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5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属一种仿真模型,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牙箱,牙箱内的输入牙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牙箱的输出牙轮分别与左曲轴与右曲轴动力连接,左曲轴与右曲轴均分别通过多个连杆与多个龙虾足动力连接,多个龙虾足置于壳体的两侧,用于由牙箱的输出牙轮带动左曲轴与右曲轴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壳体两侧的多个龙虾足前后摆动。通过牙箱的输出牙轮带动两个曲轴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壳体两侧的龙虾足前后摆动,从而仿真出龙虾爬行的形态,有利于展示和教学,通过传统的牙箱和曲轴传动结构即可实现龙虾模型的动力传输,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Simulation lobster model with automatic craw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真模型,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
技术介绍
龙虾是一种造型奇特的节肢动物,常被用于展览或教学使用,而目前所使用的龙虾模型仅只能静态展现一种形态,如做展示或者教学使用不直观,使用效果不佳,如使用真龙虾则成本太高,因而有必要针对龙虾模型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龙虾模型仅能静态展现一种形态,做展示或者教学使用不直观,使用真龙虾则成本太高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牙箱,所述牙箱内的输入牙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牙箱的输出牙轮分别与左曲轴与右曲轴动力连接,所述左曲轴与右曲轴均分别通过多个连杆与多个龙虾足动力连接,所述多个龙虾足置于壳体的两侧,用于由牙箱的输出牙轮带动左曲轴与右曲轴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壳体两侧的多个龙虾足前后摆动。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牙箱的输出牙轮还与后曲轴动力连接,所述后曲轴与尾鳍动力连接,用于由牙箱带动后曲轴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尾鳍上下摆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机通过开关件电路接入所述蓄电池,所述开关件安装在壳体的前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曲轴与右曲轴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套装在各自龙虾足端部的连杆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曲轴、右曲轴分别与牙箱两侧的输出牙轮偏心连接,所述后曲轴与任意一个输出牙轮偏心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牙箱的输出牙轮带动两个曲轴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壳体两侧的龙虾足前后摆动,使得模型整体在龙虾足摆动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从而仿真出龙虾爬行的形态,有利于展示和教学,通过传统的牙箱和曲轴传动结构即可实现龙虾模型的动力传输,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牙箱与曲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尾鳍、2为牙箱、3为左曲轴、4为右曲轴、5为龙虾足、6为后曲轴、7为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在壳体内安装有一个牙箱2,将该牙箱2内的输入牙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并使牙箱2的输出牙轮分别与左曲轴3与右曲轴4动力连接,再将前述左曲轴3与右曲轴4均分别通过多个连杆与多个龙虾足5动力连接,前述多个龙虾足5需活动安装在前述的壳体的两侧,用于由牙箱2的输出牙轮带动左曲轴3与右曲轴4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壳体两侧的多个龙虾足5前后摆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牙箱2的输出牙轮带动两个曲轴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壳体两侧的龙虾足5前后摆动,使得模型整体在龙虾足5摆动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从而仿真出龙虾爬行的形态,有利于展示和教学,通过传统的牙箱和曲轴传动结构即可实现龙虾模型的动力传输。正如图1所示出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为进一步的模拟模型使用的仿真性,还可在上述结构中增设一个后曲轴6与尾鳍1的结构,具体为将牙箱2的输出牙轮与后曲轴6动力连接,然后将后曲轴6与尾鳍1动力连接,用于由牙箱2带动后曲轴6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尾鳍1上下摆动。进一步的,上述电机以蓄电池为动力,因此还需在壳体的内部安装一个蓄电池,将前述电机通过开关件电路接入该蓄电池电极处,并将该开关件安装在壳体的前端。结合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为方便曲轴与连杆动力连接,还可将上述左曲轴3与右曲轴4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孔7,使每个定位孔7套装在各自龙虾足5端部的连杆上。而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升龙虾模型的仿真性,可将上述左曲轴3、右曲轴4分别与牙箱2两侧的输出牙轮偏心连接,将后曲轴6与任意一个输出牙轮偏心连接,并且左曲轴3与右曲轴4在各自输出牙轮上安装的方向相反,从而当输出牙轮转动时,左曲轴3与右曲轴4相互交替的前进与后退,从而使龙虾足5运动的轨迹更加逼真。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打开壳体上的开关件,使电机与的电源导通,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牙箱内部的输入齿轮转动,通过多级相互啮合的牙轮传动,对电机的动力进行减速增力,最后通过牙箱两侧的输出牙轮输出,两个输出牙轮分别带动左曲轴3与右曲轴4相互交替的前后运动,在左曲轴3与右曲轴4运动的过程中,其通过连杆带动多个龙虾足5前后摆动,使得壳体向前移动,与此同时,图中所示左曲轴3偏心连接的输出牙轮还同时与后曲轴6偏心连接,从而带动后曲轴6进行上下运动,使与后曲轴6动力连接的尾鳍也进行上下摆动,从而模拟龙虾向前爬行的效果,有利于展示和教学,且成本低廉,当使用关闭后,通过开关件断开电机的电源即可使模型保持静止的状态。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牙箱(2),所述牙箱(2)内的输入牙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牙箱(2)的输出牙轮分别与左曲轴(3)与右曲轴(4)动力连接,所述左曲轴(3)与右曲轴(4)均分别通过多个连杆与多个龙虾足(5)动力连接,所述多个龙虾足(5)置于壳体的两侧,用于由牙箱(2)的输出牙轮带动左曲轴(3)与右曲轴(4)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壳体两侧的多个龙虾足(5)前后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牙箱(2),所述牙箱(2)内的输入牙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牙箱(2)的输出牙轮分别与左曲轴(3)与右曲轴(4)动力连接,所述左曲轴(3)与右曲轴(4)均分别通过多个连杆与多个龙虾足(5)动力连接,所述多个龙虾足(5)置于壳体的两侧,用于由牙箱(2)的输出牙轮带动左曲轴(3)与右曲轴(4)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壳体两侧的多个龙虾足(5)前后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爬行的仿真龙虾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箱(2)的输出牙轮还与后曲轴(6)动力连接,所述后曲轴(6)与尾鳍(1)动力连接,用于由牙箱(2)带动后曲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炎超常福曾蔡奡杜兴旺杨孝刘朱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