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主机和把手,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把手,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装配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套筒相卡接,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左侧固定装配有连块,所述连块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卡槽,所述横杆的上贯穿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贯穿横杆并与卡槽相卡接,所述横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的右侧与插杆相卡接,方便拆卸更换隔热罩,实用性强,可以将隔热罩临时弯折抬起,灵活性好,方便使用,通过隔热罩的作用,可以在使用设备时,有效的阻隔热量,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检测
,具体领域为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红外热像仪应用于工业炉窑、化学加热器和燃煤锅炉的高温检测,作业过程无需中断。这款便携式红外热像仪可在安全距离外对所有炉窑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对炉窑状况的了解,可避免故障和计划外停炉,用于检测高温工业炉炉温的红外热像仪,非常适合监测各类燃气炉、加热器、锅炉炉温变化,在化学、石油化工、公用事业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尤为普遍。GF309属于一款特殊定制的红外热像仪,配有一个用于反射热量的可拆卸隔热罩,能够在操作人员执行“穿透火焰”检测时更好的确保热像仪机身及人员的安全,现有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使用时灵活性差,适用范围小,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主机和把手,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把手,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右侧转动装配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右侧固定装配有观察镜,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左侧固定装配有镜头座,所述镜头座的左侧螺接有镜头,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左侧嵌有套筒,所述镜头的外壁套接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的右侧上端固定装配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右侧转动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装配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套筒相卡接,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左侧固定装配有连块,所述连块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卡槽,所述横杆的上贯穿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贯穿横杆并与卡槽相卡接,所述横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的右侧与插杆相卡接。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框,所述卡框的下端与横杆固定装配,所述卡框的内壁插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插杆相卡接,所述卡杆的外壁固定装配有竖板,所述卡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竖板固定装配,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框固定装配。优选的,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的上端左侧固定装配有螺母,所述隔热罩的侧面螺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与螺母螺纹匹配。优选的,所述空心筒的内壁固定装配有透明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通过镜头与镜头座的配合,可以进行更换镜头工作,保证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同时更换镜头较为方便,通过销轴与观察镜的配合,可以调整观察镜的角度,更方便使用,通过把手的装配使用,可以保证设备更加方便携带,通过隔热罩的作用,可以在使用设备时,有效的阻隔热量,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通过横杆与卡块以及套筒的配合,可以将红外热像仪主机与隔热罩进行有效的连接,方便拆卸更换隔热罩,实用性强,通过转轴与滑杆以及连杆的配合,可以将隔热罩临时弯折抬起,灵活性好,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外热像仪主机、2-销轴、3-观察镜、4-卡接结构、41-卡杆、42-竖板、43-弹簧、44-卡框、5-把手、6-螺母、7-套筒、8-卡块、9-横杆、10-螺钉、11-转轴、12-透明隔板、13-空心筒、14-隔热罩、15-连杆、16-滑杆、17-镜头、18-镜头座、19-卡槽、20-连块、21-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主机1和把手5,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把手5,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右侧转动装配有销轴2,销轴2的右侧固定装配有观察镜3,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固定装配有镜头座18,镜头座18的左侧螺接有镜头17,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嵌有套筒7,镜头17的外壁套接有空心筒13,空心筒1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隔热罩14,隔热罩14的右侧上端固定装配有连杆15,连杆15的右侧转动装配有转轴11,转轴11的右侧固定装配滑杆16,滑杆16的外壁套接有横杆9,横杆9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卡块8,卡块8与套筒7相卡接,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固定装配有连块20,连块20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卡槽19,横杆9上贯穿插接有插杆21,插杆21的下端贯穿横杆9并与卡槽19相卡接,横杆9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卡接结构4,卡接结构4的右侧与插杆21相卡接。镜头17与镜头座18的螺纹配合,可以进行更换镜头17工作,保证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同时更换镜头17较为方便,销轴11与观察镜3的配合,可以调整观察镜3的角度,更方便使用,把手5的装配使用,可以保证设备更加方便携带,隔热罩14的作用,可以在使用设备时,有效的阻隔热量,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横杆9与卡块8以及套筒7的配合,可以将红外热像仪主机1与隔热罩14进行有效的连接,方便拆卸更换隔热罩14,实用性强,转轴11与滑杆16以及横杆9的配合,可以将隔热罩14临时弯折抬起,灵活性好,方便使用,需要使用设备工作的时候,首先使用者拿着红外热像仪主机1,并将显示器打开,选取合适的镜头17,将镜头17螺接在镜头座18上,同时眼睛贴在观察镜3上进行观察瞄准,此时将空心筒13套接在镜头17上,并使用横杆9带动卡块8插接到套筒7中,此时将插杆21贯穿横杆9,并卡接在下端的卡槽19中,完全插入后,此时通过卡接结构4将插杆21的位置固定,此时隔热罩14的位置固定,保护设备,同时保护使用者,同时可以将隔热罩14向左移动,并通过连杆15以及转轴11带动滑杆16紧贴横杆9的内壁运动,当空心筒13脱离镜头17的时候,此时可以通过转轴11转动,将隔热罩14弯折到顶端,适用范围广泛。具体而言,卡接结构4包括卡框44,卡框44的下端与横杆9固定装配,卡框44的内壁插接有卡杆41,卡杆41与插杆21相卡接,卡杆4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竖板42,卡杆4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43,弹簧43的一端与竖板42固定装配,弹簧43的另一端与卡框44固定装配。当需要将插杆21抽出时,此时向左拉动卡杆41,卡杆41带动竖板42挤压弹簧43使其发生形变,当卡杆41脱离插杆21时,此时可以将插杆21抽出。具体而言,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上端左侧固定装配有螺母6,隔热罩14的侧面螺接有螺钉10,螺钉10与螺母6螺纹匹配。当通过转轴11转动,将隔热罩14弯折到顶端时,此时拧动螺钉10,将螺钉10螺接在螺母6中,此时将隔热罩14固定。具体而言,空心筒13的内壁固定装配有透明隔板12。透明隔板1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可以起到隔热保护镜头17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主机(1)和把手(5),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右侧转动装配有销轴(2),所述销轴(2)的右侧固定装配有观察镜(3),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固定装配有镜头座(18),所述镜头座(18)的左侧螺接有镜头(17),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嵌有套筒(7),所述镜头(17)的外壁套接有空心筒(13),所述空心筒(1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隔热罩(14),所述隔热罩(14)的右侧上端固定装配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的右侧转动装配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右侧固定装配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外壁套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卡块(8),所述卡块(8)与套筒(7)相卡接,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固定装配有连块(20),所述连块(20)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卡槽(19),所述横杆(9)上贯穿插接有插杆(21),所述插杆(21)的下端贯穿横杆(9)并与卡槽(19)相卡接,所述横杆(9)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卡接结构(4),所述卡接结构(4)的右侧与插杆(21)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穿透火焰的热成像加热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主机(1)和把手(5),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右侧转动装配有销轴(2),所述销轴(2)的右侧固定装配有观察镜(3),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固定装配有镜头座(18),所述镜头座(18)的左侧螺接有镜头(17),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嵌有套筒(7),所述镜头(17)的外壁套接有空心筒(13),所述空心筒(1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隔热罩(14),所述隔热罩(14)的右侧上端固定装配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的右侧转动装配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右侧固定装配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外壁套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卡块(8),所述卡块(8)与套筒(7)相卡接,所述红外热像仪主机(1)的左侧固定装配有连块(20),所述连块(20)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卡槽(19),所述横杆(9)上贯穿插接有插杆(21),所述插杆(21)的下端贯穿横杆(9)并与卡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生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瑞志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