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0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调节螺杆连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底板、凸模固定板、压边圈以及凸模,所述底板通过穿过上顶板的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上顶板上端面,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面,所述底板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凸模固定板,且其端头固定所述压边圈,所述凸模固定于所述凸模固定板内,且所述凸模的上端头穿过所述压边圈并与其上端面平齐;所述调节螺杆圆周套设有压力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工件的拉伸成型、切边工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

A multifunctional adjusting die for wa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
本技术涉及垫圈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特殊形状垫圈大多数拉伸模不能一次成型拉伸件,需要经过几道工具采能完成拉伸、切边工作,拉伸效率较低,并且该拉伸模具只能完成拉伸功能,功能单一,使用及其不方便,同时模具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维护起来也相当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可一次性完成工件的拉伸成型、切边工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调节螺杆连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底板、凸模固定板、压边圈以及凸模,所述底板通过穿过上顶板的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上顶板上端面,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面,所述底板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凸模固定板,且其端头固定所述压边圈,所述凸模固定于所述凸模固定板内,且所述凸模的上端头穿过所述压边圈并与其上端面平齐;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垫板以及凹模,所述模柄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端面居中位置,所述上模板、垫板和凹模通过第三螺栓紧固;所述调节螺杆圆周套设有压力弹簧。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的横向宽度一致,所述上顶板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横向宽度。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垫板、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压边圈的横向宽度一致,所述凸模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横向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工件的拉伸成型、切边工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下模组件,101-调节螺杆,102-上顶板,103-下顶板,104-底板,105-凸模固定板,106-凸模,107-顶杆,108-压边圈,109-第一螺栓,110-压力弹簧,20-上模组件,201-模柄,202-上模板,203-垫板,204-凹模,205-第二螺栓,206-第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下模组件10和上模组件20,所述上模组件20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10的正上方;所述下模组件10包括用调节螺杆101连接的上顶板102和下顶板103、底板104、凸模固定板105、压边圈108以及凸模106,所述底板104通过穿过上顶板102的调节螺杆101固定在所述上顶板102上端面,所述凸模固定板105通过第一螺栓109固定在所述底板104上端面,所述底板104内固定有顶杆107,所述顶杆107贯穿所述凸模固定板105,且其端头固定所述压边圈108,所述凸模106固定于所述凸模固定板105内,且所述凸模106的上端头穿过所述压边圈108并与其上端面平齐;所述上模组件2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模柄201、上模板202、垫板203以及凹模204,所述模柄201通过第二螺栓205固定在所述上模板202上端面居中位置,所述上模板202、垫板203和凹模204通过第三螺栓206紧固;所述调节螺杆101圆周套设有压力弹簧110。其中,调节螺杆101圆周套设有压力弹簧110,从而通过压力弹簧110起到缓冲,拉伸成型前,凹模204和凸模106处于分离状态,拉伸成型时,凹模204向下移动,实现凹模204和凸模106的合模,从而实现垫圈的拉伸成型工作。凹模204和凸模106相互配合使用,通过压边圈108从而实现工件的切边动作。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顶板102和下顶板103的横向宽度一致,所述上顶板102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底板104的横向宽度。所述上模板202、垫板203、凹模204、凸模固定板105以及压边圈108的横向宽度一致,所述凸模固定板105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底板104的横向宽度。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调节螺杆连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底板、凸模固定板、压边圈以及凸模,所述底板通过穿过上顶板的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上顶板上端面,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面,所述底板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凸模固定板,且其端头固定所述压边圈,所述凸模固定于所述凸模固定板内,且所述凸模的上端头穿过所述压边圈并与其上端面平齐;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模板、垫板以及凹模,所述模柄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端面居中位置,所述上模板、垫板和凹模通过第三螺栓紧固;所述调节螺杆圆周套设有压力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垫圈调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用调节螺杆连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底板、凸模固定板、压边圈以及凸模,所述底板通过穿过上顶板的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上顶板上端面,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面,所述底板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凸模固定板,且其端头固定所述压边圈,所述凸模固定于所述凸模固定板内,且所述凸模的上端头穿过所述压边圈并与其上端面平齐;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模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科旭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长顺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