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99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内侧的相对于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胶垫,所述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垫,所述检测仪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藏入槽,所述藏入槽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底盘,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放置硬化膜处的底板不易刮碰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整体在使用时不易倾倒,更为全面。

A testing device for light transmittance of hardened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透光率检测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透光率测试装置即透光率仪,透光率仪的应用范围:汽车制造与检测、玻璃制品、航空航天等待业的现场测量;眼镜、太阳镜、防晒保护膜的透光率测量,塑料制品的透光率测量,透明或半透明材料透光率测量,硬化膜为一种硬质塑料膜,质地较硬,在检测时置于检测口时易使检测口处的底板受到损害,减少使用寿命;其次为便于携带将整体制作呈扁盒状,但为后续的放置带来不利影响,放置时容易倾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内侧的相对于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胶垫,所述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垫,所述检测仪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藏入槽,所述藏入槽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底盘,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条。优选的,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显示屏呈等距排布,所述检测仪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检测仪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供电接口,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口与供电接口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口与显示屏的输入端口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均与检测仪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空隙。优选的,所述底板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外表面与检测仪主体的内侧外表面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胶垫与底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胶垫与底板以及检测仪主体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上端与藏入槽的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限位底盘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与转轴同轴设立,所述转动柱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条与转动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活动卡于藏入槽的内侧,所述转动柱、支撑条与藏入槽的数量均为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胶垫与第二胶垫,同时底板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在硬化膜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时,下端与第一胶垫相接触,第一胶垫起到保护底板的作用,第一胶垫受力挤压底板,底板再挤压第二胶垫,第一胶垫与第二胶垫共同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而第一胶垫与第二胶垫之间的底板增加了整体的强度,防止第一胶垫与第二胶垫过度变形而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藏入槽、转动柱、转轴与支撑条,确保整体呈扁盒状,易于携带,将支撑条沿转动柱转动,转动柱沿转轴转动,直至将位于前后方的支撑条均转动九十度左右后,对检测仪主体的底部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以确保稳固放置,整体在使用时不易倾倒,更为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的底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的转动柱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的底板处的剖视图。图中:1、检测仪主体;2、显示屏;3、控制开关;4、供电接口;5、第一侧板;6、第二侧板;7、底板;8、第一胶垫;9、第二胶垫;10、藏入槽;11、转动柱;12、转轴;13、限位底盘;14、支撑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1,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5,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的相对于第一侧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6,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的下端设置有底板7,底板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胶垫8,底板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垫9,检测仪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藏入槽10,藏入槽10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11,转动柱1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底盘13,转动柱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条14。检测仪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数量为三组,便于使用者观察检测结果,显示屏2呈等距排布,检测仪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用以控制检测的开始与结束,检测仪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控制开关3的下方设置有供电接口4,便于提供电力,控制开关3的输入端口与供电接口4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控制开关3的输出端口与显示屏2的输入端口电性连接,检测仪主体1的型号为NS15A;第一侧板5以及第二侧板6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侧板5以及第二侧板6均与检测仪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确保第一侧板5以及第二侧板6的稳固,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用以保护检测仪主体1不受刮碰损害,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之间设置有空隙,以便于硬化膜的卡入;底板7与第一侧板5以及第二侧板6之间均为活动连接,确保底板7可以略微上下移动,底板7的两侧外表面与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之间均为活动连接,第一胶垫8与底板7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胶垫9与底板7以及检测仪主体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防止底板7的脱离;转轴12的上端与藏入槽10的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确保转轴12的稳固,转轴12与限位底盘13之间为固定连接,限位底盘13防止转动柱11从下方脱离转轴12,转动柱11与转轴12同轴设立,转动柱11与转轴12之间为活动连接,确保转动柱11可以沿转轴12转动;支撑条14与转动柱11之间为固定连接,确保支撑条14可以带动转动柱11共同转动,支撑条14活动卡于藏入槽10的内侧,转动柱11、支撑条14与藏入槽10的数量均为两组,使检测仪主体1的前后方均能受到支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插头插入供电接口4,借由控制开关3开启,通过显示屏2进行观察,使用者将硬化膜放置于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之间时,下端与第一胶垫8相接触,第一胶垫8起到保护底板7的作用,第一胶垫8受力挤压底板7,底板7再挤压第二胶垫9,第一胶垫8与第二胶垫9共同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而第一胶垫8与第二胶垫9之间的底板7增加了整体的强度,防止第一胶垫8与第二胶垫9过度变形而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整体呈扁盒状,易于使用者携带,使用者将支撑条14沿转动柱11转动,转动柱11沿转轴12转动,直至将位于前后方的支撑条14均转动九十度左右后,对检测仪主体1的底部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以确保稳固放置,整体在使用时不易倾倒,更为全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5),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的相对于第一侧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的下端设置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胶垫(8),所述底板(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垫(9),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藏入槽(10),所述藏入槽(10)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11),所述转动柱(1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底盘(13),所述转动柱(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5),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内侧的相对于第一侧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的下端设置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胶垫(8),所述底板(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胶垫(9),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藏入槽(10),所述藏入槽(10)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柱(11),所述转动柱(1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底盘(13),所述转动柱(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化膜透光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显示屏(2)呈等距排布,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控制开关(3)的下方设置有供电接口(4),所述控制开关(3)的输入端口与供电接口(4)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3)的输出端口与显示屏(2)的输入端口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博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