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致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354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制动致动器(1)的电动的驱动装置(4),具有以能旋转的方式在壳体(11)中得到支承的转子轴(9),具有转子位置传感器(7),该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抗扭转地布置在所述转子轴(9)上的传感轮(8)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并且配属于所述传感轮(8)的传感器(10),其中所述传感轮(8)的端侧(14)在轴向隔开的情况下与所述壳体(11)的壳体壁区段(12)对置。在此规定,所述传感轮(8)和/或所述壳体壁区段(12)如此构成,使得轴向间距(A)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外增大。

Electric drive and brake act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制动致动器的电动的驱动装置,具有以能旋转的方式在壳体中得到支承的转子轴,具有转子位置传感器,该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抗扭转地布置在轴上的传感轮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并且配属于传感轮的传感器,其中传感轮的端侧在轴向隔开的情况下与壳体的壳体壁区段对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动的制动致动器、尤其是驻车制动致动器,具有能移动的制动元件、尤其是制动活塞或液压活塞,并且具有与制动元件相耦合的、用于移动制动活塞的电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开头所提到的类型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致动器由现有技术为人所知。机动车的增大的电气化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制动系统。例如,机动车的驻车制动器在这期间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动的致动器来运行。所述驻车制动器具有制动元件、例如制动活塞,所述制动活塞被挤压到机动车的制动盘上,以用于固定相关的车轮。为了使制动元件运动,存在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通过主轴传动机构和/或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与制动元件机械地耦合,以用于确保高的驱动力或压紧力。为了调节电动马达而存在转子位置传感器,其监控电动马达的当前的旋转角位置和/或转速。通常,这样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固定地与转子轴连接的传感轮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配属于传感轮,以用于对所述传感轮进行检测。例如,传感轮构造为磁极转子,该磁极转子具有一个或多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磁场能够由传感器来检测,以用于识别电动马达的旋转角位置或旋转运动。在此,转子位置传感器通常被集成到驱动装置或传动机构的壳体中。出于结构空间的原因,在此经常在传感轮与壳体的配属于传感轮的端侧的壳体壁区段之间设置较小的间距。
技术实现思路
按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驱动装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连续的运行中持久地防止传感轮和壳体壁区段的损坏。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按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来实现这一点,即:尤其从传动机构中朝传感轮的方向排出的磨粒、润滑剂和/或制动液介质不会附着在端壁与壳体壁区段之间并且由此一方面不会导致传感轮和/或壳体壁区段上的磨损,并且另一方面也不会导致传感轮与壳体壁区段之间的摩擦影响,所述摩擦影响会反作用于电动马达的驱动力。为此,按照本专利技术而规定,传感轮和/或壳体壁区段如此构成,使得轴向间距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外增大。通过增大的间距来实现这一点,即:进入到端侧与壳体壁区段之间的间隙中的颗粒或介质容易地径向向外被推出并且因此不再能够在端侧与壳体区段之间起到摩擦作用。尤其是污物颗粒或类似物在运行中通过传感轮的旋转径向向外被甩出并且因此容易且可靠地被从所述间隙中清除。在此,这种情况的出发点是,所述轴向间距在传感轮的整个圆周范围内看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外扩大/增大。因此,对于增大的轴向间距的观察不限于传感轮的角分段和/或壳体壁区段,而是涉及传感轮和/或壳体区段的整个圆周。就此而言,“至少部分的增大”是指,轴向间距沿着径向延伸连贯地或者仅仅部分地变化或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间距径向向外连续增大。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了均匀的间距增大,这确保颗粒容易且可靠地径向向外被推出。尤其是所述间距从传感轮的最小直径一直增大到传感轮的最大直径,从而在传感轮的整个径向延伸的范围内所述间距增大并且保证可靠地将污物颗粒和/或液体排出或者推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传感轮的端侧相对于转子轴的旋转轴线以不等于90°的角度倾斜。在此,传感轮的端侧的角度尤其与壳体壁区段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所述倾斜角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为90°。由此,可靠地确保了连续增大的轴向间距,并且此外通过倾斜伸展的端侧实现了以下结果,即:处于其上面的磨损颗粒、油脂和/或其他液体由于旋转运动而通过传感轮向外被推动并且被从间隙中移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来规定,优选所述壳体壁区段相对于转子轴的旋转轴线以不等于90°的角度倾斜。由此也保证了变化的轴向间距。尤其在此传感轮的端侧垂直于轴的旋转轴线来定向。可选不仅壳体壁而且传感轮的端侧分别以不等于90°的角度相对于轴的旋转轴线倾斜地定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传感轮具有梯形的、在整个圆周范围内延伸的纵剖面。因此,传感轮在总体上倾斜于转子轴来构成,从而使得其具有V形的纵剖面。因此在不依赖于直径的情况下保持所述传感轮的轴向宽度,由此在对磁场进行测评时产生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在壳体和传感轮之间存在着径向间距,该径向间距确保径向向外被推动的颗粒、油脂和/或液体不会径向地在传感轮与壳体之间导致摩擦。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电动的制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按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由此产生已经提到的优点。其它优点和优选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尤其由之前的说明以及权利要求给出。附图说明下面要借助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解释。为此,唯一的附图以简化的纵剖面图示出了用于机动车的制动致动器。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以简化的纵剖面图示出了用于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机动车的制动致动器1。制动致动器1具有以液压活塞的形式构成的能移动的制动元件2,所述液压活塞支承在液压缸3中。液压缸3具有出口,通过该出口液压介质、尤其是制动液能够借助于制动元件2从液压缸3中排出,以用于比如在停车制动装置或驻车制动装置上施加制动力。作为替代方案,制动元件2是制动活塞,所述制动活塞能够朝机动车的车轮制动装置的制动盘挤压,以用于产生制动力矩或驻车摩擦力矩。为制动元件2分配了驱动装置4,该驱动装置具有电动马达5和将电动马达5与制动元件2耦合起来的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在此尤其是构造为组合的行星齿轮-主轴传动机构,其尤其是将电动马达5的高转速转换成具有高动力的低转速,以用于移动制动元件2。此外,为了操控电动马达5而存在转子位置传感器7。该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传感轮8,所述传感轮尤其构造为具有一个或多个永磁体的磁极转子(Polrad)并且抗扭转地布置在电动马达5的转子轴9上。在此,传感轮8在传动机构6与电动马达5之间布置在转子轴9上。此外,为传感轮8分配了传感器元件10,借助于该传感器元件来检测传感轮8的磁场,以用于确定转子位置。原则上知道这样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因而在此不应详细探讨传感器信号的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测评。传动机构6被壳体11包围,从而一方面保护传动机构6免受外部影响,并且另一方面保护传动机构6的周围环境免受否则可能从传动机构6进入到周围环境中的磨粒、油脂、制动液或类似物。在此,壳体壁区段12垂直于转子轴9或者说其旋转轴线13来定向并且处于传感轮8和传动机构6之间。为了避免尤其是传感轮8和壳体11之间的磨粒、润滑剂或者液压液或者制动介质导致摩擦并且由此导致磨损的提高,传感轮8如此构成,使得传感轮8与壳体壁区段12之间的轴向间距A径向向外扩大。为此,传感轮8的朝向壳体壁区段12的端侧14以角度α相对于壳体壁区段12倾斜。因此,端侧14以不等于90°的角度相对于转子轴9的旋转轴线13定向。在此,传感轮8为此在纵剖面中来看具有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制动致动器(1)的电动的驱动装置(4),具有以能旋转的方式在壳体(11)中得到支承的转子轴(9),具有转子位置传感器(7),该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抗扭转地布置在所述转子轴(9)上的传感轮(8)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并且配属于所述传感轮(8)的传感器(10),其中所述传感轮(8)的端侧(14)在轴向隔开的情况下与所述壳体(11)的壳体壁区段(12)对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轮(8)和/或所述壳体壁区段(12)如此构成,使得轴向间距(A)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外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2 DE 102018219979.51.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制动致动器(1)的电动的驱动装置(4),具有以能旋转的方式在壳体(11)中得到支承的转子轴(9),具有转子位置传感器(7),该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抗扭转地布置在所述转子轴(9)上的传感轮(8)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并且配属于所述传感轮(8)的传感器(10),其中所述传感轮(8)的端侧(14)在轴向隔开的情况下与所述壳体(11)的壳体壁区段(12)对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轮(8)和/或所述壳体壁区段(12)如此构成,使得轴向间距(A)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外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A)连续增大。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A)从所述传感轮(8)的最小直径一直增大到所述传感轮(8)的最大直径。


4.根据前述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米克P布达克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