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28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36
点火线圈单元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壳体(2)和端子金属部(3)。端子金属部的一部分被埋设在形成于壳体中的埋设壁(22)中。端子金属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内部(21)中。端子金属部包括内部端子(31),其从埋设壁主表面(221)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内部端子包括沿端子埋设壁主表面的法线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延伸到壳体的内部的端子第一部分(311)。内部端子还包括从端子第一部分沿(Z1)方向向上延伸的端子第二部分(312)。壳体包括突出部(23)以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沿(X2)方向水平突出,同时面向端子第一部分的面向与(Z1)方向相反的(Z2)方向的底表面(311a)。

Ignition coi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火线圈单元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点火线圈单元。
技术介绍
已知的点火线圈单元包括用于容纳其部件(例如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点火器等)的壳体。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围绕沿壳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线圈绕轴缠绕。壳体包括在其竖直方向上开通的开口。在下文中,当描述已知的线圈单元时,将壳体的开口侧面向竖直方向所在的方向称为向上方向。与之相反的一侧所在的方向称为向下方向。一个线圈轴线方向称为前向方向。与之相反的另一线圈轴线方向称为后向方向。在已知的点火线圈单元中,壳体包括作为主要部分的壳体本体以及位于壳体本体的前侧处的接合壁。端子金属部的一部分埋在接合壁中。端子金属部的另一部分从接合壁向内突出到壳体以用作内部端子。内部端子具有通过在其厚度方向上弯曲金属板而具有L形。即,内部端子包括从接合壁沿线圈轴线方向的后侧方向延伸的端子第一部分。内部端子还包括从端子第一部分的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端子第二部分。端子第二部分在组装时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连接至点火器等的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点火线圈单元,其能够抑制或减小内部端子的变形。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点火线圈单元(1),其包括:初级线圈(11);次级线圈(12),其磁耦合到初级线圈;以及点火器,其为初级线圈通电和断电。点火线圈单元还包括壳体(2),以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容纳在其内部(21)中。壳体具有端子埋设壁(22),并且端子埋设壁具有面对壳体的内部的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点火线圈单元还包括端子金属部(3),该端子金属部具有埋入端子埋设壁中的第一端部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反。端子金属部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端子(31),该至少一个内部端子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至少一个内部端子包括端子第一部分(311),该端子第一部分在端子埋设壁主表面的法线方向(X)上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朝向壳体的内部延伸。至少一个内部端子包括端子第二部分(312),该端子第二部分从端子第一部分的前端在(第一)竖直方向(Z1)上沿端子埋设壁主表面连续延伸。至少一个内部端子要么通过安装在壳体中的部件的端子而压配,要么通过在端子第二部分处进行焊接而联接端子。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23),以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朝壳体的内部突出。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在(第一)竖直方向上面对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第一部分的底表面(311a)。因此,根据上述一个实施例,点火线圈单元的壳体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向壳体的内部突出,同时面对端子第一部分的底表面。因此,即使当载荷沿着与竖直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到内部端子时,由于内部端子的端子第一部分的底表面由突出部支撑,所以可以抑制内部端子的变形。如上所述,根据上述一个实施例,在点火线圈单元中,能够抑制内部端子的变形。附图说明由于基本相同的内容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时将变得更好理解,因此将更容易获得对本公开的更完整的理解以及本公开的许多附带优点,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点火线圈单元的竖直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单元、端子金属部、点火器、电容器和二极管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点火线圈单元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比较示例的将二极管压配入短端子之前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压力接触端子及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根据比较例的当二极管已被压配入压力接触端子中并使内部端子变形时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压力接触端子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各自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协同突出部及其周边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各自包括在壳体中的协作突出部及其周边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各自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协同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各自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连接突出部及其周边的透视图;图17是示出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各自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18是示出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各自包括于点火线圈单元中的突出部及其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点火线圈单元的纵截面图;以及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壳体和端子金属部中的内部端子及其附近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45760号(JP-2017-45760-A)中描述了已知的点火线圈单元。然而,当将诸如点火器等的电子部件连接至端子第二部分时,由于向下的载荷施加至内部端子,因此内部端子容易变形。本公开解决了这种问题,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或减小内部端子的变形的新颖的点火线圈单元。现在参考附图,下面对点火线圈单元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贯穿其若干视图,特别是图1至图4,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点火线圈单元1包括初级线圈11、次级线圈12、壳体2以及端子金属部3。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彼此磁耦合。壳体2在其内部21中容纳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端子金属部3的一部分被埋设在形成在壳体2中的端子埋设壁22中。端子金属部3的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21中。如图1至图3所示,端子金属部3在壳体2中比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更深地延伸,该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用作在端子埋设壁22上面对壳体2的内部的主表面。端子金属部3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21中的内部端子31。如图3所示,内部端子31由端子第一部分311和端子第二部分312组成。端子第一部分311沿着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的法线X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延伸到壳体2的内部。端子第二部分312从端子第一部分311沿着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在延伸方向上即沿竖直轴线Z的Z1方向上向下游延伸。下文中,将垂直于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的法线X简称为法线X。下文中,将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沿着法线X位于上游的方向简称为X2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简称为X1方向。此外,在下文中,沿竖直轴线Z的延伸方向Z1简称为Z1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在下文中简称为Z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线圈单元(1),包括:/n初级线圈(11);/n次级线圈(12),其磁耦合到所述初级线圈;/n点火器,其用于使所述初级线圈通电和断电;/n壳体(2),其用于在其内部(21)中容纳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所述壳体具有端子埋设壁(22),所述端子埋设壁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以及/n端子金属部(3),其具有埋设在所述端子埋设壁中的第一端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中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n所述端子金属部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端子(31),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中,/n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端子具有端子第一部分(311),所述端子第一部分沿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的法线方向(X)从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朝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延伸,/n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端子具有端子第二部分(312),所述端子第二部分从所述端子第一部分的前端在竖直方向(Z1)上沿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连续延伸,/n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端子或者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部件的端子压配合或者通过在所述端子第二部分处焊接而联接所述端子,/n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朝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23),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面向至少一个所述端子第一部分的底表面(311a)。/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1 JP 2018-2180221.一种点火线圈单元(1),包括:
初级线圈(11);
次级线圈(12),其磁耦合到所述初级线圈;
点火器,其用于使所述初级线圈通电和断电;
壳体(2),其用于在其内部(21)中容纳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所述壳体具有端子埋设壁(22),所述端子埋设壁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端子埋设壁主表面(221);以及
端子金属部(3),其具有埋设在所述端子埋设壁中的第一端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中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
所述端子金属部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端子(31),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中,
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端子具有端子第一部分(311),所述端子第一部分沿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的法线方向(X)从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朝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端子具有端子第二部分(312),所述端子第二部分从所述端子第一部分的前端在竖直方向(Z1)上沿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连续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端子或者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部件的端子压配合或者通过在所述端子第二部分处焊接而联接所述端子,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朝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23),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面向至少一个所述端子第一部分的底表面(31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在横向至少两个内部端子的端子第一部分的多个底表面上横向延展。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一项所述的点火线圈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包括:
突出第一部分(233a),其沿所述法线方向从所述端子埋设壁主表面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