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后压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68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传送后压覆装置,属于包装设备领域,包括对称设置在薄膜包装机两侧的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平移凸轮、驱动杆、连接杆和夹紧块,平移凸轮设在薄膜包装机的固定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驱动杆的下端铰接在固定架上,驱动杆的中部设有与平移凸轮配合的曲线滚轮轴承,驱动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夹紧块,夹紧块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夹紧块上设有对待包装盒固定夹持的夹紧板,驱动杆的下端设有保证曲线滚轮轴承与平移凸轮贴合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力采用机械式传动,将平移凸轮的转动转变为夹持板的水平运动,动作精度高,稳定可靠。

Post conveyo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送后压覆装置
本技术属于包装设备领域,涉及传送后压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盒装的产品在实际运输前,为了密封性或者防水性,会在外面再包装一层薄膜,更加美观,防潮性也更好,像香烟盒或者药盒,以及化妆品等产品,外表均设置有包装膜,在实际包装的过程中,产品在不断递送的过程中,完成六个面的包装和压覆,在覆膜的过程中可采用传输带进行传输,覆膜完成后在转运到运输带进行打包或者下一个工序,从包装环节到打包环节的过程中,需要对待包装盒进行定位,膜的裁切后再进行转运,在转运的过程中涉及到薄膜的折叠抿角,按照薄膜安装设定的顺序进行折叠,薄膜折叠的质量直接影响包装的质量,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传送后压覆装置,动力采用机械式传动,将平移凸轮的转动转变为夹持板的水平运动,动作精度高,稳定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传送后压覆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薄膜包装机两侧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平移凸轮、驱动杆、连接杆和夹紧块,所述平移凸轮设在薄膜包装机的固定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铰接在固定架上,驱动杆的中部设有与平移凸轮配合的曲线滚轮轴承,所述驱动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对待包装盒固定夹持的夹紧板,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有保证曲线滚轮轴承与平移凸轮贴合的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中间的固定体和设在所述固定体两端的端部轴承节,所述端部轴承节与所述固定体均螺纹连接,端部轴承节与驱动杆和夹紧块均为铰接结构,所述固定体为正多面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板竖直设置,对称设置的夹紧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待包装盒的长度,所述夹紧板与所述夹紧块之间设有调整板,所述夹紧块与固定架通过线轨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调整板的一端通过长条孔与夹紧块固定,另一端固设夹紧板,所述夹紧板设在成型板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孔纵向的中心线垂直于薄膜包装机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夹紧板的四角设有避位圆角。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调整板的一端设在所述限位槽内且二者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槽纵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长条孔纵向的中心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与所述平移凸轮同轴设置的有从动带轮和手动调节链轮,所述从动带轮通过电机和带轮结构驱动旋转,所述手动调节链轮通过链条和主动链轮配合设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手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设在固定座上且二者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长条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纵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长条孔纵向的中心线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上设有第一定位孔,薄膜包装机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复位弹簧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平移凸轮,通过平移凸轮的转动实现对夹紧块水平方向的移动,此为纯机械式传动方式,性能稳定可靠,不受气源稳定性的影响,后续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也低,通过平移凸轮外轮廓的高点和低点,对曲线滚轮轴承进行驱动,实现驱动杆上端的水平位移,进而实现夹紧块的水平位置,夹紧板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对覆膜后的包装盒实现端面的后压覆,将后端的薄膜向前压覆完成,完成端面的由后到前的抿角动作;2、设置此结构的连接杆,调节中间的固定体,即可实现长度的变长和变短动作,方便连接和固定,弥补加工误差,提升组装效率;3、长条孔纵向的中心线垂直于薄膜包装机的传送方向设置,实现了夹紧板相对宽度的调整,适用于对不同规格包装盒的后压覆抿角动作,夹紧板的四角设有避位圆角,避免对包装盒的外观造成刮蹭,提升产品的合格率;4、设置限位槽后,在实际安装的时候,调整板可快速的放入到夹紧块内,且精度高,提升组装效果和定位的精准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传送后压覆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部详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B部详图;图4是本技术传送后压覆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C部详图。附图标记:11、平移凸轮;12、驱动杆;121、曲线滚轮轴承;122、第一定位柱;13、连接杆;131、固定体;132、端部轴承节;14、夹紧块;141、限位槽;15、调整板;151、长条孔;16、夹紧板;161、避位圆角;17、从动带轮;18、手动调节链轮;181、固定座;182、手轮;183、主动链轮;19、复位弹簧;191、第二定位柱;10、成型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为传送后压覆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薄膜包装机两侧的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平移凸轮11、驱动杆12、连接杆13和夹紧块14,平移凸轮11设在薄膜包装机的固定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驱动杆12的下端铰接在固定架上,驱动杆12的中部设有与平移凸轮11配合的曲线滚轮轴承121,驱动杆12的上端铰接连接杆13的一端,连接杆13的另一端铰接夹紧块14,夹紧块14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夹紧块14上设有对待包装盒固定夹持的夹紧板16,驱动杆12的下端设有保证曲线滚轮轴承121与平移凸轮11贴合的复位弹簧19,驱动杆12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柱122,第一定位柱122上设有第一定位孔,薄膜包装机上设有第二定位柱191,第二定位柱191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复位弹簧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传送后压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薄膜包装机两侧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平移凸轮、驱动杆、连接杆和夹紧块,所述平移凸轮设在薄膜包装机的固定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铰接在固定架上,驱动杆的中部设有与平移凸轮配合的曲线滚轮轴承,所述驱动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对待包装盒固定夹持的夹紧板,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有保证曲线滚轮轴承与平移凸轮贴合的复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传送后压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薄膜包装机两侧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平移凸轮、驱动杆、连接杆和夹紧块,所述平移凸轮设在薄膜包装机的固定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铰接在固定架上,驱动杆的中部设有与平移凸轮配合的曲线滚轮轴承,所述驱动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对待包装盒固定夹持的夹紧板,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有保证曲线滚轮轴承与平移凸轮贴合的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后压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中间的固定体和设在所述固定体两端的端部轴承节,所述端部轴承节与所述固定体均螺纹连接,端部轴承节与驱动杆和夹紧块均为铰接结构,所述固定体为正多面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后压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竖直设置,对称设置的夹紧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待包装盒的长度,所述夹紧板与所述夹紧块之间设有调整板,所述夹紧块与固定架通过线轨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调整板的一端通过长条孔与夹紧块固定,另一端固设夹紧板,所述夹紧板设在成型板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存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