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及其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721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对位平行布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可容纳飞行控制器的保护盒,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杆,所述光杆与所述顶板联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杆一一对应地同轴对位布置的限位套,所述光杆可轴向往复移动地同轴对位插装于所述限位套内;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各所述弹簧的刚度一致。该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能够大幅降低飞行控制器处的结构振动,优化减振效果,保证飞行控制器的稳定连续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Cross twin 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 and its flight controller damp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及其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配套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日趋复杂化,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性能要求更加稳定与高效。在机械工业和其他领域里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有害振动问题,这些问题常会引起巨大的损失,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振动问题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飞行器设计领域,特别涉及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控制其飞行的主要装置叫做飞行控制器,简称“飞控”。这是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完成起飞、空中飞行、执行任务以及返场回收等整个飞行过程的控制核心。飞控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包含众多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其中一个模块为加速度计模块,旨在检测飞控安装处的振动加速度值,如果超出飞控的承受能力,飞控便停止工作,会导致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无法执行任务,因此,如何有效抑制飞控处的结构振动,保证飞控稳定连续工作和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现有技术中针对减振和隔振的问题一般会采用在飞控等组件的必要位置处垫装橡胶垫、海绵等一些吸振材料,但这类材料的刚度与阻尼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减振和隔振效果不佳,设备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极低,制约了设备整体性能。因此,如何优化飞行控制器的减振效果,保证飞行控制器的稳定连续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该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能够大幅降低飞行控制器处的结构振动,优化减振效果,保证飞行控制器的稳定连续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对位平行布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可容纳飞行控制器的保护盒,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杆,所述光杆与所述顶板联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杆一一对应地同轴对位布置的限位套,所述光杆可轴向往复移动地同轴对位插装于所述限位套内;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各所述弹簧的刚度一致。优选地,各所述弹簧沿所述顶板的周向依次均布。优选地,各所述光杆沿所述顶板的周向依次均布。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可拆装地连接有若干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具有插槽,各所述光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地同轴过盈插装于各所述插槽内。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两个相互紧密贴合并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顶板底部的支座,两所述支座的贴合面上分别具有半圆槽,两所述半圆槽对位扣合形成所述插槽。优选地,所述限位套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限位套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底板且所述环形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抵接。优选地,所述环形挡板通过螺栓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底板上。优选地,所述保护盒的侧部具有可容纳飞行控制器通过的开口,飞行控制器通过螺栓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保护盒内。优选地,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为铝制件、钢制件碳纤维材料制件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飞行控制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飞行控制器配合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所述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装配运行过程中,通过限位套与光杆间的同轴对位配合,限制了顶板与底板及各相关组件水平方向的两个平动自由度和三个转动自由度,使上述顶板、底板及各相关组件只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同时,通过光杆沿限位套往复移动过程中各弹簧的伸缩作业,实现了对顶板与底板间接近或远离时形成的竖直方向振动的高效减振,且各弹簧的刚度一致,阻尼控制精确,能够显著优化传递至飞行控制器处的竖直振动的减振效果,从而大幅降低飞行控制器处的结构振动,保证飞行控制器能够稳定连续运行,进而使所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整体飞行过程更加平稳可控,保证飞行任务的高效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各所述弹簧沿所述顶板的周向依次均布。该种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结构,能够进一步优化各弹簧处的缓冲减振效果和伸缩阻尼控制精度,从而使飞行控制器处的结构振动抑制效果得以进一步优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1-顶板、12-底板、13-光杆、14-限位套、141-环形挡板、15-弹簧、16-基座、161-支座、21-飞行控制器、211-保护盒、212-开口。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该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能够大幅降低飞行控制器处的结构振动,优化减振效果,保证飞行控制器的稳定连续工作;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对位平行布置的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的顶面设置有可容纳飞行控制器21的保护盒211,顶板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杆13,光杆13与顶板11联动;底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与光杆13一一对应地同轴对位布置的限位套14,光杆13可轴向往复移动地同轴对位插装于限位套14内;顶板11的底部与底板1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15,各弹簧15的刚度一致。其装配运行过程中,通过限位套14与光杆13间的同轴对位配合,有效限制了顶板11与底板12及各相关组件水平方向的两个平动自由度和三个转动自由度,使上述顶板11、底板12及各相关组件只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同时,通过光杆13沿限位套14往复移动过程中各弹簧15的伸缩作业,实现了对顶板11与底板12间接近或远离时形成的竖直方向振动的高效减振,且各弹簧15的刚度一致,阻尼控制精确,能够显著优化传递至飞行控制器21处的竖直振动的减振效果,从而大幅降低飞行控制器21处的结构振动,保证飞行控制器21能够稳定连续运行,进而使所述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整体飞行过程更加平稳可控,保证飞行任务的高效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实际装配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弹簧15的减振效果和形变缓冲控制精度,可以在顶板11、底板12或其他相关配件处增设配重块,配重块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对位平行布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可容纳飞行控制器的保护盒,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杆,所述光杆与所述顶板联动;/n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杆一一对应地同轴对位布置的限位套,所述光杆可轴向往复移动地同轴对位插装于所述限位套内;/n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各所述弹簧的刚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对位平行布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可容纳飞行控制器的保护盒,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光杆,所述光杆与所述顶板联动;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光杆一一对应地同轴对位布置的限位套,所述光杆可轴向往复移动地同轴对位插装于所述限位套内;
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各所述弹簧的刚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簧沿所述顶板的周向依次均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杆沿所述顶板的周向依次均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可拆装地连接有若干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具有插槽,各所述光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地同轴过盈插装于各所述插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控制器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阳王贤宇印明威海日汗包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