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及轻质粉体加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91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及轻质粉体加密方法,解决了轻质粉体堆积密度小的问题。该系统中加密装置的机体内存在有至少两个临近设置且能相对旋转的辊体,辊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系统、正压吹扫系统,负压系统用于将轻质粉体吸附于辊体上,以使轻质粉体经两旋转的辊体挤压后自由降落或被正压吹扫系统吹落至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该加密方法包括通过负压系统将轻质粉体吸附于辊体上,两辊体在相对旋转时挤压轻质粉体;加密后的轻质粉体自由降落或被正压吹扫系统吹落至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本发明专利技术轻质粉体在加密装置中通过两相对旋转的辊体挤压压实后经过分散装置分散,能够提高气相法二氧化硅粉体的堆积密度,提高包装、投料效率。

A light powder encryption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及轻质粉体加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相法二氧化硅及气相法金属氧化物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及轻质粉体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气相法二氧化硅均是吨级密度很小的轻质粉体,俗称气相白炭黑,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无机化工材料,粒径微小(7~40nm),比表面积大(50~400m2/g),产品纯度高(SiO2≥99.9%)。其粉体呈现三维多孔结构,内部充满空气,堆积密度一般在20g/L~60g/L之间,比表面积大,具有优越的表面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理惰性,在硅橡胶、胶粘剂、油漆、涂料、油墨、电子、纸张、化妆品、医药、食品和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起到补强、增稠、触变、消光等作用,是国家基础民生工业、国防工业、高科技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和添加助剂。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的反应器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类似上述气相法二氧化硅的轻质粉体对于包装和下游的投料带来困难,其中,在包装上,产品堆积密度小,不利于包装,包装速度慢,包装袋体积较大;在下游产品使用上,产品的投料时,粉体容易飘散,粉体与下游物料结合和分散的时间较长。现有的气相法二氧化硅生产装置均没有轻质粉体加密装置,产品存在以上描述包装和应用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及轻质粉体加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相法二氧化硅轻质粉体堆积密度小,难以包装投料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其包括用于存储轻质粉体的缓冲仓,加密装置以及分散装置,其中:所述加密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仓的出料口出,所述分散装置位于所述加密装置的出料口处;所述加密装置的机体内存在有至少两个临近设置且能相对旋转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系统、正压吹扫系统,所述负压系统用于将轻质粉体吸附于所述辊体上,以使所述轻质粉体经两旋转的所述辊体挤压后自由降落或被正压吹扫系统吹落至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优选的,所述辊体的外围包覆有允许空气通过但轻质粉体无法通过的过滤部;所述辊体内至少包括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两所述辊体相对旋转时,位于所述辊体上部的腔室为用于将轻质粉体间空气经所述过滤部抽走的负压腔室,位于所述辊体下部的腔室为用于将加密后轻质粉体吹落的正压腔室。优选的,所述负压系统包括抽气装置,且所述抽气装置与位于所述辊体上部的腔室连通以使其内部呈负压;所述正压吹扫系统包括进气装置,且所述进气装置与位于所述辊体下部的腔室连通以使其内部呈正压。优选的,所述加密装置还包括:连接有驱动装置并用于带动所述辊体旋转的旋转轴;正负压连接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且允许所述旋转轴位于其中旋转;其中:所述正负压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其上部并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的抽气口和位于下部并与所述进气装置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旋转轴内存在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管道;当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辊体的上部时,其能通过相应管道与所述抽气口导通;当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辊体的下部时,其通过相应管道与所述进气口导通。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包括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格腔,所述第一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格腔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一管道均与其相应的所述格腔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格腔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二管道均与其相应的所述格腔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上位于所述正负压连接组件内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其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抽气口或所述进气口导通的气孔或气道。优选的,所述正负压连接组件内左右两侧存在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内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旋转轴转动的夹持空间,且所述密封块与所述旋转轴配合将所述正负压连接组件内形成上下两个独立空间。优选的,所述加密系统还包括搅拌喂料器,所述搅拌喂料器设置于所述缓冲仓和所述加密装置之间。优选的,所述分散装置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转辊和过滤网,其中: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转辊的下部且位于所述机体的出料口处;所述转辊连接有动力装置且能够按既定方向旋转,所述转辊的周壁上分布有多个用于将加密后的所述轻质粉体打散的分散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轻质粉体加密系统的轻质粉体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缓冲仓中的轻质粉体加入所述加密装置中;S2:所述负压系统将轻质粉体吸附于所述辊体上,两所述辊体在相对旋转时挤压所述轻质粉体;S3:加密后的轻质粉体随所述辊体的旋转自由降落或被正压吹扫系统吹落至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在轻质粉体包装、投料前先通过加密装置和分散装置,轻质粉体在加密装置中经负压系统吸附于辊体上并通过两相对旋转的辊体挤压压实,能够提高轻质粉体的堆积密度,后经过分散装置分散为粒径统一的粉体颗粒便于包装、投料。上述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气相法二氧化硅粉体的堆积密度,防止轻质粉体在包装盒投料时易飘散,提高包装、投料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粉体加密方法,基于上述系统,在轻质粉体包装、投料前先通过加密装置和分散装置,轻质粉体在加密装置中经负压系统吸附于辊体上,并通过两相对旋转的辊体挤压压实后经过分散装置分散为粒径统一的粉体颗粒;故上述方法能够提高轻质粉体的堆积密度,提高其包装盒投料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轻质粉体加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散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正负压连接组件与旋转轴配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轻质粉体;1、缓冲仓;2、加密装置;21、辊体;211、第一腔室;212、第二腔室;22、旋转轴;23、正负压连接组件;231、抽气口;232、进气口;24、电机;25、过滤部;261、第一管道;262、第二管道;27、密封块;28、气道;3、分散装置;31、分散刀;32、过滤网;4、搅拌喂料器;5、旋转给料阀;6、真空泵;7、压缩气体罐;8、PLC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存储轻质粉体的缓冲仓,加密装置以及分散装置,其中:/n所述加密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仓的出料口出,所述分散装置位于所述加密装置的出料口处;/n所述加密装置的机体内存在有至少两个临近设置且能相对旋转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系统、正压吹扫系统,所述负压系统用于将轻质粉体吸附于所述辊体上,以使所述轻质粉体经两旋转的所述辊体挤压后自由降落或被正压吹扫系统吹落至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存储轻质粉体的缓冲仓,加密装置以及分散装置,其中:
所述加密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仓的出料口出,所述分散装置位于所述加密装置的出料口处;
所述加密装置的机体内存在有至少两个临近设置且能相对旋转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负压系统、正压吹扫系统,所述负压系统用于将轻质粉体吸附于所述辊体上,以使所述轻质粉体经两旋转的所述辊体挤压后自由降落或被正压吹扫系统吹落至分散装置中进行分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的外围包覆有允许空气通过但轻质粉体无法通过的过滤部;
所述辊体内至少包括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两所述辊体相对旋转时,位于所述辊体上部的腔室为用于将轻质粉体间空气经所述过滤部抽走的负压腔室,位于所述辊体下部的腔室为用于将加密后轻质粉体吹落的正压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系统包括抽气装置,且所述抽气装置与位于所述辊体上部的腔室连通以使其内部呈负压;
所述正压吹扫系统包括进气装置,且所述进气装置与位于所述辊体下部的腔室连通以使其内部呈正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粉体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装置还包括:连接有驱动装置并用于带动所述辊体旋转的旋转轴;
正负压连接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且允许所述旋转轴位于其中旋转;其中:
所述正负压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其上部并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的抽气口和位于下部并与所述进气装置连通的进气口;
所述旋转轴内存在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管道;当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辊体的上部时,其能通过相应管道与所述抽气口导通;当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辊体的下部时,其通过相应管道与所述进气口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宾袁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格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