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22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该系统包括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BIM可视化监控模块、4D损坏演绎模块和联动预警模块。该方法通过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基于所述建筑可视化模型,根据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并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方法,能够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内。

An assembled construction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而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类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从而还原和模拟建筑施工阶段的各类真实信息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物联网技术则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与BIM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相关信息传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安全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应用较多,但是这些方案多集中于建筑本身的质量监控、预制构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监控等。在现场施工安全方面,缺乏全面性的实时监控,相关应急预警工作缺乏可视化平台的技术支持,安全信息的传递缺乏时效性,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现有技术中还缺少一种良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机制,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在建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实时动态跟踪监控,通过对预制构件状态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分析,当出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对相应的预制构件进行可视化定位,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快速向安全方位撤离,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包括: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发送到BIM可视化监控模块;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BIM可视化监控模块,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并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4D损坏演绎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联动预警模块,用于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构件上预先设置有RFID标签,所述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获取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构件的状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承受的应力数据、预制构件的应变数据、预制构件的位移数据或者预制构件的裂缝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基于所述建筑可视化模型,根据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这一步骤,其具体为:获取损坏过程演绎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的倾危方向;通知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向所述倾危方向相反的方向撤离。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这一步骤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所述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这一步骤,其具体为:基于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当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一级安全隐患;当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二级安全隐患。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出现一级安全隐患,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发送纠偏加固通知;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出现二级安全隐患,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发送拆卸通知。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及时定位出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的空间位置,可以对在建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及时进行结构纠偏,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信息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所支持的电子设备进行传递,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并提出合理意见,以实现信息空间、施工现场、建筑结构和管理空间的高度融合。可再通过物联网应用层的自动预警系统做出的相应预警等级信号,可及时通知现场人员快速向安全方位撤离,从而减少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方案附图作以下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介绍中的附图仅仅为了方便清晰表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到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发送到BIM可视化监控模块;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nBIM可视化监控模块,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并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n4D损坏演绎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n联动预警模块,用于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发送到BIM可视化监控模块;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
BIM可视化监控模块,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并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
4D损坏演绎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
联动预警模块,用于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构件上预先设置有RFID标签,所述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获取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构件的状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承受的应力数据、预制构件的应变数据、预制构件的位移数据或者预制构件的裂缝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4.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
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
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
基于所述建筑可视化模型,根据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矿吴飘王东王学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