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5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片、衔铁和轭铁;动簧片包括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靠近末端处设有用来固定动触头的连接部,在连接部处,向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方向延伸设有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一舌片,第一舌片的内侧与衔铁相固定;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一降噪簧片,降噪簧片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始终弹性抵向所述衔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降低继电器的衔铁释放时所产生的噪音,避免了噪音对继电器使用效果的影响。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that can reduce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采用拍合式结构,这种电磁继电器通常包括动簧片、衔铁和轭铁,动簧片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动簧片的L型的一边与轭铁相固定,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在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靠近末端处装有动触点,当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衔铁吸向电磁继电器的铁芯,衔铁带动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摆动,使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动触点与对应位置的静触点相接触,当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动簧片利用其弯折所形成的弹性力复位,使动簧片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相分离。这种电磁继电器,由于超行程的缘故,当衔铁处于吸合位置时,衔铁与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部(即衔铁与动簧片连接位置到末端的部分)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间距,而在衔铁释放时,衔铁会与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部产生碰撞,形成噪音,从而影响了继电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可以降低继电器的衔铁释放时所产生的噪音,避免了噪音对继电器使用效果的影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片、衔铁和轭铁;所述动簧片包括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靠近末端处设有用来固定动触头的连接部,在连接部处,向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方向延伸设有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一舌片,第一舌片的内侧与衔铁相固定;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一降噪簧片,所述降噪簧片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始终弹性抵向所述衔铁。所述轭铁与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靠近末端处相固定,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和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分别具有对应连接在一起的两翼片,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与轭铁的连接处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对应连接在一起的两翼片相连接;所述第一舌片处在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两个翼片的中间。所述衔铁与第一舌片的靠近末端处相固定。所述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设为两个分开一定距离的尾翼。所述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两个尾翼分别处在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两个翼片的内侧与所述第一舌片之间的空档处。所述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尾翼还设有背向衔铁方向的弯折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一降噪簧片,所述降噪簧片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始终弹性抵向所述衔铁。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在继电器释放过程中,由于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与衔铁长期处于过盈,因此释放时,衔铁与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部(即衔铁与动簧片连接位置到末端的部分)之间的相对碰撞力就被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的弹性变形所分解,从而避免衔铁与动簧之间发生碰撞,达到降低释放噪音的目的。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设为两个分开一定距离的尾翼,并分别处在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两个翼片的内侧与所述第一舌片之间的空档处,即呈对称状态,该对称状态可以解决衔铁释放过程中出现左右偏转,导致左(或右)因没有与衔铁过盈(长期压力状态)从而使得噪音变差。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尾翼还设有背向衔铁方向的弯折部。本技术的这种结构,通过设置反向折弯,使得衔铁在释放过程中,对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尾翼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形成导向而不会卡滞,可以防止继电器释放过程中衔铁被卡死的状态出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机芯部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动簧片、衔铁、轭铁三者配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动簧片、衔铁、轭铁三者配合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动簧片、衔铁、轭铁三者配合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降噪簧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降噪簧片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1、机芯部分2和底座部件3,底座部件3包括底座31和静触头32等,机芯部分2包括动簧片4、衔铁5和轭铁6等;所述动簧片4包括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的内侧(即内侧面)与轭铁6相固定,比如,可以通过在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设置铆接孔,来与轭铁6所设置的凸苞铆接相固定;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42的靠近末端处设有用来固定动触头7的连接部43,连接部43中设置有铆接孔,用来铆接动触头7,在连接部43处,向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方向延伸设有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一舌片44,第一舌片44的内侧(即与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42的内侧一面相同的一面)与衔铁5相固定,同样的,可以通过在第一舌片44设置铆接孔,来与衔铁5所设置的凸苞铆接相固定;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一降噪簧片8,所述降噪簧片8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81的内侧(即内侧面)与轭铁6相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是在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81设置铆接孔,来与轭铁6所设置的凸苞铆接相固定;降噪簧片8的L型的另一边82的末端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始终弹性抵向所述衔铁5。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铁6与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的靠近末端处相固定,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和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42分别具有对应连接在一起的两翼片,即,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有两个翼片411,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42有两个翼片421,两个翼片411与两个翼片421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41的与轭铁6的连接处与所述连接部43之间通过所述对应连接在一起的翼片411、421相连接;所述第一舌片44处在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42的两个翼片421的中间。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5与第一舌片44的靠近末端处相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82的末端设为两个分开一定距离的尾翼821。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两个尾翼821分别处在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42的两个翼片421的内侧与所述第一舌片44之间的空档处。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片、衔铁和轭铁;所述动簧片包括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靠近末端处设有用来固定动触头的连接部,在连接部处,向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方向延伸设有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一舌片,第一舌片的内侧与衔铁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一降噪簧片,所述降噪簧片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始终弹性抵向所述衔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片、衔铁和轭铁;所述动簧片包括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靠近末端处设有用来固定动触头的连接部,在连接部处,向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方向延伸设有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一舌片,第一舌片的内侧与衔铁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一降噪簧片,所述降噪簧片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降噪簧片的L型的一边的内侧与轭铁相固定,降噪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始终弹性抵向所述衔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与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的靠近末端处相固定,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和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另一边分别具有对应连接在一起的两翼片,所述簧片本体的L型的一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茂松陈帅彭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