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628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33
本公开提供一种滑板,包括板体、前侧转向装置及后侧转向装置;板体具有长轴,前侧转向装置及后侧转向装置沿长轴分别设置于板体底面的前段与后段,且前侧转向装置及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前侧转向装置或后侧转向装置具有轮座及轮架,轮座绕前高后低倾斜的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板体底面,轮架沿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轮座,轮座与轮架抵接处界定出抵接面,于长轴的方向,旋转轴向通过抵接面的位置位于主轴通过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板,尤其涉及一种前后分别具有两个轮的四轮滑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滑板结构,例如公开号WO03/092831A1的结构,其包含有一前踏板及一后踏板,前、后踏板可供使用者通过体重或脚力的方式绕前后方向的轴心互为相反方向地弹性扭转变形,通过驱动踏板底面的脚轮向前滚动。然而,该专利所记载的滑板的前后脚轮均是单轮结构,因此操作稳定性并不佳,对于初学者及将滑板使用于在路况不佳的路面时,容易有意外发生的风险。因此,公告号US6547262B1揭示了一种具有四轮的滑板,其操作稳定性虽有改善,但此专利的滑板的轭构件(该案标号6)的悬吊部(该案标号7)仅通过中心销(该案标号10)加以连结固接于滑板本体(该案标号1)上,因此其滚轮(该案标号2)可相对于滑板本体(该案标号1)偏转枢摆的范围较小,操控的顺畅性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滑板,其能有效改善滑板操控的稳定性及顺畅性,具有优选的使用者体验。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滑板,其包含有一板体、一前侧转向装置及一后侧转向装置。该板体具有一长轴,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沿该长轴分别设置于该板体底面的前侧与后侧,且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该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该前侧转向装置或该后侧转向装置具有一轮座及一轮架,该轮座绕一前高后低倾斜的一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该板体底面,该轮架沿一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该轮座,该轮座与该轮架抵接处界定出一抵接面,于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根据前述的结构,当该使用者使用该滑板时,首先使用者利用自身的体重转移或双脚脚力的驱动让该板体绕该长轴进行相反方向地扭转变形,由于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因此滑板具有较佳的操控稳定性。再者,由于在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因此该板体会先将使用者给予的作用力传递至该轮座,以驱使该轮座相对该板体进行旋转,接着该轮座才会再驱使该轮架相对该轮座进行偏摆或旋转,由于该轮座会先受到驱动旋转后,该轮架才会进行偏摆或旋转,因此能避免使用者的力量先被轮架给抵销,再加上,该轮座及该轮架均可相对该板体进行旋转,因此滑板在行进的操控顺畅性能具有优选的表现。可选地,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可选地,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差位于15度至30度之间。可选地,该轮架与该轮座间设有一避震件,用于提供该轮架相对于该轮座的旋转或偏摆作动。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滑板,除具有前述的特征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该滑板包含有一复位单元,该复位单元设置于该板体及该轮座之间,用以提供该轮座相对于该板体旋转时的恢复力。可选地,该轮座包含有一上盖及一本体,该本体及该上盖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复位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可选地,该复位单元包含有一弹簧外盖及一复位弹簧,该弹簧外盖固接于该板体底面并具有一朝该旋转轴向延伸的挡止部,该复位弹簧具有朝该旋转轴向的径向延伸的两个凸杆,该挡止部位于该两个凸杆之间。可选地,该上盖具有一朝该旋转轴向延伸的推抵部,该推抵部位于该两个凸杆之间。有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滑板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专利
中普通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以下现以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滑板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滑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前侧转向装置的放大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后侧转向装置的放大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前侧转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后侧转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前侧转向装置的剖面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后侧转向装置的剖面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主要显示复位单元的立体图。图10类同于图9,主要显示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符号说明】1-滑板;10-板体;12-前踏板;14-后踏板;16-转向轴承;18-转向轴承;20-前侧转向装置;22-前轮座;222-上盖;224-本体;226-前抵接面;228-枢轴环;24-前轮架;242-车轴;244-枢轴;26-前主销;262-前销杆;264-上避震件;266-下避震件;268-前主轴;28-前轮;40-后侧转向装置;42-后轮座;422-上盖;424-本体;426-后抵接面;428-枢轴环;429-容置空间;43-推抵部;44-后轮架;442-车轴;444-枢轴;46-后主销;462-后销杆;464-上避震件;466-下避震件;468-后主轴;48-后轮;50-前转向轴杆;52-第二旋转轴向;60-后转向轴杆;62-第一旋转轴向;70-复位单元;72-弹簧外盖;722-凸部;724-挡止部;74-复位弹簧;742-凸杆;76-锁固件;78-锁固件;X-X′-长轴;X1,X2,X3,X4-位置;θ1-第一夹角;θ2-第二夹角;θ3-第三夹角;θ4-第四夹角。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特征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结构、用途以及其应用。说明内容使用的用语皆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例示性描述用语,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前”、“上”、“下”、“后”、“左”、“右”、“顶”、“底”、“内”,以及“外”等方向性形容用语,也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性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范围的用意。再者,如同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中所使用单数形式的“一”、“一个”以及“该”等数量词都包括多个的涵义。因此,例如对“一元件”的说明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元件,而且包括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等同替换。在类似状况下所使用的所有连接词也应当理解为最宽广的意义,说明内容中所描述的特定形状以及结构特征或技术用语同样应被理解为包括特定结构或技术用语所能达成的功能的等同替换结构或技术用语。请先参阅各附图,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的滑板1包含有一板体10、一前侧转向装置20及一后侧转向装置4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该板体10由具弹性的材料所制成,该材料可选用但不限于树脂或与树脂混合的复合材料等。该板体10概呈一长板状且具有一长轴X-X′,于本实施例中,该板体10大致可分为一前踏板12及一后踏板14连接于该前踏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板体、一前侧转向装置及一后侧转向装置;/n该板体具有一长轴,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沿该长轴分别设置于该板体底面的前段与后段,且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该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n该前侧转向装置或该后侧转向装置具有一轮座及一轮架,该轮座绕一前高后低倾斜的一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该板体底面,该轮架沿一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该轮座,该轮座与该轮架抵接处界定出一抵接面,于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体、一前侧转向装置及一后侧转向装置;
该板体具有一长轴,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沿该长轴分别设置于该板体底面的前段与后段,且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该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
该前侧转向装置或该后侧转向装置具有一轮座及一轮架,该轮座绕一前高后低倾斜的一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该板体底面,该轮架沿一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该轮座,该轮座与该轮架抵接处界定出一抵接面,于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差位于15度至30度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河
申请(专利权)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