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28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结直肠癌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的手机号码每一个月进行定期更新,能够将具体信息对应到每一个人,防止联系不上;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本方法检测效率高,发现患病风险早,且节约人力物力。

An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method for colorectal ca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直肠癌检查
,具体为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结直肠癌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而易于筛查,早期筛查能提高有效降低结直肠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卫生保健系统的差异,在选择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也存在差异,因此,结合中国的现实,开展早期筛查方案意义重大,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显著增高,有研究表明,从2012年到2022年,结直肠癌的在发病率会翻一番,根据国际结直肠癌指南,在中国大约有2.9亿人群符合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人群,如何通过有效的早期筛查,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现有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不能尽早发现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且耗费人力物力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检测效率低,不能尽早发现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且耗费人力物力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然后通过服务器向这些号码分别发送提示诊疗信息,诊疗信息为“请收到信息人员收到信息后尽快到附近所在公立医院进行基因检测”;S3:高风险人群首次检查:收到短信的高风险人群到就近的医院进行CT扫描,若某人CT扫描得到结果为扫描到早期结直肠癌,则由医护人员建议该患者立即就医,若某人CT扫描结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的易感基因检测,对CT扫描结果正常的此人进行易感基因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阳性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对此人进行CEA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假阴性对应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为真阴性则由医护人员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S4:高风险人群定期复检:每天从数据库中比对复检信息,若为真阴性的人群,则通过服务器向其发送六个月后进行复检的信息,若为非真阴性人群,则通过服务器向其发送三个月后进行复检的信息,被通知人群在通知日期到达就近医院进行步骤S3的检测操作。优选的,所述CT扫描为静脉打入造影剂的增强CT扫描。优选的,所述真阴性的判断标准为<15ng/ml,所述假阴性的判断标准为15ng/ml<CEA<35ng/ml。优选的,所述CEA检测标本应在离体30分钟内进行标记、切开、固定等处理。所述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的手机号码每一个月进行定期更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检测和复检信息的归档,检测效率更高;2)整个流程无需专门的信息归档部门,只需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即可,节约人力物力;3)通过多端检测筛选机制进行首次检查和复检,发现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更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运行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首次检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的手机号码每一个月进行定期更新,能够将具体信息对应到每一个人,防止联系不上;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然后通过服务器向这些号码分别发送提示诊疗信息,诊疗信息为“请收到信息人员收到信息后尽快到附近所在公立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用户收到信息后凭短信可以到就近的公立医院出示短信后进行检查;S3:高风险人群首次检查:收到短信的高风险人群到就近的医院进行CT扫描,CT扫描为静脉打入造影剂的增强CT扫描,扫描效果更准确,若某人CT扫描得到结果为扫描到早期结直肠癌,则由医护人员建议该患者立即就医,若某人CT扫描结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的易感基因检测,对CT扫描结果正常的此人进行易感基因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阳性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对此人进行CEA检测,CEA检测为癌胚抗原检测,可以有效判断基因为真阴性或假阴性,CEA检测标本应在离体30分钟内进行标记、切开、固定等处理,确保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假阴性的判断标准为15ng/ml<CEA<35ng/ml,若此人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假阴性对应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真阴性的判断标准为<15ng/ml,若为真阴性则由医护人员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S4:高风险人群定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n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n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然后通过服务器向这些号码分别发送提示诊疗信息,诊疗信息为“请收到信息人员收到信息后尽快到附近所在公立医院进行基因检测”;/nS3:高风险人群首次检查:收到短信的高风险人群到就近的医院进行CT扫描,若某人CT扫描得到结果为扫描到早期结直肠癌,则由医护人员建议该患者立即就医,若某人CT扫描结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的易感基因检测,对CT扫描结果正常的此人进行易感基因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阳性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对此人进行CEA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假阴性对应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为真阴性则由医护人员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nS4:高风险人群定期复检:每天从数据库中比对复检信息,若为真阴性的人群,则通过服务器向其发送六个月后进行复检的信息,若为非真阴性人群,则通过服务器向其发送三个月后进行复检的信息,被通知人群在通知日期到达就近医院进行步骤S3的检测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直肠癌早期预警管理方法的具体运行流程如下:
S1:筛选高风险人群: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的人群统计姓名和住址,并从当地人社局数据库中调用户籍信息进行匹配,将患有结直肠癌疾病人群的直系后代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信息进行归档到本管理方法建立的数据库中;
S2:通知首次检查:本管理方法所建立的服务器将S1中获得的患有直肠癌疾病人群直系后代的电话号码单独提出,然后通过服务器向这些号码分别发送提示诊疗信息,诊疗信息为“请收到信息人员收到信息后尽快到附近所在公立医院进行基因检测”;
S3:高风险人群首次检查:收到短信的高风险人群到就近的医院进行CT扫描,若某人CT扫描得到结果为扫描到早期结直肠癌,则由医护人员建议该患者立即就医,若某人CT扫描结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的易感基因检测,对CT扫描结果正常的此人进行易感基因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阳性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期、姓名和手机号码作为复检信息并上传到本管理方法的数据库中,若此人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对此人进行CEA检测,若此人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则由医护人员从数据库中检索假阴性对应的调理建议并记录此人的检测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墨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