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73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末端装置包括末端本体及散流器,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通过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于第一抵接件上,实现散流器与末端本体的安装。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散流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方便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s termin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装配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是空调系统送风的关键设备之一。而对于将末端装置安装在天花板或嵌设于墙壁内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节省室内空间。需要对末端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时,通过在天花板上或墙壁上设置检修口,通过检修口对末端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但开设检修口不仅会影响空间美观,同时还导致维修过程复杂,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检修和维护的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一种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包括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出风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及散流器,设置于所述出风件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件,单个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相对于所述出风件由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另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方向可转动。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在使用时,将末端本体通过天花板上的安装孔安装于天花板的内部,将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使得散流器上的第二抵接件对准出风件上的第一抵接件之间的间隔。进一步使得第二抵接件高度高于第一抵接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每一第二抵接件对应对准一第一抵接件。由于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在第一抵接件朝向箱体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相抵接,使得散流器稳定地安装于末端本体上,安装过程方便。当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或维护时,相对于出风件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间隔处,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背向于所述末端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若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固定件位于天花板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天花板上的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配合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朝向天花板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安装孔;或者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所述散流器朝向所述箱体的方向,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能够抵接于所述天花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出风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覆盖所述检修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末端本体还包括吊架,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弹性密封件,所述散流器包括散流板及连接部,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散流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风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散流器为圆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散流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于所述出风件的内壁上;或者,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于所述散流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于所述出风件的外壁上。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机组;及如上所述的末端装置,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件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所述箱体的进风口处。上述空调系统在使用时,将末端本体通过天花板上的安装孔安装于天花板的内部,将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使得散流器上的第二抵接件对准出风件上的第一抵接件之间的间隔。进一步使得第二抵接件高度高于第一抵接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每一第二抵接件对应对准一第一抵接件。由于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在第一抵接件朝向箱体的一侧。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相抵接,使得散流器稳定地安装于末端本体上,安装过程方便。由于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于箱体的进风口处,进而能够将冷风或热风通过风管输送至箱体内,并通过出风件与散流器进入到室内,实现室内的降温或升温效果。当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或维护时,相对于出风件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间隔处,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为变风量空调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末端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末端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出风件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散流件的俯视图;图6至图9为图1所示的末端装置的拆卸步骤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末端装置,100、末端本体,110、箱体,112、检修口,120、出风件,122、出风部,124、挡板,130、第一抵接件,132、限位部,134、配合槽,140、进风口,200、散流器,210、第二抵接件,220、散流板,230、连接部,300、固定件,310、第一弹性密封件,320、第二弹性密封件,400、吊架,20、天花板,202、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出风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及/n散流器,设置于所述出风件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件,每个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对应抵接于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相对于所述出风件由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另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方向可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出风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及
散流器,设置于所述出风件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件,每个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对应抵接于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散流器相对于所述出风件由一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另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方向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二抵接件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背向于所述末端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若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形成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围成配合槽,所述第一抵接件能够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散流器上,所述固定件位于天花板背向于所述箱体的一侧,并用于覆盖所述天花板上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学瑞赵阳阳李志海骆健旺尹永存袁佳旭杨清张磊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