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08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包括内盒、面板、用于内盒和面板固定的两组卡扣组件;所述内盒包括底壳、位于底壳上方的上壳,所述上壳上设有上空心软管,所述底壳上设有下空心软管;所述内盒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内盒上设有绕线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对墙壁凹槽内打孔及无需清理凹槽内壁可直接固定在墙壁上,面板与内盒固定牢固且方便拆卸,并对多出的线头整理。

An intelligent winding device for wall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电器元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灯使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家居照明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如何轻松方便的控制每一盏灯具,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由于传统的墙壁开关,需要在墙壁凹槽内打孔用于固定开关内盒,面板与内盒固定多采用螺丝或卡扣,螺丝固定不美观及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卡扣固定难拆卸及多次拆卸后卡扣损坏,还存在固定内盒过程中,需要清理凹槽的内壁,确保内壁够平整;多数线头都有余量,内盒安装过程中线头都需要塞入内盒中,这样会造成线头对折造成破损及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无需对墙壁凹槽内打孔及无需清理凹槽内壁可直接固定在墙壁上,面板与内盒固定牢固且方便拆卸,并对多出的线头整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包括、内盒、用于内盒和面板固定的两组卡扣组件,所述内盒包括底壳、位于底壳上方的上壳、位于底壳下底面上的进线口、位于进线口边缘的绕线组件、用于上壳和底壳固定在墙壁凹槽内的两组固定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卡扣组件,使面板与内盒固定牢固且方便拆卸;通过绕线组件,对线头整理,避免线头对折造成破损,且整理后减少装线头用的空间;通过上壳和底壳及固定组件,达到无需对墙壁凹槽内打孔及无需清理凹槽内壁可直接固定在墙壁上。所述上壳包括上塑料壳体、位于上塑料壳体上表面上的多个上空心软管;所述上空心软管与墙壁凹槽的内壁接触,通过多个上空心软管,可根据接触内壁凹凸不平改变形状,相当于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后续内盒在固定过程中更为稳固。所述底壳包括下塑料壳体、位于下塑料壳体下表面上的多个下空心软管;所述下空心软管与墙壁凹槽的内壁接触,通过多个下空心软管,可根据接触内壁凹凸不平改变形状,相当于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后续内盒在固定过程中更为稳固。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环形分布进线口边缘的多个绕线柱、固定设于底壳上的卡线块;通过设置多个绕线柱,使线头绕在多个绕线柱上,避免线头对折,再通过卡线快对线头端部进行固定,避免绕好的线头松散。所述绕线柱为锥形设置,绕线柱与底壳接触的一端小于另一端;给绕好的线头向下的力,避免绕好的线头从绕线柱上端脱开。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于上壳上的弧形顶块、固定设于底壳上的滑轨、位于滑轨内两端的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分别设于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的螺杆、转动设于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一转杆、转动设于第二移动块上的第二转杆、用于连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短轴、转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一滑块、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的第二滑块、设于弧形顶块下方的弧形推块、设于弧形推块上的滑槽;所述螺杆一端正转螺纹,另一端为逆转螺纹;转动螺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相对运转,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移动,完成弧形推块的上升和下降,弧形推块推动弧形顶块上升和下降,完成上壳和底壳相对移动,最终完成内盒的固定;通过转动螺杆,使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相对移动,从而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通过短轴连接,从而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移动,使弧形推块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两端受力均匀,所述弧形推块推动弧形顶块上升和下降,增加接触面积和限位作用,使上壳和底壳位于同一竖直方向。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设于上壳侧壁上的插块、固定设于面板上的卡块、设于卡块上的波浪弹性件、设于波浪弹性件上下两端的伸缩杆、设于伸缩杆上用于卡住波浪弹性件的卡柱、套设与伸缩杆上的弹簧;盖面板时,插块把波浪弹性件分开,位于插块的上下两侧,伸缩杆向外移动,弹簧被拉长,卡柱顶柱波浪弹性件;通过插块和波浪弹性件的配合,可适应插块插入波浪弹性件的不同深度并起到固定作用,再通过伸缩杆及伸缩杆上设置的弹簧和卡柱,再次对波浪弹性件与插块之间的固定,使面板和内盒方便固定,及拆卸过程中不会造成波浪弹性件和插块的破损。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卡扣组件,使面板与内盒固定牢固且方便拆卸;通过绕线组件,对线头整理,避免线头对折造成破损,且整理后减少装线头用的空间;通过上壳和底壳及固定组件,达到无需对墙壁凹槽内打孔及无需清理凹槽内壁可直接固定在墙壁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图。图7为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包括面板1、内盒2、用于内盒和面板固定的两组卡扣组件3,所述内盒2包括底壳21、位于底壳上方的上壳22、位于底壳下底面上的进线口23、位于进线口边缘的绕线组件24、用于上壳和底壳固定在墙壁凹槽内的两组固定组件25;所述上壳包括上塑料壳体221、位于上塑料壳体上表面上的多个上空心软管222;所述底壳包括下塑料壳体211、位于下塑料壳体下表面上的多个下空心软管212。所述上壳内设有PCB线路板,并且所述面板上还设有用于触碰的玻璃面板,其中所述PCB线路板和玻璃面板为中国专利CN204376862U一种零火线智能触摸墙壁开关中的PCB线路板和玻璃面板,其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具体赘述。所述绕线组件24包括环形分布进线口边缘的多个绕线柱241、固定设于底壳上的卡线块242;所述绕线柱为锥形设置,绕线柱与底壳接触的一端小于另一端;所述绕线过程中绕于其中一个绕线柱外侧,再经过相邻的绕线柱内侧,使绕线过程中更为节省空间和紧凑,避免绕好的线头松散。所述固定组件25包括固定设于上壳上的弧形顶块251、固定设于底壳上的滑轨252、位于滑轨内两端的第一移动块253和第二移动块254、分别设于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的螺杆255、转动设于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一转杆256、转动设于第二移动块上的第二转杆257、用于连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短轴258、转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一滑块259、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的第二滑块2510、设于弧形顶块下方的弧形推块2520、设于弧形推块上的滑槽;所述螺杆一端正转螺纹,另一端为逆转螺纹;转动螺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相对运转,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移动,完成弧形推块的上升和下降,弧形推块推动弧形顶块上升和下降,完成上壳和底壳相对移动,最终完成内盒的固定所述卡扣组件3包括固定设于上壳侧壁上的插块31、固定设于面板上的卡块32、设于卡块上的波浪弹性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包括面板(1)、内盒(2)、用于内盒和面板固定的两组卡扣组件(3),所述内盒(2)包括底壳(21)、位于底壳上方的上壳(22)、位于底壳下底面上的进线口(23)、位于进线口边缘的绕线组件(24)、用于上壳和底壳固定在墙壁凹槽内的两组固定组件(25);所述固定组件(25)包括固定设于上壳上的弧形顶块(251)、固定设于底壳上的滑轨(252)、位于滑轨内两端的第一移动块(253)和第二移动块(254)、分别设于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的螺杆(255)、转动设于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一转杆(256)、转动设于第二移动块上的第二转杆(257)、用于连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短轴(258)、转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一滑块(259)、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的第二滑块(2510)、设于弧形顶块下方的弧形推块(2520)、设于弧形推块上的滑槽;所述螺杆一端正转螺纹,另一端为逆转螺纹;所述上壳包括上塑料壳体(221)、位于上塑料壳体上表面上的多个上空心软管(222);所述底壳包括下塑料壳体(211)、位于下塑料壳体下表面上的多个下空心软管(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壁开关的智能绕线装置,包括面板(1)、内盒(2)、用于内盒和面板固定的两组卡扣组件(3),所述内盒(2)包括底壳(21)、位于底壳上方的上壳(22)、位于底壳下底面上的进线口(23)、位于进线口边缘的绕线组件(24)、用于上壳和底壳固定在墙壁凹槽内的两组固定组件(25);所述固定组件(25)包括固定设于上壳上的弧形顶块(251)、固定设于底壳上的滑轨(252)、位于滑轨内两端的第一移动块(253)和第二移动块(254)、分别设于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的螺杆(255)、转动设于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一转杆(256)、转动设于第二移动块上的第二转杆(257)、用于连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短轴(258)、转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一滑块(259)、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的第二滑块(2510)、设于弧形顶块下方的弧形推块(2520)、设于弧形推块上的滑槽;所述螺杆一端正转螺纹,另一端为逆转螺纹;所述上壳包括上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峥嵘方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保龙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