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惠宁专利>正文

直热式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30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直热式电热水器,主要特点是,包含有进、出水管,水量调节阀,壳体,电加热室及电器控制装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电加热室为一以内、外环形电极为侧壁的均流电热装置,其上端封盖有一绝缘体均流板,下端封盖有一绝缘体隔离板,并在该均流电热装置的水流流出端还设置有两块互相绝缘的导电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电-热能量转换效率高,水流发热速度快和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属于电热热水器。至今,人们将冷水加热成热水一般都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来获得,常用的方法是用火焰或电热装置对装有冷水的容器进行加热,容器或传热器件吸收热能后再将热量传导给水,使水升温。现有的电热热水器就是用这种方法加热的热水器,具体结构是,在储水容器中设置一组电加热管,电阻丝把加热管的管体加热升温,管体再把热量传导给水,使水升温。从理论上讲,这种加热方式属于间接加热,或称传导加热。尽管现今已有此类许多实用方便的电热热水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这些热水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所说缺陷一是都配置有一个体积较大的储水容器和一电加热管的管体,众所周知,容器和管体本身都要消耗热量,并且,在加热过程中容器还要向周围空间散发热量,因此这种热水器的热量损失较大,亦即热量利用率低;二是储水容器中的水是通过传导、对流逐渐升温的,加热速度慢,使得在使用热水器前需要有一个″烧水″过程,不能即用即热;三是储水容器中的热水量不可能每次都恰好用完,有时可能不够用,更多的情况是用不完,浪费能源,也增加了日常经费开支;四是现有电热热水器的结构都较复杂,体积较大,装水后重量较大,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安装也较困难,安全性也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热效率高,并是对流动中的水加热,可即用即热的直热式电热热水器。水是一种导电体,本技术就是把水体作为实际应用的导电介质器件。根据物理基本原理,在水体器件的导电回路中,流过水体器件的电流大小与其体积及形状有关,不同水体器件的形状和体积大小,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当水体器件具有一恒定的形状和大小(亦即滞留在两电极间的空间的连续水体的形状和体积为一恒定值)时,其电阻值是恒定的。根据电功率原理P=I2R=VI=V2/R,当电阻值为常数时,功率大小与电流大小或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又根据功—热转换原理,流经水体器件的电流将转换成热量,电流越大,发热量越大,而且,水所吸收的电功率全部转换为热能,直接使水升温。这就是直接电热方式。根据以上原理设计的本技术,与现有电热热水器一样,也包含有进、出水管,水量调节阀,壳体,电加热室及电器控制装置,进、出水管与电加热室的进、出水口相连通,但在本设计中,电加热室为一以内、外环形电极为侧壁的均流电热装置,其上端封盖有一绝缘体均流板,下端封盖有一绝缘体隔离板,并在该均流电热装置的水流流出端还设置有两块互相绝缘的吸电滤电网板,其中一块吸电网板与电源零线相连接,另一块滤电网板接地线,使流出的热水能被彻底地消除残余电压和感应电压,达到安全用水的目的。以内、外环形电极为侧壁的空间中滞留的水体成为一种水体器件,该水体器件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但其是流动的。当调节水量调节阀时,水体流量(流速)将发生变化,在恒定电压条件下,水温将发生变化;同样,当流量(流速)不变,若改变电压,则亦可使水温发生变化。故为方便调节水温,本技术可在电器控制装置中设置一个电压调节装置。为防止因进水中的杂质在加热时生成水垢,可在水量调节阀后部的进水管路中连接有一水质过滤装置。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流动的水体本身作为一种导电器件,水体流过内、外环形电极间的空间时水介质自身流过电流直接吸能升温,故发热速度快且无能量损耗,能量转换效率高;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有水流过就自动导电吸收电能,无水流过就不耗电,从而达到快速、高效、节能和使用方便的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附图所示本技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施例见,装在底座1上的壳体5中设置有两个腔室,左侧为进水滤水室,右侧为电热室,两室间在上端互相连通。水流从进水管2经水量调节阀3进入壳体5的进水滤水室,水流在室内流过过滤物质4时被过滤,然后流入电热室的均水室9。在本实施例中,电热室内是一只由内、外环形电极6、8、均流盖板10和隔离环12构成的均流电热装置,其中,内、外环形电极6、8间相隔一间距,成为一电埸导电室7;封盖在内、外环形电极6、8上端的均流盖板10,其近边缘一圈圆周面上开有供均水室9内的冷水流入导电室7的微孔(直径可为0.5-2毫米),同样,封盖在内、外环形电极6、8下端的隔离环12,其近边缘一圈圆周面上也开有微孔,供导电室7内已被加热的水流出导电室7。由此均流电热装置见,内、外环形电极6、8组成一个环带状的交流电埸,当水从这环带形空间流过时,流水形成一个环带柱状整体相连的封闭环路水体导体,由于进、出流水都呈均流,故该形状的水体的电阻值是一定的,水体在电埸的作用下形成导电回路,电流从水体流过,这时,导电的水吸收电能而迅即升温。正由于水是带电体,则流出的水中仍会带有残余电荷,故本实施例在电热室的下方设置有两块金属网板13和15,两者用绝缘环14分隔,其中金属网板13为吸电网板,它与电源的零线相电连接,其作用是吸除从导电室7内流出的热水中所带有的残余电荷,使水的电位与零线电位形成等电位,达到消除热水中的残余电压。金属网板15为滤电网板,它与接地的金属进水管2相电连接,形成接地良好的回路,此金属网板15的作用是吸滤热水中的感应交流电。这样,热水流过两道金属网板13和15后就被消除了带电现象,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经金属网板15并从出水盖16之出水管流出的热水即可供人们使用。图中17为电压调节器,用此可调节输入电压的高低,亦即可用以调节水温。图中标号11为电热室之均水室9的密封盖板。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有进、出水管,水量调节阀,壳体,电加热室及电器控制装置的直热式电热水器,其中,进、出水管与电加热室的进、出水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室为一以内、外环形电极为侧壁的均流电热装置,其上端封盖有一绝缘体均流板,下端封盖有一绝缘体隔离板,并在该均流电热装置的水流流出端还设置有两块互相绝缘的吸电滤电网板,其中一块吸电网板与电源零线相连接,另一块滤电网板接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电器控制装置中还包含有一个电压调节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直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水量调节阀后部的进水管路中连接有一水质过滤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直热式电热水器,主要特点是,包含有进、出水管,水量调节阀,壳体,电加热室及电器控制装置的本技术,其电加热室为一以内、外环形电极为侧壁的均流电热装置,其上端封盖有一绝缘体均流板,下端封盖有一绝缘体隔离板,并在该均流电热装置的水流流出端还设置有两块互相绝缘的导电网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电-热能量转换效率高,水流发热速度快和使用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F24H1/10GK2237807SQ9524492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丁惠宁 申请人:丁惠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进、出水管,水量调节阀,壳体,电加热室及电器控制装置的直热式电热水器,其中,进、出水管与电加热室的进、出水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室为一以内、外环形电极为侧壁的均流电热装置,其上端封盖有一绝缘体均流板,下端封盖有一绝缘体隔离板,并在该均流电热装置的水流流出端还设置有两块互相绝缘的吸电滤电网板,其中一块吸电网板与电源零线相连接,另一块滤电网板接地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惠宁
申请(专利权)人:丁惠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