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38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弹簧。它由外簧、内簧和拉钩构成,外簧由大径段、变径段和小径段构成,大径段的一端制作有拉钩,大径段的另一端制作有小径段,小径段通过变径段与大径段圆弧过渡连接,小径段内套装有内簧,内簧的一端与外簧的小径段螺纹连接,内簧的另一端延伸到外簧的外部,延伸到外簧外部的内簧端头制作有拉钩。该可调节弹簧由两个弹簧通过内外螺旋连接,具有弹力稳定和易于调整长度的特点,通过外簧和内簧的弹力即可拉紧工作部件,通过外簧和内簧的螺纹旋转来控制内簧进入外簧的深度,即可调节该弹簧的长度,解决了现有弹簧存有的弹力不稳定和难以调节长度的问题,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要。

Adjustable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弹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弹簧。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和装配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弹性装置来连接机械部件,例如在杀鱼机中,需要将杀鱼机中的活动平板拉紧,从而将待宰杀的鱼类夹持起来,便于进一步开展加工工作。以往的方法是使用橡皮圈将杀鱼机中的两个活动部件箍起来,但是杀鱼机中的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温容易使橡皮圈老化,导致橡皮圈弹性降低,甚至产生断裂,无法满足人们长期使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类型的设备逐渐使用拉伸弹簧来代替橡皮圈。传统弹簧其长度是固定的,当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间距时,传统的拉伸弹簧是不能调节长度的,只能采取更换不同长度的拉伸弹簧来满足需要,这就需要准备各种不同长度的拉簧,不仅操作使用麻烦,而且还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如果使用了规格不符合要求的拉伸弹簧,还容易造成机器出现故障,如在杀鱼机中会产生阻塞或者降低夹紧的效果。为了解决拉伸弹簧长度可调的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在弹簧的两端螺纹内安装带挂钩的调节杆,如公开号为“CN201820912258”,名称为“一种可调弹力拉簧”的专利技术,但该专利由于中间的弹簧本体没有固定,可以自由转动,其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向一侧的调节杆移动,使弹簧的工作长度发生变化,导致弹簧弹力也产生改变,使机器难以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个弹簧通过内外螺旋连接,弹力稳定,长度易于调整,以解决现有弹簧存有的弹力不稳定和长度难以调节问题的可调节弹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弹簧,它由外簧、内簧和拉钩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簧由大径段、变径段和小径段构成,大径段的一端制作有拉钩,大径段的另一端制作有小径段,小径段通过变径段与大径段圆弧过渡连接,小径段内套装有内簧,内簧的一端与外簧的小径段螺纹连接,内簧的另一端延伸到外簧的外部,延伸到外簧外部的内簧端头制作有拉钩。所述的外簧和内簧为拉伸弹簧。所述的外簧和内簧具有相同的旋向。所述的外簧和内簧的线径相等。所述的变径段呈喇叭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可调节弹簧具有两个弹簧通过内外螺旋连接,弹力稳定和易于调整长度的特点,通过外簧和内簧的弹力即可拉紧工作部件,通过外簧和内簧的螺纹旋转来控制内簧进入外簧的深度,即可调节该弹簧的长度,解决了现有弹簧存有的弹力不稳定和难以调节长度的问题,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外簧,2、内簧,3、拉钩,4、大径段,5、变径段,6、小径段。具体实施方式该可调节弹簧由外簧1、内簧2和拉钩3构成,外簧1由大径段4、变径段5和小径段6构成,大径段4的一端制作有拉钩3,拉钩3用来连接待拉紧的工作部件,大径段4的另一端制作有小径段6,小径段6通过变径段5与大径段4圆弧过渡连接,变径段5呈喇叭状,小径段6内套装有内簧2,内簧2和外簧1具有相同的旋向,内簧2的一端与外簧1的小径段6螺纹连接,内簧2的另一端延伸到外簧1的外部,延伸到外簧1外部的内簧2端头制作有拉钩3。外簧1和内簧2为相同材质制作的拉伸弹簧,且外簧1和内簧2的线径相等,由弹性系数公式:可知,由于外簧1和内簧2材质相同,因此外簧1和内簧2的刚性模数(G)相等,此外,外簧1和内簧2的线径(d)相等,因此在有效圈数(Nc)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外簧1的直径(Dm)大于内簧2的直径(Dm),因此外簧1相对于内簧2具有较小的弹性系数(k)。由于外簧1的大径段4和变径段5相对于小径段6具有更大的直径(Dm),而小径段6的直径(Dm)与内簧2的直径(Dm)接近,因此外簧1的大径段4和变径段5相对于小径段6具有较小的弹性系数(k),即该弹簧在工作中受到拉力作用时,外簧1的大径段4和变径段5产生明显形变,而外簧1的小径段6和内簧2则形变不明显,因此内簧2和外簧1的小径段6在工作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螺纹连接关系,不易因拉力而相互脱离。该可调节弹簧的工作过程为:根据安装需要确定弹簧所需的长度,然后将制作有拉钩3的内簧2旋进装有拉钩3的外簧1的小径段6,直到该弹簧的长度符合使用需要,即可停止旋转,然后通过拉钩3将该弹簧安装到两设备的间距之间,即可实现拉紧功能。该弹簧在工作中受到拉力作用时,外簧1的大径段4和变径段5在拉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外簧1的小径段6和内簧2则形变不明显,通过外簧1的大径段4和变径段5形变产生的弹力将连接的设备部件拉紧。由于外簧1和内簧2所连接的机器只产生振动,而不会发生相对旋转,因此外簧1和内簧2在工作过程中也不会产生相对旋转,从而保证可调节弹簧的长度和弹力的稳定。该可调节弹簧由两个弹簧通过内外螺旋连接,具有弹力稳定和易于调整长度的特点,通过外簧1和内簧2的螺纹旋转来控制内簧2进入外簧1的深度,即可调节该弹簧的长度,解决了现有弹簧存在的弹力不稳定和难以调节长度的问题,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弹簧,它由外簧(1)、内簧(2)和拉钩(3)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簧(1)由大径段(4)、变径段(5)和小径段(6)构成,大径段(4)的一端制作有拉钩(3),大径段(4)的另一端制作有小径段(6),小径段(6)通过变径段(5)与大径段(4)圆弧过渡连接,小径段(6)内套装有内簧(2),内簧(2)的一端与外簧(1)的小径段(6)螺纹连接,内簧(2)的另一端延伸到外簧(1)的外部,延伸到外簧(1)外部的内簧(2)端头制作有拉钩(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弹簧,它由外簧(1)、内簧(2)和拉钩(3)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簧(1)由大径段(4)、变径段(5)和小径段(6)构成,大径段(4)的一端制作有拉钩(3),大径段(4)的另一端制作有小径段(6),小径段(6)通过变径段(5)与大径段(4)圆弧过渡连接,小径段(6)内套装有内簧(2),内簧(2)的一端与外簧(1)的小径段(6)螺纹连接,内簧(2)的另一端延伸到外簧(1)的外部,延伸到外簧(1)外部的内簧(2)端头制作有拉钩(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谢娟杜开松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集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