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640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19
在室外回路(40)的液侧管道(47)上设置有室外膨胀阀(44)。在室外回路(40)中设置有让液侧管道(47)与压缩机(41)的吸入侧连通的液侧旁路管道(50)。当室外控制器(80)接收到表示制冷剂已从室内回路(60)泄漏出来的信号时,室外控制器(80)就进行在已将液侧控制阀(44)关闭的状态下让压缩机(41)工作的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并且,在该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进行打开液侧管道(50)的液侧旁路阀(51)的阀控制工作。因此,既能够避免压缩机损坏等,又能够将制冷剂从利用侧回路回收到热源侧回路中。结果是能够减少从利用侧回路泄漏的制冷剂的量。

Refriger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知有通过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该制冷装置即分体式空调机。根据制冷装置的设置状况,构成制冷剂回路的管道或构成热交换器的传热管会发生腐蚀。有时,会由于腐蚀而在管道或传热管上出现孔,制冷剂会通过该孔泄漏出来。所谓的氟利昂制冷剂被广泛用作制冷循环用的制冷剂。大多数氟利昂制冷剂的全球增温潜势(GWP:GlobalWarmingPotential)较高。因此,从抑制全球变暖的观点出发,要尽量减少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的制冷剂的量。有时使用例如像HFC-32那样的具有微燃性的物质作为制冷循环用制冷剂。虽然上述制冷剂的可燃性很小,但是如果这该制冷剂泄漏到封闭空间中,泄漏出来的制冷剂就有可能起火。因此,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也要尽量减少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的制冷剂的量。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空调机构成为:进行将从制冷剂回路泄漏出来的制冷剂的量抑制到较少的工作。在该空调机的室外机中,在与液侧连接管道相连接的液侧管道以及与气侧连接管道相连接的气侧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如果检测出制冷剂已泄漏到室内,该空调机就进行制冷剂回收运转。空调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进行所谓的抽空降压(pumpdown)运转,将室内机中的制冷剂回收到室外机中。具体而言,该空调机将四通阀设定为制冷运转时的状态,在已将液侧管道的控制阀关闭的状态下让压缩机工作,让压缩机从室内机吸入且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发生冷凝,再将冷凝后的制冷剂贮存在贮液器等中。如果抽空降压运转的结束条件(例如,抽空降压运转的持续时间达到规定值,或者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低于规定的基准值)成立,该空调机就关闭气侧管道的控制阀,让压缩机停止工作。其结果是,室内机中的制冷剂被回收到室外机中并被封入室外机中。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0-0096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谓的抽空降压运转,是指在已利用阀阻止制冷剂从热源侧回路朝向利用侧回路流动的状态下将利用侧回路中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中的运转。因此,在抽空降压运转的过程中,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即被吸入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压力)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压缩机的喷出压力(即已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的压力)逐渐上升。因此,在抽空降压运转的过程中,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与压缩机的喷出压力之间的差值增大,压缩机的喷出温度(即已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逐渐上升。如果压缩机的喷出温度达到某种程度以上(例如135℃以上),就会产生压缩机自身损坏、贮存在压缩机中的冷冻机油劣化等问题。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制冷装置需要设定抽空降压运转的结束条件,以便能够将压缩机的喷出温度抑制在某种程度以下。但是如果在利用侧回路中残留有较多的制冷剂时抽空降压运转就结束的话,则可能无法将利用侧回路中的制冷剂充分地回收到热源侧回路中。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既避免压缩机损坏等,又将制冷剂从利用侧回路回收到热源侧回路中,结果可靠地减少在制冷剂发生泄漏时从利用侧回路泄漏的制冷剂的量。-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是以一种制冷装置为对象,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30,所述制冷剂回路30具有热源侧回路40和利用侧回路60,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设置有压缩机4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43,所述利用侧回路60中设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61,该制冷装置能够进行冷却运转,所述冷却运转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0中进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为放热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61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具有液侧控制阀44、55、液侧旁路管道50以及液侧旁路阀51,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设置在液侧管道47上,所述液侧管道47供制冷剂在所述冷却运转中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朝向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61流动,所述液侧旁路管道50用于让所述液侧管道47的位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和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压缩机41的吸入侧连通,所述液侧旁路阀51设置在所述液侧旁路管道50上。该制冷装置包括控制器80,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当接收到表示制冷剂已从所述利用侧回路60泄漏出来的信号时,为了将所述利用侧回路60中的制冷剂回收到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该控制器80进行在已将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关闭的状态下让压缩机41工作的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进行打开所述液侧旁路阀51的阀控制工作。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中,制冷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30具有热源侧回路40和利用侧回路60。在制冷装置10的冷却运转中,在制冷剂回路30中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43起放热器的作用且利用侧热交换器61起蒸发器的作用的制冷循环。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中,当控制器80接收到泄漏信号时,该控制器80进行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泄漏信号是表示制冷剂已从利用侧回路60泄漏出来这一情况的信号,该泄漏信号从例如制冷剂传感器等发送给控制器80。在控制器80的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液侧控制阀44、55处于关闭状态,压缩机41工作。通过液侧控制阀44、55阻止制冷剂从热源侧回路40朝向利用侧回路60流动,另一方面,利用侧回路60中的制冷剂被压缩机41吸引并被回收到热源侧回路40中。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中的控制器80在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进行阀控制工作。在液侧旁路管道50由于阀控制工作已打开的状态下,压缩机41既吸入已从利用侧回路60流入热源侧回路40中的制冷剂,又吸入在液侧旁路管道50中流动的制冷剂。也就是说,已从利用侧回路60回收到热源侧回路40中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液侧旁路管道50后被吸入压缩机41中。通过让压缩机41吸入在液侧旁路管道50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已从利用侧回路60流入热源侧回路40中的制冷剂,能够将压缩机41的吸入压力持续地保持在某种程度以上。因此,在该方面专利技术中,能够在液侧控制阀44、55已关闭的状态下,让压缩机41长时间地持续工作。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中,所述热源侧回路40具有气侧旁路管道52和气侧旁路阀53,所述气侧旁路管道52用于让所述压缩机41的喷出侧与所述压缩机41的吸入侧连通,所述气侧旁路阀53设置在所述气侧旁路管道52上。在第二方面专利技术中,在热源侧回路40中设置有气侧旁路管道52和气侧旁路阀53。在气侧旁路阀53已打开的状态下,从压缩机41喷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气侧旁路管道52后再次被吸入压缩机41中。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作为所述阀控制工作,进行调节所述液侧旁路阀51的开度的工作,以保证被吸入所述压缩机41的制冷剂呈气体单相状态。在第三方面专利技术中,已接收到泄漏信号的控制器80在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进行阀控制工作时,对液侧旁路阀51的开度进行调节。通过该控制器80的工作,被吸入压缩机41中的制冷剂保持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30),所述制冷剂回路(30)具有热源侧回路(40)和利用侧回路(60),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设置有压缩机(4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43),所述利用侧回路(60)中设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61),/n该制冷装置能够进行冷却运转,所述冷却运转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0)中进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为放热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61)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n所述热源侧回路(40)具有液侧控制阀(44、55)、液侧旁路管道(50)以及液侧旁路阀(51),/n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设置在液侧管道(47)上,所述液侧管道(47)供制冷剂在所述冷却运转中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朝向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61)流动,/n所述液侧旁路管道(50)用于让所述液侧管道(47)的位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和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压缩机(41)的吸入侧连通,/n所述液侧旁路阀(51)设置在所述液侧旁路管道(50)上;/n该制冷装置包括控制器(80),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当接收到表示制冷剂已从所述利用侧回路(60)泄漏出来的信号时,为了将所述利用侧回路(60)中的制冷剂回收到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进行在已将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关闭的状态下让压缩机(41)工作的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n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进行打开所述液侧旁路阀(51)的阀控制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2 JP 2017-1982321.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30),所述制冷剂回路(30)具有热源侧回路(40)和利用侧回路(60),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设置有压缩机(4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43),所述利用侧回路(60)中设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61),
该制冷装置能够进行冷却运转,所述冷却运转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0)中进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为放热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61)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回路(40)具有液侧控制阀(44、55)、液侧旁路管道(50)以及液侧旁路阀(51),
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设置在液侧管道(47)上,所述液侧管道(47)供制冷剂在所述冷却运转中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朝向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61)流动,
所述液侧旁路管道(50)用于让所述液侧管道(47)的位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43)和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压缩机(41)的吸入侧连通,
所述液侧旁路阀(51)设置在所述液侧旁路管道(50)上;
该制冷装置包括控制器(80),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当接收到表示制冷剂已从所述利用侧回路(60)泄漏出来的信号时,为了将所述利用侧回路(60)中的制冷剂回收到所述热源侧回路(40)中,进行在已将所述液侧控制阀(44、55)关闭的状态下让压缩机(41)工作的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
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回收控制工作中,进行打开所述液侧旁路阀(51)的阀控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回路(40)具有气侧旁路管道(52)和气侧旁路阀(53),
所述气侧旁路管道(52)用于让所述压缩机(41)的喷出侧与所述压缩机(41)的吸入侧连通,
所述气侧旁路阀(53)设置在所述气侧旁路管道(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作为所述阀控制工作,进行调节所述液侧旁路阀(51)的开度的工作,以保证被吸入所述压缩机(41)的制冷剂呈气体单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80)构成为:作为所述阀控制工作,进行调节所述液侧旁路阀(51)的开度的工作,以保证从所述压缩机(41)喷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达到规定值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侧旁路阀(51)为打开状态下的开度可变的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嶋龍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