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41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包括主体和折叠转动组件,所述主体内侧底部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且主体内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安置有内置抽屉,所述折叠转动组件设置于主体上端中部,且折叠转动组件上端安置有纸质文件。该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在使用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伏案工作,此时可将双脚放置于脚踏板上端,对脚踏板向下施力,脚踏板可压缩复位弹簧向下,此时脚部放松,内置底板上端的复位弹簧恢复原形将脚踏板和使用者双脚向上抬起,使用者脚部反复对脚踏板向下施力,可达到锻炼腿部肌肉的效果,避免长期伏案工作腿部肌肉萎缩的现象出现。

A test platform with folding structure for IOT software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
本技术涉及物联软件开发用测试平台
,具体为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物联软件开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物联软件开发时需要用到测试平台,用于工作人员长期伏案工作,应具有一定的调节结构,提升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感。市场上的物联软件开发用测试平台,大多为用于IT工作者伏案工作所用,平台不设置供使用者锻炼下肢的结构,使用者长期伏案工作,易出现腿部肌肉萎缩的现象,且平台不设置可折叠调节的置物板,使用者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置物板与桌板的相对角度,不能使用最舒适的姿势观看资料,平台的使用体验感较为一般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物联软件开发用测试平台,大多为用于IT工作者伏案工作所用,平台不设置供使用者锻炼下肢的结构,使用者长期伏案工作,易出现腿部肌肉萎缩的现象,且平台不设置可折叠调节的置物板,使用者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置物板与桌板的相对角度,不能使用最舒适的姿势观看资料,平台的使用体验感较为一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包括主体和折叠转动组件,所述主体内侧底部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且主体内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安置有内置抽屉,所述折叠转动组件设置于主体上端中部,且折叠转动组件上端安置有纸质文件,所述主体上端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轴承,且固定轴承外侧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焊接固定有转动杆,所述主体上端另一侧安置有防护垫。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内置底板、复位弹簧和脚踏板,所述内置底板上端焊接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上端焊接固定有脚踏板。优选的,所述脚踏板通过复位弹簧与内置底板构成弹性结构,且脚踏板之间关于内置底板的横向中心线呈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折叠转动组件包括下连接块、上连接块、转动轴、转动置物板、散热孔、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下连接块内侧设置有上连接块,且上连接块内侧贯穿设置有转动轴,所述上连接块上端焊接固定有转动置物板,且转动置物板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转动置物板上端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条,且转动置物板外侧焊接固定有第二限位条。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条关于转动置物板外侧呈纵向均匀分布,且转动置物板的右侧与纸质文件的左侧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通过旋转轴与固定轴承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轴承的横向中心线与防护垫的横向中心线相互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在使用者使用该测试平台工作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伏案工作,此时可将双脚放置于脚踏板上端,对脚踏板向下施力,脚踏板可压缩复位弹簧向下,此时脚部放松,内置底板上端的复位弹簧恢复原形将脚踏板和使用者双脚向上抬起,使用者脚部反复对脚踏板向下施力,可达到锻炼腿部肌肉的效果,避免长期伏案工作腿部肌肉萎缩的现象出现,提高使用该测试平台的功能性,使该测试平台设计更加人性化。2、本技术通过转动轴于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的转动,可将转动置物板转动至与主体形成合适角度,接着将转动杆通过旋转轴于固定轴承的转动,将转动杆转动至抵住第二限位条和转动置物板下端夹角处,此时转动杆、转动置物板和主体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角度,且通过此结构可调节转动置物板与主体的相对角度,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使用者在将纸质文件安置于转动置物板上进行观看时更加舒适。3、本技术在主体上端安置防护垫,可避免使用者手部与主体直接接触,出现汗湿粘连的现象,防护垫为海绵材质,可对使用者手部进行保护,使用者在使用该侧视平台时更加舒适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置物板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弹性伸缩组件;201、内置底板;202、复位弹簧;203、脚踏板;3、固定架;4、内置抽屉;5、折叠转动组件;501、下连接块;502、上连接块;503、转动轴;504、转动置物板;505、散热孔;506、第一限位条;507、第二限位条;6、纸质文件;7、固定轴承;8、旋转轴;9、转动杆;10、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包括主体1、弹性伸缩组件2、内置底板201、复位弹簧202、脚踏板203、固定架3、内置抽屉4、折叠转动组件5、下连接块501、上连接块502、转动轴503、转动置物板504、散热孔505、第一限位条506、第二限位条507、纸质文件6、固定轴承7、旋转轴8、转动杆9和防护垫10,主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2,弹性伸缩组件2包括内置底板201、复位弹簧202和脚踏板203,内置底板201上端焊接固定有复位弹簧202,且复位弹簧202上端焊接固定有脚踏板203,脚踏板203通过复位弹簧202与内置底板201构成弹性结构,且脚踏板203之间关于内置底板201的横向中心线呈对称结构,在使用者使用该测试平台工作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伏案工作,此时可将双脚放置于脚踏板203上端,对脚踏板203向下施力,脚踏板203可压缩复位弹簧202向下,此时脚部放松,内置底板201上端的复位弹簧202恢复原形将脚踏板203和使用者双脚向上抬起,使用者脚部反复对脚踏板203向下施力,可达到锻炼腿部肌肉的效果,避免长期伏案工作腿部肌肉萎缩的现象出现,提高使用该测试平台的功能性,使该测试平台设计更加人性化;主体1内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内侧安置有内置抽屉4,折叠转动组件5设置于主体1上端中部,且折叠转动组件5上端安置有纸质文件6,折叠转动组件5包括下连接块501、上连接块502、转动轴503、转动置物板504、散热孔505、第一限位条506和第二限位条507,下连接块501内侧设置有上连接块502,且上连接块502内侧贯穿设置有转动轴503,上连接块502上端焊接固定有转动置物板504,且转动置物板504内部开设有散热孔505,转动置物板504上端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条506,且转动置物板504外侧焊接固定有第二限位条507,第二限位条507关于转动置物板504外侧呈纵向均匀分布,且转动置物板504的右侧与纸质文件6的左侧紧密贴合,通过转动轴503于下连接块501和上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包括主体(1)和折叠转动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2),且主体(1)内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内侧安置有内置抽屉(4),所述折叠转动组件(5)设置于主体(1)上端中部,且折叠转动组件(5)上端安置有纸质文件(6),所述主体(1)上端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轴承(7),且固定轴承(7)外侧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一侧焊接固定有转动杆(9),所述主体(1)上端另一侧安置有防护垫(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包括主体(1)和折叠转动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2),且主体(1)内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内侧安置有内置抽屉(4),所述折叠转动组件(5)设置于主体(1)上端中部,且折叠转动组件(5)上端安置有纸质文件(6),所述主体(1)上端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轴承(7),且固定轴承(7)外侧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一侧焊接固定有转动杆(9),所述主体(1)上端另一侧安置有防护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2)包括内置底板(201)、复位弹簧(202)和脚踏板(203),所述内置底板(201)上端焊接固定有复位弹簧(202),且复位弹簧(202)上端焊接固定有脚踏板(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软件开发用具有折叠结构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203)通过复位弹簧(202)与内置底板(201)构成弹性结构,且脚踏板(203)之间关于内置底板(201)的横向中心线呈对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翼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星博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