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的解离因子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5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在HIV感染初期有效解离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从而降低病毒载量的解离因子vMIP‑II的应用及阐述其作用机制,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vMIP‑II可以在HIV感染的急性期通过解离HIV靶细胞上的gp120‑CD4‑CCR5三聚体,阻碍病毒RNA的进入并释放出游离的gp120蛋白,起到保护CD4+T细胞的作用。游离的gp120蛋白可以被APC捕获,并且呈递给CD8+T细胞,使其分化成为特异性的效应CD8+T细胞,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清除受感染的细胞,所以vMIP‑II既是CD4+T细胞的保护剂,也是CD8+T细胞的刺激因子,并因此降低了早期的病毒设定点,减少了病毒潜伏库,显著地延缓了艾滋病的进展。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我们的实验说明了vMIP‑II这种抗HIV感染因子存在新的抗艾滋病机制,这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的策略。

Application of a dissociating factor of HIV antigen receptor trimer compl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的解离因子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公开了一种可以在HIV感染初期有效解离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的解离因子vMIP-II的应用及阐述其作用机制。
技术介绍
CD8+T细胞是T细胞的亚群,其在疾病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针对病毒和肿瘤细胞。当初始CD8+T细胞在抗原呈递细胞(APC)通过I类MHC分子呈现内源肽时,会分化为效应细胞。这个过程需要共刺激分子,例如CD80/86的相互作用,和通常由DC和活化的CD4+T细胞提供的细胞因子信号。一旦初始特异性CD8+T细胞被激活,有效反应需要克隆扩增并形成能够识别来自病毒感染或肿瘤细胞的肽的初级效应细胞,导致通过穿孔素,颗粒酶和Fas/FasL的相互作用直接杀死携带抗原的细胞。此外,还可以释放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细胞因子,如TNF-α和IFN-γ,以及趋化因子,如MIP-1α/β和RANTES。所有这些机制都有助于清除改变的细胞。在HIV感染期间,感染的发病机制和HIV进展为艾滋病的速度与感染早期的病毒控制有关。CD8+T细胞表现出的特异性反应对于建立早期、有效和持续的对病毒的控制,防止严重的免疫改变和器官功能障碍至关重要,包括由CD8+T细胞应答介导,包括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的抗病毒响应。在之前的研究(丁清)中,证实了用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Ⅱ抑制了HIV共同受体时,特别是CXCR4,可以促进体内SIV感染的恒河猴中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亚群的克隆扩增,这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并增强急性SIV期间的免疫应答,因此趋化因子受体如CXCR4或CCR5的抑制剂vMIP-Ⅱ可能有助于增强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克隆扩增能力从而抑制SIV感染。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的受体,通过HIV的囊膜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的CD4分子结合后,gp120构像改变使gp41暴露,同时gp120-CD4与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CXCR4或CXCR5结合形成CD4-gp120-CXCR4/CXCR5三分子复合物。gp41在其中起着桥的作用,利用自身的疏水作用介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最终造成细胞被破坏。在早先的另一项研究中(MHC-I限制性表达HIV-1病毒粒子抗原,无病毒复制),显示来自进入的病毒粒子的HIV-1表位通过原代人树突细胞中的外源MHC-I途径呈递,并且在较低程度上呈现在巨噬细胞中,导致在没有病毒蛋白质合成的情况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化。提示了HIV外源抗原肽可以刺激特异性CD8+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根据上述研究,并且鉴于SIV和HIV的同源性,我们设计在SIV急性期,通过使用vMIP等受体抑制剂,观察vMIP-II是否可以促进HIV特异性CD8+T细胞的克隆增生,从而达到在感染早期降低病毒设定点的目的,延缓病毒的进展。探讨vMIP抑制HIV感染的新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1.1动物及动物感染1.2猴PBMC、血浆的制备、PBMC中DNA的抽提1.3淋巴组织病理学检查1.4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和CD8+T细胞绝对值计数和分选1.5四聚体染色和CD8+T细胞亚群的分选1.6荧光标记的gp120抗原肽的动态研究1.7免疫印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vMIP-II可以明显降低HIV感染急性期的病毒载量并促进特异性效应CD8+T细胞的生成,由此我们推测在治疗HIV感染中,vMIP-II存在某种特殊的作用机制,所以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包括抗原肽gp120动态分析和免疫印迹等,结果表明vMIP-II可以在HIV感染的急性期通过解离HIV靶细胞上的gp120-CD4-CCR5三聚体,阻碍病毒RNA的进入并释放出游离的gp120蛋白,从而保护CD4+T细胞。另外的,游离的gp120蛋白可以被APC捕获,并且呈递给CD8+T细胞,使其分化成为特异性的效应CD8+T细胞,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清除受感染的细胞,所以vMIP-II既是CD4+T细胞的保护剂,也是CD8+T细胞的刺激因子,并因此降低了早期的病毒设定点,减少了病毒潜伏库,显著地延缓了艾滋病的进展。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我们的实验说明了vMIP-II这种抗HIV感染因子存在新的抗艾滋病机制,这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的策略。附图说明图1vMIP-Ⅱ阳性非治疗对照组连续静脉注射10周后恒河猴淋巴组织的增生。图2病毒载量的变化。A:SIV感染的阳性非治疗对照组B:低病毒载量组C:抗艾滋病药Genvoya(Gilead)组D:低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E:高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图3每组三只猴外周血中Mamu-A*01/p11Ctetramer结合的CD8+T细胞的平均频率。Group1:SIV感染的阳性非治疗对照组Group2:低病毒载量组Group3:抗艾滋病药Genvoya(Gilead)组Group4:低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Group5:高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图424h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带有标记的gp120抗原肽的CD4细胞数量。A:SIV感染的阳性非治疗对照组B:低病毒载量组C:抗艾滋病药Genvoya(Gilead)组D:低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E:高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随着时间进展,1,2,3组中被荧光标记的CD4+T细胞逐渐增强且数量增多,4,5组中被荧光标记的CD4+T细胞逐渐减弱且数量减少。图5免疫印迹观察CCR5,CD4和gp120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泳道分别是1:SIV感染的阳性非治疗对照组2低病毒载量组3:抗艾滋病药Genvoya(Gilead)组4:低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5:高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在1,2,3组中三种蛋白质单体条带稍弱,而在4,5组中,CCR5-CD4-gp120的条带明显减弱。实施例vMIP-II通过降低CD4+T病毒设定点抑制HIV感染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动物及动物感染重量为5-9kg的健康成年恒河猴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科学研究所。雌雄各半,健康状况良好。血清测试呈SIV,SRV,STLV-1和HBV反应阴性。将15只猴子被随机分为下列5组(每组为A,B,C三只猴子):1、SIV感染的阳性非治疗对照组,静脉注射9g/L的NaCl。2、低剂量病毒注射后血清阴性组,控制病毒注射量以至于血清学检测呈阴性,静脉注射9g/L的NaCl。3、抗艾滋病药Genvoya(Gilead)组,以口服7mg/kg/d处理。4、低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我们实验室中的沉积物)组,以100μg/kg剂量单次静脉内注射vMIP-II处理。5、高剂量广谱受体抑制剂vMIP-II组,以300μg/kg剂量单次静脉内注射vMIP-II处理。所有动物以氯胺酮7mg/kg麻醉后,以25TCID50剂量的SIV-mac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在HIV感染初期有效解离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从而降低病毒载量的解离因子vMIP-I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在HIV感染初期有效解离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从而降低病毒载量的解离因子vMIP-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在HIV感染初期有效解离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从而降低病毒载量的解离因子vMIP-II,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可以保护CD4+T细胞并刺激效应CD8+T细胞的生成,从而降低HIV感染初期受感染的CD4+T细胞数量,降低血浆中病毒载量,控制感染进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在HIV感染初期有效解离HIV抗原-受体三聚体复合物,从而降低病毒载量的解离因子vMIP-II,其特征在于,所述vMIP-II可以通过解离CD4细胞膜上gp120-CD4-CCR5蛋白三聚体,阻碍病毒RNA的进入并释放出游离的gp120蛋白,游离出的gp120蛋白被APC捕获并呈递给CD8+T细胞,可以刺激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生成,并且起到保护CD4+T靶细胞的作用。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晗笑利时雨王玉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溯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