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35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属于激光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载料盘的中部具有第一控制腔,载料盘上表面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控制腔外圈的载料口,第一控制腔内具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下端与气缸的推杆固定相连,每个下料口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包围套,包围套内侧具有一环形的压紧圈,压紧圈为中空结构,压紧圈与第一控制腔之间通过软管相连,载料盘的上端面具有向上伸出的阀体,阀体内具有第二控制腔和位于第二控制腔外侧的第三控制腔,第三控制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阀杆,阀杆与压合盘固定相连;压紧圈为橡胶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等优点。

A pressing mechanism of las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
本技术属于激光头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
技术介绍
DVD激光头是光驱的心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镜片和柱体状的激光头本体压合在一起,压合之前需要点胶和预定位。在压合过程中,需要将本体固定,为了提高效率,固定本体的方式一般采用夹具进行,机械手逐个加装至夹具上后,对其夹紧后进行逐个压合,效率较低,且压合之后需要松开夹具,工序较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一次性完成对激光头的夹持和压合。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本压合机构包括载料盘、压合盘和气缸,所述载料盘的中部具有第一控制腔,所述载料盘上表面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控制腔外圈的载料口,所述第一控制腔内具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气缸的推杆固定相连,每个下料口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包围套,所述包围套内侧具有一环形的压紧圈,所述压紧圈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紧圈与第一控制腔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所述载料盘的上端面具有向上伸出的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二控制腔和位于第二控制腔外侧的第三控制腔,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设在第二控制腔内的阀柱,所述第二控制腔和第三控制腔之间通开设在第二控制腔顶部侧壁上的溢流孔相通,所述第三控制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与所述压合盘固定相连;所述压紧圈为橡胶材质制成。气缸推动第一活塞上移,压缩第一控制腔,使第一压缩腔内压力增大,从而使压紧圈膨胀变形,受到位于压紧圈外侧的包围套的限制,压紧圈的形变作用在内侧,使插设在载料口内的激光头本体被夹紧,与此同时,阀柱上移,使第二控制腔内压力增大,驱使第二活塞下移,从而使压合盘下移靠近位于载料盘上激光头本体,对已经预定型的激光头本体进行压合作业。在整个过程中,气缸的作用,能够直接完成多激光头本体的夹持固定和压合,在气缸的推杆下移后,能够自动松开激光头本体,并使压合盘上移,以便于取出已经压合完成的激光头本体。包围套的截面呈弧度小于π的形状,对压紧圈向外侧形变过程中进行限位,使压紧圈形变过程中向载料口中部凸起,对激光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能够很好的避免激光头本体受损,且使激光头本体与载料口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轴度。在上述的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中,所述第一控制腔内具有套设在阀柱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压紧圈的压力,同时对气缸进行复位,提高可靠性和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激光头压合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激光头压合机构的截面图。图3是各包围套和压紧圈在载料盘上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是包围套和压紧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载料盘;2、压合盘;21、载料口;31、第一控制腔;32、第一活塞;33、包围套;34、压紧圈;35、第二控制腔;36、第三控制腔;37、阀柱;38、溢流孔;39、阀杆;4、复位弹簧;5、第二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压合机构包括载料盘1、压合盘2和气缸,载料盘1的中部具有第一控制腔31,载料盘1上表面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控制腔外圈的载料口21,第一控制腔31内具有第一活塞32,第一活塞32的下端与气缸的推杆固定相连,每个下料口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包围套33,包围套33内侧具有一环形的压紧圈34,压紧圈34为中空结构,压紧圈34与第一控制腔31之间通过软管相连,载料盘1的上端面具有向上伸出的阀体,阀体内具有第二控制腔35和位于第二控制腔35外侧的第三控制腔36,第一活塞3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设在第二控制腔35内的阀柱37,第二控制腔35和第三控制腔36之间通开设在第二控制腔35顶部侧壁上的溢流孔38相通,第三控制腔3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5,第二活塞5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阀杆39,阀杆39与压合盘2固定相连;压紧圈34为橡胶材质制成。气缸推动第一活塞32上移,压缩第一控制腔31,使第一压缩腔内压力增大,从而使压紧圈34膨胀变形,受到位于压紧圈34外侧的包围套33的限制,压紧圈34的形变作用在内侧,使插设在载料口21内的激光头本体被夹紧,与此同时,阀柱37上移,使第二控制腔35内压力增大,驱使第二活塞5下移,从而使压合盘2下移靠近位于载料盘1上激光头本体,对已经预定型的激光头本体进行压合作业。在整个过程中,气缸的作用,能够直接完成多激光头本体的夹持固定和压合,在气缸的推杆下移后,能够自动松开激光头本体,并使压合盘2上移,以便于取出已经压合完成的激光头本体。包围套33的截面呈弧度小于π的形状,对压紧圈34向外侧形变过程中进行限位,使压紧圈34形变过程中向载料口21中部凸起,对激光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能够很好的避免激光头本体受损,且使激光头本体与载料口21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轴度。第一控制腔31内具有套设在阀柱37上的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压紧圈34的压力,同时对气缸进行复位,提高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本压合机构包括载料盘(1)、压合盘(2)和气缸,所述载料盘(1)的中部具有第一控制腔(31),所述载料盘(1)上表面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控制腔外圈的载料口(21),所述第一控制腔(31)内具有第一活塞(32),所述第一活塞(32)的下端与所述气缸的推杆固定相连,每个下料口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包围套(33),所述包围套(33)内侧具有一环形的压紧圈(34),所述压紧圈(34)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紧圈(34)与第一控制腔(31)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所述载料盘(1)的上端面具有向上伸出的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二控制腔(35)和位于第二控制腔(35)外侧的第三控制腔(36),所述第一活塞(3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设在第二控制腔(35)内的阀柱(37),所述第二控制腔(35)和第三控制腔(36)之间通开设在第二控制腔(35)顶部侧壁上的溢流孔(38)相通,所述第三控制腔(3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5),所述第二活塞(5)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阀杆(39),所述阀杆(39)与所述压合盘(2)固定相连;所述压紧圈(34)为橡胶材质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头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本压合机构包括载料盘(1)、压合盘(2)和气缸,所述载料盘(1)的中部具有第一控制腔(31),所述载料盘(1)上表面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控制腔外圈的载料口(21),所述第一控制腔(31)内具有第一活塞(32),所述第一活塞(32)的下端与所述气缸的推杆固定相连,每个下料口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包围套(33),所述包围套(33)内侧具有一环形的压紧圈(34),所述压紧圈(34)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紧圈(34)与第一控制腔(31)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所述载料盘(1)的上端面具有向上伸出的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二控制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欧亚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