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5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包括有立柱、电磁锁以及门锁控制器,所述立柱设置在汽车前面和后门之间,所述门锁控制器设置在立柱内部,门锁控制器包括有:显示屏、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开关模块、车辆状态显示模块、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通过开关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通讯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通讯连接,电磁锁通过电磁锁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存储模块、通讯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状态显示模块电连接。该技术方案通过人脸识别或者远程智能终端控制,均能实现汽车门锁开启的动作,提供了多种智能开锁方式,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An intelligent column with car unlock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智能门锁
,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将来被广泛普及和使用的5G技术,越来越多搭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被开发出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现在一般车主在购车时,汽车会配有两把钥匙,车主用车时需要随身佩戴才能正常驱动汽车,一旦出现车钥匙没有随身携带或者丢失的情况,则会陷入打不开侧门的窘境。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528390A,公开日:2018年9月14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汽车开锁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感应模块、行车记录仪、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电磁锁,其中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检测车辆所在区域内的人体信号,及获得检测信号后控制行车记录仪进入工作状态;所述行车记录仪,用于对车辆前方的动态画面采集;所述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动态画面中进行包含人脸的静态图像采集,经特征提取模块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后输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提取的人脸特征与预存的驾驶者人脸特征图像比对,在比对成功后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模块对电磁锁驱动打开。本专利技术通过人脸自动识别即可实现开锁,可以方便的实现开锁,使得开锁方式更加灵活。该技术方案是身份的主动识别,不能对手车主的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且对控制后台的运算速度和存储空间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汽车开锁方式单一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该立柱具备传统汽车支撑和隔档作用,立柱内部集成有门锁控制器,通过人脸识别或者远程智能终端控制,均能实现汽车门锁开启的动作,提供了多种智能开锁方式,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包括有立柱、电磁锁以及门锁控制器,所述立柱设置在汽车前面和后门之间,所述门锁控制器设置在立柱内部,所述门锁控制器包括有:显示屏、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开关模块、车辆状态显示模块、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通过开关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电磁锁通过电磁锁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存储模块、通讯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状态显示模块电连接。本方案中,当车主触摸开关模块后,车辆状态显示模块的信息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人脸识别模块开始工作,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区域内的人脸图像信息,与存储器内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当比较识别成功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驱动模块动作,电磁锁失电,车门打开。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辆状态显示模块包括有电量显示模块、logo显示模块、里程显示模块以及开锁状态显示模块,所述电量显示模块、logo显示模块、里程显示模块以及开锁状态显示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本方案中,当没有开门需求时,开关模块未被触发,车辆状态显示模块不显示信息,进入休眠模式,当车主需要打开车门时,通过触发开关模块进行人脸识别模式后显示器上会显示,电池余量信息、车辆logo信息、汽车行驶里程信息、以及开锁状态显示信息,当开锁成功后,显示屏上显示“Welcome”的字样,提示识别成功。作为优选,所述的开关模块上表层设置有电容触摸屏,所述电容触摸屏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方案中,采用电容式触摸屏的灵敏度不随温湿度和光线的不同而改变,同时可以很好地镶嵌到立柱内,与立柱融为一体,提高汽车立柱整体的美观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有双摄像头模组,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包括红外摄像头和彩色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和彩色摄像头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本方案中,设置双摄像头模组可以保证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够采集有效的图像信息,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和成功率。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模块为锂电池。本方案中,锂电池电能存储稳定,可充电,极大的提高了智能门锁系统的续航能力。所述的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本方案中,ARM具有极好的拓展性和数据处理能力,与移动手机端具有很好的信息交互性。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HC05蓝牙模块。本方案中,手机通过HC05蓝牙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特定车辆控制软件,远程控制车门开锁。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上表面涂覆有IML镀黑薄膜。本方案中,立柱的上表面涂覆有IML镀黑薄膜,在外观上与其他相同车型立柱无差别,可达到高亮黑效果,并且不显露立柱内部功能零件结构,达到外观平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控制该立柱具备传统汽车支撑和隔档作用,立柱内部集成有门锁控制器,通过采集车主的图像信息,与存储器内部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实现汽车门锁开启的动作;2、移动手机终端与微处理器通过蓝牙连接,通过手机内部的车用软件实现远程开锁功能,为车主提供了多种智能开锁方式,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的门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的结构图。图中标记说明:1-微处理器,2-电源模块,3-存储模块,4-开关模块,5-通讯模块,6-电磁锁驱动模块,7-电磁锁,8-人脸识别模块,9-车辆状态显示模块,10-电量显示模块,11-logo显示模块,12-里程显示模块,13-开锁状态显示模块,14-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14由立柱14、电磁锁7以及门锁控制器组成,立柱14设置在汽车前面和后门之间,门锁控制器设置在立柱14内部,门锁控制器由显示屏(未示出)、电源模块2、存储模块3、微处理器1、开关模块4、车辆状态显示模块9、模块通讯模块5以及人脸识别模块8,人脸识别模块8通过开关模块4与微处理器1电连接,通讯模块5与智能移动终端通讯连接,电磁锁7通过电磁锁7驱动模块6与微处理器1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分别与显示屏、存储模块3、通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立柱、电磁锁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立柱设置在汽车前面和后门之间,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立柱内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显示屏、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开关模块、车辆状态显示模块、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通过开关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电磁锁通过电磁锁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存储模块、通讯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状态显示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立柱、电磁锁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立柱设置在汽车前面和后门之间,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立柱内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显示屏、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开关模块、车辆状态显示模块、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通过开关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电磁锁通过电磁锁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存储模块、通讯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车辆状态显示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辆状态显示模块包括有电量显示模块、logo显示模块、里程显示模块以及开锁状态显示模块,所述电量显示模块、logo显示模块、里程显示模块以及开锁状态显示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汽车开锁功能的智能立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周宝聪徐家荣苏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