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94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框架,所述稳定框架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稳定框架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移动箱体、升降移动单元和水平移动单元,所述移动箱体内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通过固定板安装有叉尺,所述水平移动单元与所述移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单元贯穿所述移动箱体的顶部与安装板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实现了玻璃清洗上料的全自动化,而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feeding structure of glass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自动上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玻璃清洗机是玻璃在制镜、真空镀膜、钢化、热弯、中空玻璃合片等深加工工艺前工序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干燥处理的专用设备。玻璃清洗机主要由传动系统、刷洗、清水冲洗、纯水冲洗、冷、热风干、电控系统等组成。根据用户需要,中大型玻璃清洗机还配有手动(气动)玻璃翻转小车和检验光源等系统。在现有的玻璃清洗机的结构中,都是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玻璃抬到玻璃清洗机的工作台面上,但是,由于清洗机的台面高度较高,这种结构的设计,机械化程度不高,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导致工作效率底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框架,所述稳定框架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稳定框架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移动箱体、升降移动单元和水平移动单元,所述移动箱体内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通过固定板安装有叉尺,所述水平移动单元与所述移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单元贯穿所述移动箱体的顶部与安装板顶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移动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顶端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杆贯穿所述移动箱体顶端延伸至所述移动箱体内,与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箱体的前端面上,沿所述移动箱体的垂直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板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与固定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叉尺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叉尺的顶端通过旋转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背面的固定座和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右侧的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座和驱动电机的顶端分别提供转轴连接有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框架的一侧通过连杆对称固定有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之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朝向所述移动箱体的一侧设有啮齿,所述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啮齿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的下方,两跟所述立柱之间固定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上端面,沿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移动箱体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可左右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主要通过第一输送单元的作用,将玻璃输送到稳定框架一侧,并且推送到叉尺上,在通过升降移动单元将玻璃上升到与清洗机工作台齐平的位置后,在通过水平移动单元,在玻璃移送到工作台上,清洗机工作台上的输送辊会将玻璃拉倒工作台上,从而实现了玻璃清洗上料的全自动化,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箱体与升降移动单元和水平移动单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洗单元;2-稳定框架;3-第一输送单元;4-第二输送单元;4a-移动箱体;4a-1-第一滑槽;4b-立柱;4c-滑轮;41-升降移动单元;41a-液压油缸;41b-液压杆;41c-安装板;41d-连接杆;41e-固定板;41e-1-安装槽;41e-2-旋转螺栓;41f-叉尺;42-水平移动单元;42a-固定座;42a-1-从动齿轮;42b-驱动电机;42b-1-主动齿轮;42c-第一横梁;42c-1-啮齿;42d-第二横梁;42d-1-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包括清洗单元1,所述清洗单元1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框架2,所述稳定框架2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单元3,所述稳定框架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输送单元4,所述第二输送单元4包括移动箱体4a、升降移动单元41和水平移动单元42,所述移动箱体4a内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41c,所述安装板41c上通过固定板41e安装有叉尺41f,所述水平移动单元42与所述移动箱体4a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单元41贯穿所述移动箱体4a的顶部与安装板41c顶端连接。请参照附图2-3,所述升降移动单元41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4a顶端的液压油缸41a,所述液压油缸41a的液压杆41b贯穿所述移动箱体4a顶端延伸至所述移动箱体4a内,与所述安装板41c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箱体4a的作用,不仅实现了升降移动单元41和水平移动单元42的定位,同时,也能够为升降组件提供安装位置。请参照附图1-2,所述移动箱体4a的前端面上,沿所述移动箱体4a的垂直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4a-1,所述安装板41c通过两个连接杆41d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一滑槽4a-1与固定板41e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一滑槽4a-1的作用,从而可实现移动箱体4a通过连接杆41d带动固定板41e上下移动的目的。请参照附图3,所述固定板41e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41e-1,所述叉尺41f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41e-1内,且所述叉尺41f的顶端通过旋转螺栓41e-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槽41e-1的作用,能够为叉尺41f的固定提供基础;同时,通过旋转螺栓41e-2的作用,能够在叉尺41f确定位置后,将叉尺41f固定,防止叉尺41f的晃动。请参照附图1-2,所述水平移动单元42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4a背面的固定座42a和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4a右侧的驱动电机42b,所述固定座42a和驱动电机42b的顶端分别提供转轴连接有从动齿轮42a-1和驱动齿轮42b-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包括清洗单元(1),所述清洗单元(1)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框架(2)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单元(3),所述稳定框架(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输送单元(4),所述第二输送单元(4)包括移动箱体(4a)、升降移动单元(41)和水平移动单元(42),所述移动箱体(4a)内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41c),所述安装板(41c)上通过固定板(41e)安装有叉尺(41f),所述水平移动单元(42)与所述移动箱体(4a)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单元(41)贯穿所述移动箱体(4a)的顶部与安装板(41c)顶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包括清洗单元(1),所述清洗单元(1)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框架(2)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输送单元(3),所述稳定框架(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输送单元(4),所述第二输送单元(4)包括移动箱体(4a)、升降移动单元(41)和水平移动单元(42),所述移动箱体(4a)内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41c),所述安装板(41c)上通过固定板(41e)安装有叉尺(41f),所述水平移动单元(42)与所述移动箱体(4a)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单元(41)贯穿所述移动箱体(4a)的顶部与安装板(41c)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移动单元(41)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箱体(4a)顶端的液压油缸(41a),所述液压油缸(41a)的液压杆(41b)贯穿所述移动箱体(4a)顶端延伸至所述移动箱体(4a)内,与所述安装板(41c)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体(4a)的前端面上,沿所述移动箱体(4a)的垂直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4a-1),所述安装板(41c)通过两个连接杆(41d)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一滑槽(4a-1)与固定板(41e)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清洗装置的自动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杨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东方鑫盛玻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