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装置和收割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53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07
一种收获装置,包括拨禾轮、割台、第一输送机构、脱粒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拨禾轮设于割台的上方;割台和脱粒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连通;清选机构和脱粒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输送机构连通;清选机构包括清选筒、圆滚筛和输送件,圆滚筛和输送件均设于清选筒内,输送件设于圆滚筛的下方,圆滚筛包括圆滚筛网,圆滚筛网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二输送机构和进料口连通。上述收获装置将清选机构和脱粒机构进行分离式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整个收获装置高度,确保收获装置重心低驾驶稳定,同时保证收获装置作业时驾驶人员的视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适合面积小的田块的作业。此外,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收获装置的收割机。

A harvesting device and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获装置和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收获装置和收割机。
技术介绍
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是将在田间成熟的水稻,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从而得到干净的稻谷。收获后的稻谷可直接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或人工晒干,然后进行存储。目前水稻收割机,在国内与国外市场几乎饱和与技术趋近成熟。为了迎合水稻机械化生产,目前交通稍微便利点的区域都在进行田园整改,让田块适合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各个水稻收割机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都在向大型化,高技术化的发展。然我国地大物博,尚未田园化的丘陵山区一直面临无适用机型。加上东南亚小国及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消费能力有限,小型收割机将适合其国情的需求。但是,传统的水稻收割机体积都较大,不适合面积小的田块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收获装置和收割机。一种收获装置,包括拨禾轮、割台、第一输送机构、脱粒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所述拨禾轮设于所述割台的上方;所述割台和所述脱粒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连通;所述清选机构和所述脱粒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通;所述清选机构包括清选筒、圆滚筛和输送件,所述圆滚筛和所述输送件均设于所述清选筒内,所述输送件设于所述圆滚筛的下方,所述圆滚筛包括圆滚筛网,所述圆滚筛网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进料口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选机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圆滚筛网设有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滚筛网的进料口设有进料口挡板,所述圆滚筛网的出料口设有出料口挡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滚筛还包括推进搅龙,所述推进搅龙设于所述圆滚筛网的内部,所述推进搅龙和所述进料口挡板连接,所述推进搅龙和所述出料口挡板之间设有间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滚筛网的筛孔为腰型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件为第二输送搅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割台包括割刀、割台搅龙、第一分禾器、第二分禾器和割台骨架;所述割台骨架包括底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后挡板的一侧边和所述底板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分别和所述后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挡板开设有喂料口,所述喂料口和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分禾器设于所述左挡板远离所述后档板的端部,所述第二分禾器设于所述右挡板远离所述后档板的端部;所述割刀设于所述第一分禾器和所述第二分禾器之间;所述割台搅龙设于所述割台骨架内,所述割台搅龙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右挡板和所述左挡板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禾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轮骨架;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设于所述割台的两端;所述轮骨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四根拨禾杆,所述四根拨禾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铰接连接,所述四根拨禾杆沿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且所述四根拨禾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杆连接,所述轮骨架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可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禾杆包括连接杆和多根拨杆,所述多根拨杆间隔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铰接连接。一种收割机,包括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和上述的收获装置;所述收获装置设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所述动力装置用于为所述行走装置和所述收获装置提供驱动力。相比于传统的收获装置,脱粒和清选的功能设于一个部件上,由于要实现两个功能,导致收获装置整体结构体积大。上述收获装置将清选机构和脱粒机构进行分离式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整个收获装置高度,确保收获装置重心低驾驶稳定,同时保证收获装置作业时驾驶人员的视野。且上述收获装置,拨禾轮设于割台的上方,割台和脱粒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连通,清选机构和脱粒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输送机构连通,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适合面积小的田块的作业。上述收割机,收获装置设于行走装置,由于收获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因此,上述收割机能够在面积小的田块的作业。且上述收割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水稻及小麦的收获,避免重复作业费时费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收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收割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收割机的割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收割机的清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圆滚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用于收割稻谷和小麦的收割机。请参考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收割机,包括动力装置4、行走装置3和收获装置。收获装置设于行走装置3上。动力装置4用于为行走装置3和收获装置提供驱动力。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行走装置3为履带底盘。通过将行走装置3设置为履带底盘,可以有效保证收割机在丘陵山区小地块,多沟坎田间作业的稳定性。具体的,请参考图1和2,一实施例的收获装置,包括拨禾轮1、割台2、第一输送机构、脱粒机构5、第二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6。拨禾轮1设于割台2的上方。割台2和脱粒机构5之间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连通。清选机构6和脱粒机构5之间通过第二输送机构连通。请参考图4,清选机构6包括清选筒61、圆滚筛63和输送件65。圆滚筛63和输送件65均设于清选筒61内,输送件65设于圆滚筛63的下方。圆滚筛63包括圆滚筛网631,圆滚筛网631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二输送机构和进料口连通。相比于传统的收获装置,脱粒和清选的功能设于一个部件上,由于要实现两个功能,导致收获装置整体结构体积大。上述收获装置将清选机构6和脱粒机构5进行分离式设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禾轮、割台、第一输送机构、脱粒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n所述拨禾轮设于所述割台的上方;/n所述割台和所述脱粒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连通;/n所述清选机构和所述脱粒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通;/n所述清选机构包括清选筒、圆滚筛和输送件,所述圆滚筛和所述输送件均设于所述清选筒内,所述输送件设于所述圆滚筛的下方,所述圆滚筛包括圆滚筛网,所述圆滚筛网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进料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禾轮、割台、第一输送机构、脱粒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
所述拨禾轮设于所述割台的上方;
所述割台和所述脱粒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连通;
所述清选机构和所述脱粒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连通;
所述清选机构包括清选筒、圆滚筛和输送件,所述圆滚筛和所述输送件均设于所述清选筒内,所述输送件设于所述圆滚筛的下方,所述圆滚筛包括圆滚筛网,所述圆滚筛网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进料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选机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圆滚筛网设有所述进料口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滚筛网的进料口设有进料口挡板,所述圆滚筛网的出料口设有出料口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滚筛还包括推进搅龙,所述推进搅龙设于所述圆滚筛网的内部,所述推进搅龙和所述进料口挡板连接,所述推进搅龙和所述出料口挡板之间设有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滚筛网的筛孔为腰型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为第二输送搅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包括割刀、割台搅龙、第一分禾器、第二分禾器和割台骨架;
所述割台骨架包括底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后挡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曜王凯贺耀华彭志红李铁辉龚衍贺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农友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