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物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758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展示平台、投射板、电机、成像传输机,所述成像机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上设有展示平台,展示平台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所述成像机体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投射板与滑槽连接,成像机体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电机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一端与电机的连轴器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投射板连接,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成像传输机通过线路与投射板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上,成像机体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电机带动投射板上下移动,从而使文物成像大小改变。

A cultural relic ima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物成像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物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文物兼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是我们打开通往古代社会大门的钥匙,文物作为历史形象的物质载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利用文物成像系统能将文物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而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物成像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展示平台、投射板、电机、成像传输机,所述成像机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上设有展示平台,展示平台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所述成像机体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投射板与滑槽连接,成像机体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电机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一端与电机的连轴器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投射板连接,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成像传输机通过线路与投射板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上,成像机体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多个警示杆固定在地面上。优选的,所述投射板上开设有供电缆通过的圆孔,电缆经圆孔与投射板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投射板一侧焊接有插接杆,插接杆与套筒连接,套筒通过螺钉与滑块连接,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有齿槽,齿槽与链条啮合,套筒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沿套筒圆心等角度分布,插接杆上安装有阻挡杆,阻挡杆与第一插槽连接从而使插接杆固定在套筒内。优选的,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四个第二插槽,四个第二插槽沿插接杆的圆心等角度分布,阻挡杆与第二插槽连接,且阻挡杆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插槽外部。优选的,所述警示杆的表面涂抹有荧光粉。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具有正、反转的步进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警示杆能对成像机体进行保护避免非操作人员对成像机体造成损坏;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投射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改变投射板的高度从而使文物成像的大小根据需要改变;套筒、插接杆的设计能将投射板进行快速安装、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文物成像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文物成像系统的投射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文物成像系统的插接杆与套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文物成像系统的插接杆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1、展示平台2、投射板3、电机4、成像传输机7,所述成像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1上设有展示平台2,展示平台2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3,所述成像机体1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5,投射板3与滑槽5连接,成像机体1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4,电机4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6一端与电机4的连轴器连接,链条6的另一端与投射板3连接,在电机4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3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1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7,成像传输机7通过线路与投射板3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7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2上,成像机体1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8,多个警示杆8固定在地面上,警示杆的表面涂抹有荧光粉,投射板3上开设有供电缆通过的圆孔12,电缆经圆孔12与投射板3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投射板3一侧焊接有插接杆11,插接杆11与套筒10连接,套筒10通过螺钉与滑块9连接,滑块9与滑槽5滑动连接,套筒10的外表面设有齿槽14,齿槽14与链条6啮合,套筒10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插槽13,第一插槽13沿套筒10圆心等角度分布,插接杆11上安装有阻挡杆15,阻挡杆15与第一插槽13连接从而使插接杆11固定在套筒10内,插接杆11上开设有四个第二插槽16,四个第二插槽16沿插接杆11的圆心等角度分布,阻挡杆15与第二插槽16连接,且阻挡杆15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插槽16外部。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1)、展示平台(2)、投射板(3)、电机(4)、成像传输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1)上设有展示平台(2),展示平台(2)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3),所述成像机体(1)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5),投射板(3)与滑槽(5)连接,成像机体(1)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4),电机(4)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6)一端与电机(4)的连轴器连接,链条(6)的另一端与投射板(3)连接,在电机(4)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3)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1)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7),成像传输机(7)通过线路与投射板(3)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7)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2)上,成像机体(1)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8),多个警示杆(8)固定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机体(1)、展示平台(2)、投射板(3)、电机(4)、成像传输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成像机体(1)上设有展示平台(2),展示平台(2)的垂直线上设有投射板(3),所述成像机体(1)的后背板上开设有滑槽(5),投射板(3)与滑槽(5)连接,成像机体(1)的顶部设有螺栓固定的电机(4),电机(4)的转轴与连轴器连接,链条(6)一端与电机(4)的连轴器连接,链条(6)的另一端与投射板(3)连接,在电机(4)的作用下能带动投射板(3)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成像机体(1)一侧设有成像传输机(7),成像传输机(7)通过线路与投射板(3)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通过成像传输机(7)将文物成像在展示平台(2)上,成像机体(1)的前部设有多个警示杆(8),多个警示杆(8)固定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板(3)上开设有供电缆通过的圆孔(12),电缆经圆孔(12)与投射板(3)底部的投影摄像头连接,投射板(3)一侧焊接有插接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