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92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具有一个脱硫塔、至少一个冷却器,所述脱硫塔的底部空间作为脱硫浆液池,脱硫浆液池上方一侧脱硫塔的塔壁上设有入口烟道,脱硫塔上端一侧设有出口烟道,所述脱硫塔内脱硫浆液池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至少三根浆液喷淋管道和一个除雾器,所述硫浆液池通过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喷淋管道连接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回路;所述脱硫浆液池底部一侧通过浆液管道连接石膏脱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浆液提取脱硫浆液中的部分水分来满足浆液制水的要求,从而在减少脱硫塔中浆液的量的同时,减少外部工艺水的补充,从而解决浆液量的平衡问题。

Desulfuration device for continuous utilization of filtrate to control water bal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主要用于需要连续制浆的湿法脱硫后燃煤烟气的脱白处理过程。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脱硫工艺90%是采用湿法脱硫,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出口净烟气由于处于湿饱和状态,烟气在烟囱口排入大气的过程中因温度降低,烟气中部分汽态水和污染物会发生凝结,在烟囱口形成雾状水汽,雾状水汽会因天空背景色和天空光照、观察角度等原因发生颜色的细微变化,形成“有色烟羽”。对脱硫后烟气进行处理过程也成为烟气“脱白”。目前,烟气脱白的主要技术路线是采用“冷凝再加热”方法,但在处理过程中烟气中大量冷凝水进入吸收塔的浆液池,浆液池液位升高,从而破坏了脱硫系统水平衡。而如果简单地将脱硫系统中的浆液排出,会导致浆液不能充分利用,且浆液由于不符合排放标准不能直接排放。如果将浆液中的水分通过闪蒸的方式蒸馏出来再度利用,则脱硫塔内循环使用的浆液中水含量下降,含硫物质以及各种污染物浓度身高,pH值下降,降低脱硫除尘效果,且闪蒸装置制造成本高,运行耗能大。而如果利用浆液过滤装置制取的滤液来冲洗除雾器,由于滤液水质问题会导致除雾器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有效解决了脱硫系统内的水平衡问题,使脱硫工艺能够正常运行。且相较于其他解决脱硫塔水平衡问题,处理后的大部分浆液返回至脱硫塔中继续用于脱硫处理,过滤出的滤液用于连续制浆系统,对滤液进行了即时、有效地处理和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具有一个脱硫塔、至少一个冷却器,所述脱硫塔的底部空间作为脱硫浆液池,脱硫浆液池上方一侧脱硫塔的塔壁上设有入口烟道,脱硫塔上端一侧设有出口烟道,所述脱硫塔内脱硫浆液池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至少三根浆液喷淋管道和一个除雾器,所述硫浆液池通过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喷淋管道连接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回路;所述脱硫浆液池底部一侧通过浆液管道连接石膏脱水系统。进一步,所述石膏脱水系统包括石膏浆液排出泵、石膏旋流器、皮带脱水机、事故浆液罐、滤液水箱,所述石膏浆液排出泵进口管道与浆液管道连接,石膏浆液排出泵出口管道通过浆液管道分成三路:第一路经浆液管道与事故浆液罐连接;第二路经过浆液管道与石膏旋流器连接,石膏旋流器经过管道与皮带脱水机连接,皮带脱水机通过滤液管道与滤液水箱;第三路经过浆液管道与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连接,石膏旋流器通过滤液管道与滤液水箱连接以及通过浆液管道与脱硫塔连接。进一步,所述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由进料管、圆锥体、底流喷管及溢流管组成,所述进料管下端设有圆锥体,圆锥体底部设有底流喷管,所述进料管上端设有溢流管。进一步,所述冷却器设置在脱硫塔外,连接在第三浆液喷淋管道中。进一步,所述冷却器设置在脱硫塔内,并位于除雾器之上、出口烟道之下,使烟气通过冷却器间接换热的方式被冷凝。进一步,所述冷却器是水-气换热器,管内走的是冷却水,管外走的是饱和烟气,烟气经换热管把热量传递给冷却水,烟气中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得到冷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通过过滤浆液提取脱硫浆液中的部分水分来满足浆液制水的要求,从而在减少脱硫塔中浆液的量的同时,减少外部工艺水的补充,从而解决浆液量的平衡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性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实施例1:图1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连续利用滤液制浆的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1、入口烟道2、出口烟道12、脱硫浆液池38、第一浆液喷淋管道6、第二浆液喷淋管道7、第三浆液喷淋管道8、第一浆液循环泵3、第二浆液循环泵4、第三浆液循环泵5、冷却器9。所述脱硫塔1的底部空间作为脱硫浆液池38,脱硫浆液池38上方一侧脱硫塔1的塔壁上设有入口烟道2,其上端一侧设有出口烟道12,脱硫塔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浆液喷淋管道1、第二浆液喷淋管道2、第三浆液喷淋管道3、除雾器11。所述脱硫浆液池38通过第一浆液喷淋管道6与第一浆液循环泵3连接,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3通过第一浆液喷淋管道6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回路;所述脱硫浆液池38通过第二浆液喷淋管道7与第二浆液循环泵4连接,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4通过第二浆液喷淋管道7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回路;所述脱硫浆液池通过第三浆液喷淋管道8与第三浆液循环泵5连接,所述第三浆液循环泵5通过第三浆液喷淋管道8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管路。所述浆液冷却器9设置在脱硫塔外,位于第三浆液喷淋管道8上,为水水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管程走浆液,壳程走冷却水,冷却水由冷却水管道10提供。石膏浆液排出泵14或15将脱硫浆液池38石膏浆液通过浆液管道分成四路:一路直接经过浆液管道28与事故浆液罐29连接;一路经过浆液管道26与石膏旋流器31连接,石膏旋流器31经过管道37与皮带脱水机36连接;一路经过浆液管道27与石膏旋流器30连接,石膏旋流器30经过管道32与皮带脱水机34连接;一路经过浆液管道24与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20连接,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20进口与浆液管道24连接,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20分别通过滤液管道23与滤液水箱25连接及通过浆液管道17与脱硫塔1连接。在每路管道上串联有控制管路是否接通的阀门。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20由进料管21、圆锥体19、底流喷管18及溢流管22组成。进料管21下端设有圆锥体19,圆锥体19底部设有底流喷管18,进料管21上端设有溢流管22。石膏浆液排出泵14或15将脱硫浆液池38石膏浆液通过浆液管道26或27送到石膏旋流器31或30中,在石膏旋流器31或30中浓缩石膏浆液,其中溢流液直接返回到脱硫塔中,而底液送至皮带脱水机36或34进一步脱水,脱出滤液至滤液箱25中通过管道40到达制浆系统用于制浆。当脱水系统停运时,石膏浆液排出泵14或15将脱硫浆液池38石膏浆液通过浆液管道24送到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20中,带压浆液从旋流器的入口21切向进入旋流腔后产生高速旋转运动,由于内外筒体及顶盖限制,浆液在其间形成一股自上而下外旋流,旋流过程中,密度大的携带附着水的固体颗粒受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被甩向筒壁失去能量沿壁滑下,这样浓相浆液由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20的底流口18排出回到脱硫塔1中。而密度小的颗粒向轴线方向运动,并在轴线中心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内旋流,溢流液经溢流管22向外排到滤液箱25中,满足制浆系统用水。基于实施例1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的本专利技术水平衡控制方法,当脱水系统停运时,滤液水箱25容积较小,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具有一个脱硫塔、至少一个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底部空间作为脱硫浆液池,脱硫浆液池上方一侧脱硫塔的塔壁上设有入口烟道,脱硫塔上端一侧设有出口烟道,所述脱硫塔内脱硫浆液池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至少三根浆液喷淋管道和一个除雾器,所述硫浆液池通过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喷淋管道连接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回路;所述脱硫浆液池底部一侧通过浆液管道连接石膏脱水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具有一个脱硫塔、至少一个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底部空间作为脱硫浆液池,脱硫浆液池上方一侧脱硫塔的塔壁上设有入口烟道,脱硫塔上端一侧设有出口烟道,所述脱硫塔内脱硫浆液池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至少三根浆液喷淋管道和一个除雾器,所述硫浆液池通过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喷淋管道连接喷淋装置连接,形成浆液循环回路;所述脱硫浆液池底部一侧通过浆液管道连接石膏脱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利用滤液制浆控制水平衡的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脱水系统包括石膏浆液排出泵、石膏旋流器、皮带脱水机、事故浆液罐、滤液水箱,所述石膏浆液排出泵进口管道与浆液管道连接,石膏浆液排出泵出口管道通过浆液管道分成三路:第一路经浆液管道与事故浆液罐连接;第二路经过浆液管道与石膏旋流器连接,石膏旋流器经过管道与皮带脱水机连接,皮带脱水机通过滤液管道与滤液水箱;第三路经过浆液管道与单独配置的石膏旋流器连接,石膏旋流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文崔尧王吉翔张彦琦陈健邵海馨蒋冬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