接在通水管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种植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的边缘处与过滤布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网的顶部覆盖有过滤布。优选的,所述第三种植仓左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皆安装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种植仓、第二种植仓、第三种植仓和支撑杆,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将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向左拉动,使该装置展开,万向轮与地面相贴合,通过支撑杆对第三种植仓进行支撑,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展开后的稳定性,并且工作人员在不使用该装置后,还可将第一种植仓、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推动至同一垂直线上,减小占用空间,实用性强;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通水管和第二过滤网,工作人员将植物种植在第一种植仓、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内部后,对第一种植仓、第二种植仓和第三种植仓内部浇水,第三种植仓内部土壤中的水浸湿土壤后向下渗透,通过通水口进入到通水管当中,通过通水孔排出对第二种植仓内部的植物进行二次浇灌,第二种植仓内部的水分再通过通水管对第一种植仓内部的植物进行二次浇灌,最后多出的水分穿过第二过滤网和过滤布漏到第一种植仓内部的底端,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第一种植仓,工作人员对出水口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回收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水资源,节约能源和种植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展开示意图。图中:1、第一种植仓;2、第二种植仓;3、第三种植仓;4、通水口;5、第一过滤网;6、通水管;7、第一挡片;8、第二挡片;9、通水孔;10、第二过滤网;11、过滤布;12、出水口;13、支撑杆;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包括第一种植仓1,第一种植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种植仓2,且第二种植仓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种植仓3,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左侧的底端皆开设有通水口4,通水口4右端的中部皆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且第一过滤网5的边缘处皆与通水口4内壁焊接固定,防止第一种植仓1、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内部的土壤进入到通水口4当中,万向轮14与地面相贴合,通过支撑杆13对第三种植仓3进行支撑,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展开后的稳定性;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下方皆设置有通水管6,且通水管6的左端皆延伸至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外部与通水口4的底端相连通,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底部的右侧皆焊接有第一挡片7,且第一挡片7皆与通水管6的右端焊接固定,该装置处于收起状态时,第一挡片7与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内壁相抵触,使第一种植仓1、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处于垂直状态,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底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二挡片8,且第二挡片8皆套接在通水管6的外侧,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拉开时,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挡片8与第一种植仓1和第二种植仓2的内壁相抵触,使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拉开时更加准确;通水管6左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水孔9,第一种植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0,且第二过滤网10的边缘处与过滤布11焊接固定,第二过滤网10的顶部覆盖有过滤布11,过滤布11和第二过滤网10将土壤隔绝在过滤布11的顶部,土壤中的水分穿过第二过滤网10和过滤布11,渗透至第二过滤网10和过滤布11的下方,第一种植仓1左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2,第三种植仓3左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底端皆安装有万向轮14。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将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向左拉动,使该装置展开,将植物种植在第一种植仓1、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内部后,对第一种植仓1、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内部浇水,第三种植仓3内部土壤中的水浸湿土壤后向下渗透,通过通水口4进入到通水管6当中,通过通水孔9排出对第二种植仓2内部的植物进行二次浇灌,第二种植仓2内部的水分再通过通水管6对第一种植仓1内部的植物进行二次浇灌,最后多出的水分穿过第二过滤网10和过滤布11漏到第一种植仓1内部的底端,最后通过出水口12排出第一种植仓1,工作人员对出水口12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回收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水资源,节约能源和种植成本,并且工作人员在不使用该装置后,还可将第一种植仓1、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推动至同一垂直线上,减小占用空间,以上为本技术的全部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包括第一种植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种植仓(2),且第二种植仓(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种植仓(3),所述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左侧的底端皆开设有通水口(4),所述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下方皆设置有通水管(6),且通水管(6)的左端皆延伸至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外部与通水口(4)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通水管(6)左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水孔(9),所述第一种植仓(1)左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包括第一种植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种植仓(2),且第二种植仓(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种植仓(3),所述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左侧的底端皆开设有通水口(4),所述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下方皆设置有通水管(6),且通水管(6)的左端皆延伸至第二种植仓(2)和第三种植仓(3)的外部与通水口(4)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通水管(6)左端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水孔(9),所述第一种植仓(1)左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口(4)右端的中部皆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且第一过滤网(5)的边缘处皆与通水口(4)内壁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稳定性高的农业种植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芙蓉杨玉涛樊润峰邵文双杨丹坡卫艳利蔡春妹
申请(专利权)人:李延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