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太昌专利>正文

环保节能煤气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03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保节能煤气锅炉是在锅炉汽包内置有煤气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煤气转换器中的煤气转换室及煤气燃烧器的煤气燃烧室,它们依次横向排列,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煤气转换室内设有纵向通气管,在煤气燃烧室内有横向加热管,煤气燃烧室的外壁上设有与它相通的散热管。这种锅炉具有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气锅炉。目前,煤碳仍是锅炉的主要能源,由于这些锅炉环保治理措施不力,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为防治污染,出现了环保型的锅炉,专利号为00229666.7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环保民用煤气炉。这种煤气炉是通过煤碳在封装的燃烧室内燃烧,将煤碳变为煤气,并通过管道供给其炉灿进行燃烧,这样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可节能15%,但是,该煤气炉在与工业锅炉对接使用中及煤碳在煤气的转化过程中存在着部分热能的损失,因此仍要浪费能量,所以使用时要先建煤气炉与锅炉对接,这样无形加大了投资,给企业造成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不产生污染,热效率高的煤气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环保节能煤气锅炉,包括锅炉汽包、煤气发生炉、煤气转换器和煤气燃烧器,煤气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20)、煤气转换器中的煤气转换室(9)及煤气燃烧器的煤气燃烧室(12)均置于锅炉汽包(6)内,它们依次横向排列,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煤气转换室(9)内设有纵向通气管(8),在煤气燃烧室(12)内有横向加热管(14),煤气燃烧室(12)的外壁上设有与它相通的散热管(13)。煤气燃烧炉和煤气转换炉的下部均为除尘室,烟囱(16)的入口与燃烧炉下部的除尘室(18’)相通,烟囱从锅炉汽包(6)内穿过,其出口位于锅炉汽包(6)之外。通气管(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煤气转换室内的上下两块格板(24、24’)上。煤气燃烧室(12)内的加热管(14)为1~3排,加热管(14)的两个端口与锅炉汽泡(6)相通。在煤气燃烧室(12)的壁上设有的散热管(13)均匀排列,散热管(13)的下端与煤气燃烧炉的除尘室(18’)相通。煤气出气管(23)的一个端口处设有燃烧装置(19)和点火装置(19’),在煤气燃烧室(12)上有用透明材料装嵌的观察孔(15),该孔的视入面装在锅炉汽包(6)的外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煤气发生室、煤气转换室及煤气燃烧室均置于锅炉汽包内,燃气发生室产生的煤气经过煤气输气管进入煤气转换器,使之产生的较纯净的煤气再经过煤气出气管送入煤气燃烧室,通过点火装置使煤气燃烧,同时加热燃烧室内的加热管和加热锅炉汽包内的水,多余的热能由煤气燃烧室上部的出口进入散热管,再次加热锅炉汽包内的水,使热能充分利用,因此热效率高,经过高温加热的水变成蒸气后,由蒸汽出汽管送出,这种锅炉与同等锅炉相比可节省煤碳50%,并且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有局剖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煤气燃烧器的俯视图。实施例这种环保节能煤气锅炉,包括锅炉汽包6,煤气发生炉I,煤气转换器II和煤气燃烧器III,煤气发生炉I的上部为煤气发生室20,下部为储渣室2,在煤气发生室20的四壁有隔热层20’,其上部有加煤斗7,储渣室2靠上部位有炉排4,下部有出渣口1、进风口3,进风口3处可放置鼓风机22,煤气转换器II上部为煤气转换室9,下部为除尘室18,在该煤气转换室9中有竖向排列的通汽管8,通汽管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格板24和下格板24’上;煤气燃烧器的上部为煤气燃烧室12,下部为除尘室18’,在煤气燃烧室12内有横向安装的加热管14,加热管14的两端口均与锅炉汽包6相通,该加热管上下排列着1~3排,煤气燃烧室12的外壁上设有与煤气燃烧室12相通的散热管13,散热管13在煤气燃烧室12壁上为均匀排列。散热管13的上开口与燃烧室12上部相通,下开口与除尘室18’上部相通。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20,煤气转换器II中的煤气转换室9及煤气燃烧器III中的煤气燃烧室12均置于锅炉汽包6中,并按上述顺序依次横向排列,与锅炉汽包6相通的进水管5与水源相通,进汽管21一端与锅炉汽包6相连通,另一端进入储渣室2内,煤气管10的一个端口置于煤气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20上部,另一端口位于煤气转换器中煤气转换室9上部,它使煤气发生室20与煤气转换室9相连通,煤气出气管23,使煤气转换器II与煤气燃烧器III相连通,煤气出气管23的一个端口置于煤气转换器9上,且该端口位于通气管8下部,另一端口伸进煤气燃烧器III内,在该端口上有燃烧装置19和点火装置19’,这两利装置均位于加热管14之下。烟囱16与除尘器18’相通,该烟囱16穿过锅炉汽包6其出口位于锅炉汽包6之外。燃烧器III上还开有进气口17。在煤气转换器II中的煤气转换室9上装有用透明材料装嵌的观察孔15,该观察孔15的一个可透视片装在煤气转换室9上,与它位置对应的观察孔的视入面,通过一密封装置穿过锅炉汽包6设置在锅炉汽包6的外壁上。锅炉汽包6的上部有出汽管11,从该汽管中输出的汽体送入各用户。工作时,先由进水管5注入一定量的水,再由加煤斗7倒入一定量的煤碳,煤碳进入燃气发生室20,然后点燃烧煤气发生室20内的煤碳。由于锅炉汽包内的水被加热后产生的蒸气由进汽管21进入燃气发生室20内,所需空气由进风口3经鼓风机22吹入。在燃气发生室20内产生的煤气经煤气输气管10进入煤气转换器内,进入煤气转换室9的热煤气经过通气管8使较纯净的煤气经煤气出气管23进入燃烧室12内,煤气的灰尘经除尘室排出,进入煤气燃烧室12的煤气由点火装置点燃,进行二次燃烧,此时加热管14被加热,由于加热管14的两端与锅炉汽包6的水相通,即可把锅炉汽包6内的水加热,散热管13所散出的热量同时也进入锅炉汽包6内,锅炉汽包内的热蒸气由出汽管11送入各个用户。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节能煤气锅炉,包括锅炉汽包、煤气发生炉、煤气转换器和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煤气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20)、煤气转换器中的煤气转换室(9)及煤气燃烧器的煤气燃烧室(12)均置于锅炉汽包(6)内,它们依次横向排列,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煤气转换室(9)内设有纵向通气管(8),在煤气燃烧室(12)内有横向加热管(14),煤气燃烧室(12)的外壁上设有与它相通的散热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锅炉,其特征在于煤气燃烧炉和煤气转换炉的下部均为除尘室,烟囱(16)的入口与燃烧炉下部的除尘室(18’)相通,烟囱从锅炉汽包(6)内穿过,其出口位于锅炉汽包(6)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锅炉,其特征在于通气管(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煤气转换室内的上下两块格板(24、2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气锅炉,其特征在于煤气燃烧室(12)内的加热管(14)为1~3排,加热管(14)的两个端口与锅炉汽泡(6)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气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煤气燃烧室(12)的壁上设有的散热管(13)均匀排列,散热管(13)的下端与煤气燃烧炉的除尘室(18’)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锅炉,其特征在于煤气出气管(23)的一个端口处设有燃烧装置(19)和点火装置(19’),在煤气燃烧室(12)上有用透明材料装嵌的观察孔(15),该孔的视入面装在锅炉汽包(6)的外壁上。专利摘要一种环保节能煤气锅炉是在锅炉汽包内置有煤气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煤气转换器中的煤气转换室及煤气燃烧器的煤气燃烧室,它们依次横向排列,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煤气转换室内设有纵向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节能煤气锅炉,包括锅炉汽包、煤气发生炉、煤气转换器和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煤气发生炉中的煤气发生室(20)、煤气转换器中的煤气转换室(9)及煤气燃烧器的煤气燃烧室(12)均置于锅炉汽包(6)内,它们依次横向排列,并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煤气转换室(9)内设有纵向通气管(8),在煤气燃烧室(12)内有横向加热管(14),煤气燃烧室(12)的外壁上设有与它相通的散热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太昌
申请(专利权)人:贺太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