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6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床架、万向轮、第一侧架、置物室、伸缩装置、把手、氧气通道、开关、电源线、枕垫、加热垫、床垫、第一透明防护罩、第二透明防护罩和第二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通过在第二侧架左端顶部与把手底端之间设置伸缩装置,经过对凸块按压在弹簧作用下使得凸块回缩至凹槽杆槽处,再选择合适的调节孔位置,对杆头施加拉力或压力使得内轴杆在杆槽内部上下活动,当凸块移动至选好的调节孔处时,经过弹簧作用即可进行位置稳固,调整把手与第二侧架之间的高度,解决了该护理设备推动位置的高度限定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护理人员施力推动的问题。

A neonatal nursing device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属于新生儿护理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中,对于妇产科新生儿的保护和护理装置,一直是医院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方面,新生儿护理因为其特殊性,一般需要特殊对待,以给新生儿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因为新生儿本身抵御能力弱,其生理特征各异,需要予以及时提供条件护理,一般都会通过多功能的新生儿护理设备对新生儿照料,但该护理设备推动位置的高度限定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护理人员施力推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以解决该护理设备推动位置的高度限定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护理人员施力推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包括床架、万向轮、第一侧架、置物室、伸缩装置、把手、氧气通道、开关、电源线、枕垫、加热垫、床垫、第一透明防护罩、第二透明防护罩和第二侧架,所述万向轮通过转动轴与床架底端左右两部转动连接,所述床架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和第一侧架固定连接,所述置物室设置于第二侧架前端中部,所述伸缩装置底端与第二侧架顶端左部焊接,所述把手底端与第二侧架顶端中部焊接,所述氧气通道设置于第一侧架左右两端内部中段,所述开关左端与第一侧架右端上部螺栓连接,所述开关顶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床架内壁底端左部与枕垫固定连接,所述床架内壁底端右部设置有床垫,所述加热垫外围与床垫内部粘接,所述第一透明防护罩左右两端与床架内壁左右两端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透明防护罩底端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和第一侧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由杆套、杆槽、调节孔、内轴杆、杆头、挡环、凹槽、弹簧、凸块和限位环组成,所述杆套顶端中部设置有杆槽,所述调节孔设置于杆套右端中段,所述内轴杆外表面下部与杆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杆头底端中部与内轴杆焊接,所述杆槽内壁顶端与挡环焊接,所述凹槽设置于内轴杆右端中下部,所述弹簧左端与凹槽内壁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右端与凸块焊接,所述限位环与内轴杆外表面中部下端焊接,所述杆套底端与第二侧架顶端左部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氧气通道内壁右端设置有密闭塞。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海绵层,并且海绵层的厚度为4mm。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右端面呈圈弧状,并且凸块右端面设置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设置有九个,并且调节孔等距分布在杆套右端中段。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圈数设置有六圈。进一步地,挡环和限位环内壁最小截面均呈圆形状,并且挡环内壁最小截面小于限位环内壁最小截面5mm本技术的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通过在第二侧架左端顶部与把手底端之间设置伸缩装置,经过对凸块按压在弹簧作用下使得凸块回缩至凹槽杆槽处,再选择合适的调节孔位置,对杆头施加拉力或压力使得内轴杆在杆槽内部上下活动,当凸块移动至选好的调节孔处时,经过弹簧作用即可进行位置稳固,调整把手与第二侧架之间的高度,解决了该护理设备推动位置的高度限定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护理人员施力推动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装置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伸缩装置局部结构B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伸缩装置局部结构C示意图;图中:床架-1、万向轮-2、第一侧架-3、置物室-4、伸缩装置-5、把手-6、氧气通道-7、开关-8、电源线-9、枕垫-10、加热垫-11、床垫-12、第一透明防护罩-13、第二透明防护罩-14、第二侧架-15、杆套-51、杆槽-52、调节孔-53、内轴杆-54、杆头-55、挡环-56、凹槽-57、弹簧-58、凸块-59、限位环-5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包括床架1、万向轮2、第一侧架3、置物室4、伸缩装置5、把手6、氧气通道7、开关8、电源线9、枕垫10、加热垫11、床垫12、第一透明防护罩13、第二透明防护罩14和第二侧架15,万向轮2通过转动轴与床架1底端左右两部转动连接,床架1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15和第一侧架3固定连接,置物室4设置于第二侧架15前端中部,伸缩装置5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左部焊接,把手6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中部焊接,氧气通道7设置于第一侧架3左右两端内部中段,开关8左端与第一侧架3右端上部螺栓连接,开关8顶端设置有电源线9,床架1内壁底端左部与枕垫10固定连接,床架1内壁底端右部设置有床垫12,加热垫11外围与床垫12内部粘接,第一透明防护罩13左右两端与床架1内壁左右两端上部固定连接,第二透明防护罩14底端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15和第一侧架3固定连接,伸缩装置5由杆套51、杆槽52、调节孔53、内轴杆54、杆头55、挡环56、凹槽57、弹簧58、凸块59和限位环510组成,杆套51顶端中部设置有杆槽52,调节孔53设置于杆套51右端中段,内轴杆54外表面下部与杆槽52内壁滑动连接,杆头55底端中部与内轴杆54焊接,杆槽52内壁顶端与挡环56焊接,凹槽57设置于内轴杆54右端中下部,弹簧58左端与凹槽57内壁右端固定连接,弹簧58右端与凸块59焊接,限位环510与内轴杆54外表面中部下端焊接,杆套51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左部焊接。其中,所述氧气通道7内壁右端设置有密闭塞,防止集尘。其中,所述把手6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海绵层,并且海绵层的厚度为4mm,提高舒适度,便于抓附施力。其中,所述凸块59右端面呈圈弧状,并且凸块59右端面设置有橡胶层,增大了摩擦力,便于操作按压。其中,所述调节孔53设置有九个,并且调节孔53等距分布在杆套51右端中段,提供位置限定,便于调整高度。其中,所述弹簧58的圈数设置有六圈,合理设置材料,便于人手施力与增加稳固。其中,挡环56和限位环510内壁最小截面均呈圆形状,并且挡环56内壁最小截面小于限位环510内壁最小截面5mm,提供位置限定,防止脱落。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根据护理人员的身高,通过在第二侧架15左端顶部与把手6底端之间设置伸缩装置5,经过对凸块59按压在弹簧58作用下使得凸块59回缩至凹槽57杆槽52处,再选择合适的调节孔53位置,对杆头55施加拉力或压力使得内轴杆54在杆槽52内部上下活动,当凸块59移动至选好的调节孔53处时,经过弹簧58作用即可进行位置稳固,调整把手6与第二侧架15之间的高度,解决了该护理设备推动位置的高度限定导致不便于不同身高护理人员施力推动的问题,然后,调整好合适的推动高度后,护理人员经过手部抓附把手6并施加推拉力,在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万向轮(2)、第一侧架(3)、置物室(4)、伸缩装置(5)、把手(6)、氧气通道(7)、开关(8)、电源线(9)、枕垫(10)、加热垫(11)、床垫(12)、第一透明防护罩(13)、第二透明防护罩(14)和第二侧架(15),所述万向轮(2)通过转动轴与床架(1)底端左右两部转动连接,所述床架(1)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15)和第一侧架(3)固定连接,所述置物室(4)设置于第二侧架(15)前端中部,所述伸缩装置(5)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左部焊接,所述把手(6)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中部焊接,所述氧气通道(7)设置于第一侧架(3)左右两端内部中段,所述开关(8)左端与第一侧架(3)右端上部螺栓连接,所述开关(8)顶端设置有电源线(9),所述床架(1)内壁底端左部与枕垫(10)固定连接,所述床架(1)内壁底端右部设置有床垫(12),所述加热垫(11)外围与床垫(12)内部粘接,所述第一透明防护罩(13)左右两端与床架(1)内壁左右两端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透明防护罩(14)底端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15)和第一侧架(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5)由杆套(51)、杆槽(52)、调节孔(53)、内轴杆(54)、杆头(55)、挡环(56)、凹槽(57)、弹簧(58)、凸块(59)和限位环(510)组成,所述杆套(51)顶端中部设置有杆槽(52),所述调节孔(53)设置于杆套(51)右端中段,所述内轴杆(54)外表面下部与杆槽(5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杆头(55)底端中部与内轴杆(54)焊接,所述杆槽(52)内壁顶端与挡环(56)焊接,所述凹槽(57)设置于内轴杆(54)右端中下部,所述弹簧(58)左端与凹槽(57)内壁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8)右端与凸块(59)焊接,所述限位环(510)与内轴杆(54)外表面中部下端焊接,所述杆套(51)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左部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万向轮(2)、第一侧架(3)、置物室(4)、伸缩装置(5)、把手(6)、氧气通道(7)、开关(8)、电源线(9)、枕垫(10)、加热垫(11)、床垫(12)、第一透明防护罩(13)、第二透明防护罩(14)和第二侧架(15),所述万向轮(2)通过转动轴与床架(1)底端左右两部转动连接,所述床架(1)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15)和第一侧架(3)固定连接,所述置物室(4)设置于第二侧架(15)前端中部,所述伸缩装置(5)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左部焊接,所述把手(6)底端与第二侧架(15)顶端中部焊接,所述氧气通道(7)设置于第一侧架(3)左右两端内部中段,所述开关(8)左端与第一侧架(3)右端上部螺栓连接,所述开关(8)顶端设置有电源线(9),所述床架(1)内壁底端左部与枕垫(10)固定连接,所述床架(1)内壁底端右部设置有床垫(12),所述加热垫(11)外围与床垫(12)内部粘接,所述第一透明防护罩(13)左右两端与床架(1)内壁左右两端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透明防护罩(14)底端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架(15)和第一侧架(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5)由杆套(51)、杆槽(52)、调节孔(53)、内轴杆(54)、杆头(55)、挡环(56)、凹槽(57)、弹簧(58)、凸块(59)和限位环(510)组成,所述杆套(51)顶端中部设置有杆槽(52),所述调节孔(53)设置于杆套(51)右端中段,所述内轴杆(54)外表面下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