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82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属于车用保险杠的生产方法。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20~130)的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25℃‑30℃,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40‑60℃,在30分钟内,通过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固化形成聚氨酯聚合体。优点是:使用增强反应注射生产的保险杠,生产节拍较快,使用注塑机设备单件成型时间为1分钟左右,较传统注塑工艺提高50%;使用增强反应注射RRIM工艺对背部结构设计无缩痕限制,设计自由度更高;开发模具费用可以减少30%,模具成本较低;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适用性更好。

A production method of automobile bumper with enhanced reaction injec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保险杠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法规越来越严苛,各大整车厂也都在寻求出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会有如下特点:1.车型繁多,单车型需求量少;2.车型更新换代快,定制化外观;3.生命周期更短的要求。汽车前后保险杠蒙皮是整车重要的外装饰件,零件尺寸大,结构复杂,安装结构多,即使在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下,这种零件也是必须要存在的,但是上面提到的三个特点,在传统燃油车上是没有优势的。燃油车的本身定位就是批量化生产,产量大,一般目标在10万辆/年,生命周期目标一般为4-7年,现在保险杠生产工艺节拍长,大概在2分钟/件,所以基本都会开2-3套模具,每套模具的价格在150万左右,单模具成本就在300-450万元,如果产能设定小,单件平摊的模具费就会很高,导致单件成本上升,影响竞争力;据估计,新能源汽车的单车型产能预计为3-5万辆,这样对模具的投入成本是非常大的,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保险杠内部安装结构很复杂,在内表面会做许多结构,这样的结构需要注意的就是表面缩痕,会影响外观,对缩痕的控制难度很大,有些还需要后续处理,严重影响零件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体积比的原料和步骤:聚乙烯:异氰酸酯=100:(120~130);步骤如下: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20~130)的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25℃-30℃,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40-60℃,在30分钟内,通过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固化形成聚氨酯聚合体。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乙烯和异氰酸酯为液体状态。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模具的模具腔及浇口处不能有尖角,形状突变处应有弧度,位于开模或闭模处的制件表面应有足够的脱模斜度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用增强反应注射RRIM生产的保险杠,生产节拍较快,使用注塑机设备单件成型时间为1分钟左右,较传统注塑工艺提高50%;使用增强反应注射RRIM工艺对背部结构设计无缩痕限制,设计自由度更高;开发模具费用可以减少30%,模具成本较低;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提高产品效率,提高外观质量,更高的设计自由度,降低短周期车型的开发成本,并采用模温控制器,精确控制模具温度,使得大尺寸零件也可以适用于该种方法,适用性更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包括下列体积比的原料和步骤:聚乙烯:异氰酸酯=100:120;步骤如下: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20的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25℃,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40℃,在30分钟内,通过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固化形成聚氨酯聚合体;所述聚乙烯和异氰酸酯为液体状态;所述产品模具的模具腔及浇口处不能有尖角,形状突变处应有弧度,位于开模或闭模处的制件表面应有足够的脱模斜度1°~3°。实施例2包括下列体积比的原料和步骤:聚乙烯:异氰酸酯=100:125步骤如下: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25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28℃,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50℃,在30分钟内,通过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固化形成聚氨酯聚合体;所述聚乙烯和异氰酸酯为液体状态;所述产品模具的模具腔及浇口处不能有尖角,形状突变处应有弧度,位于开模或闭模处的制件表面应有足够的脱模斜度1°~3°。实施例3包括下列体积比的原料和步骤:聚乙烯:异氰酸酯=100:130;步骤如下: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30的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30℃,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60℃,在30分钟内,通过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固化形成聚氨酯聚合体;所述聚乙烯和异氰酸酯为液体状态;所述产品模具的模具腔及浇口处不能有尖角,形状突变处应有弧度,位于开模或闭模处的制件表面应有足够的脱模斜度1°~3°。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气候性能、耐热性能,存储应保持密封,防止湿气进入,存放温度不低于20℃。异氰酸酯与湿气相反应时,会发生白浊或硬化的情况。并会失去原来的透明性,硬化后的制品的物性低下,因此请勿使用混入湿气的原料。本专利技术针对小尺寸零件对模具温度要求不高,但是针对保险杠这样的大尺寸零件,就需要很精确控制模具温度,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体积比的原料和步骤:/n聚乙烯:异氰酸酯=100:(120~130);/n步骤如下:/n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20~130)的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25℃-30℃,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40-60℃,在30分钟内,通过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固化形成聚氨酯聚合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增强反应注射工艺的车用保险杠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体积比的原料和步骤:
聚乙烯:异氰酸酯=100:(120~130);
步骤如下:
将聚乙烯和异氰酸酯按照100:(120~130)的体积比分别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可控温的料罐中,温度保持在25℃-30℃,两个组份分别喷射入混合头成雾状充分混合,并通过注塑机注入产品模具内,模具温度保持在40-60℃,在30分钟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龙刘磊韩洋夏阳刘相东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