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罐式组合热源机,具有并排设置在单一的罐体内的一对燃烧器、并排设置在罐体上部的一对热交换器、以及将罐体内的空间划分成2个燃烧室的隔离壁,而且,使来自燃烧鼓风机的燃烧用空气经由在罐体下部形成的供气室而供给两燃烧室;将隔离壁形成为由2枚板构成的空心结构,使来自供气室的空气流入隔离壁的内部间隙。另外,还设置有连通于供气室的空心的空气引导部件,通过经由空气引导部件的内部空隙而从其上端吹出的空气,来生成沿着隔离壁的横向两侧的外壁面而流向上方的冷却空气流。从而使得不增宽隔离壁与各燃烧器之间的横向间隔,也能确保隔离壁的耐热性,以实现热源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单一的罐体、在该罐体内横向并排设置的第1及第2的一对燃烧器、在罐体的上部横向并排设置的第1及第2的一对热交换器的单罐式组合热源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以往,作为这种单罐式组合热源机,设置有隔离壁,该隔离壁是将罐体内的第1及第2两燃烧器与第1及第2两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划分成从第1燃烧器到第1热交换器的第1燃烧室和从第2燃烧器到第2热交换器的第2燃烧室,由此可以防止下述问题,即,在只使其中一方的燃烧器例如是第2燃烧器燃烧,来加热第2热交换器的单独运转时,第2燃烧器的燃烧排气流到第1热交换器侧,导致第1热交换器被加热的问题(参照例如,特公平2-17784号公报)。另外,在该单罐式组合热源机中,在罐体的下部,形成有由分布板隔开的供气室,使来自燃烧鼓风机的燃烧用空气经由分布板上所形成的分布孔而供给第1及第2两燃烧室。然而,在罐体内设置隔离壁的情况下,隔离壁被第1及第2的各燃烧器所加热,而变得相当高温,由此则产生需要确保隔离壁的耐热性的问题。根据上述的以往例,来自供气室并经由分布板的分布孔而流入到各燃烧室的空气的一部分虽然是沿着隔离壁的外壁面流动,但是,沿着隔离壁的外壁面流动的空气只是从靠近隔离壁的分布孔流入的少量的空气,这将无法充分冷却隔离壁。由此,必须增宽隔离壁与各燃烧器之间的横向间隔,以降低各燃烧器对隔离壁带来的热影响,这样则产生热源机被大型化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单罐式组合热源机,不增宽隔离壁与各燃烧器之间的横向间隔也能确保隔离壁的耐热性,从而可以实现小型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单罐式组合热源机具有单一的罐体、在该罐体内横向并排设置的第1及第2的一对燃烧器、在罐体的上部横向并排设置的第1及第2的一对热交换器、以及将罐体内的第1及第2两燃烧器与第1及第2两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划分成从第1燃烧器到第1热交换器的第1燃烧室和从第2燃烧器到第2热交换器的第2燃烧室的隔离壁,而且还在罐体的下部形成有由分布板隔开的供气室,并使得来自燃烧鼓风机的燃烧用空气经由分布板上所形成的分布孔供给第1及第2两燃烧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特征,通过存在有空隙地在横向上呈相对向的2枚板来构成隔离壁,使得来自供气室的空气流经于两板间的空隙中。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在分布板上,与隔离壁的配置位置相配合地配置有其横向宽幅比隔离壁宽的空心的空气引导部件,并使空气引导部件的内部空隙连通于供气室,通过经由空气引导部件的内部空隙而从空气引导部件的上端吹出的空气,来生成沿着隔离壁的横向两侧的外壁面而流向上方的冷却空气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特征,在构成隔离壁的2枚板间的空隙也即隔离壁的内部空隙中,流动有来自供气室的空气,这样隔离壁从内侧被有效地冷却。因此,即使不用那么增宽隔离壁与各燃烧器之间的横向间隔,也可以确保隔离壁的耐热性,从而可以实现热源机的小型化。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通过来自供气室并经由空气引导部件而被引导的空气,来积极地生成沿着隔离壁的外壁面的冷却空气流,从而隔离壁被有效地冷却。因此,这种情况,也不用那么增宽隔离壁与各燃烧器之间的横向间隔,就可以确保隔离壁的耐热性,从而可以实现热源机的小型化。另外,在第2特征中,如果通过存在有如第1特征所述的空隙地在横向上呈相对向的2枚板来构成隔离壁,使得来自供气室的空气从供气室直接或者经由空气引导部件而流经于两板间的空隙中的话,则可以尽可能地提高隔离壁的冷却性能。另外,如果空气引导部件延伸到比各燃烧器的上端还处于上方的位置的话,各燃烧器的燃烧热将会波及到空气引导部件,这将难以确保空气引导部件的耐热性。另外,如果空气引导部件的上端的高度低于各燃烧器的上端的话,从空气引导部件的上端吹出的空气的一部分将会流向各燃烧器一侧而作为燃烧用二次空气被利用,这将导致沿着隔离壁的外壁面流动的冷却空气量呈现减少。对此,如果空气引导部件的上端的高度与各燃烧器的上端同等高度的话,将会确保空气引导部件的耐热性,并且可以防止冷却空气量的减少,在这方面比较有利。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同等高度”的用语不仅包含了空气引导部件的上端的高度与各燃烧器的上端的高度完全相同的情形,还包含了几乎相等的情形。另外,若与隔离壁呈分体地设置空气引导部件,则会增加零件数量,在成本方面比较不利。这种情况,如果在隔离壁的下部形成有向横向两外侧探出的一对肩部、和从两肩部朝向所述分布板而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板部,由两肩部和两侧板部来构成所述空气引导部件的话,则将隔离壁与空气引导部件形成为一体化,从而可以消减零件数量,实现成本降低。另外,在该构成基础之上,在成为空气引导部件的上端的两肩部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空气吹出孔,通过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气,来生成沿着隔离壁的外壁面的冷却空气流。另外,在如此地将隔离壁与空气引导部件形成为一体化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存在有空隙地在横向上呈相对向的2枚板来构成隔离壁,而在这些各板的下部来形成各肩部和各侧板部的话,冷却空气也会流入隔离壁的内部空隙中,隔离壁的冷却性能被尽可能地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各板的单纯的弯曲加工来形成肩部和侧板部,有利于实现成本的降低。然而,有这样一种情况,即,在不改变罐体和第1及第2两热交换器,而将第1及第2两燃烧器中的至少一方燃烧器小型化了的情况下,要使构成空气引导部件的两侧板部之中配置在一方燃烧器被小型化一侧的这一方侧板部的位置向横向外侧偏移,以使得这一方的燃烧器与这一方的侧板部之间的间隔不至于较宽。这样的话,构成隔离壁的2枚板之中形成了上述一方侧板部的这一方的板,它插入到两热交换器的临界部中的上端部与这一方侧板部之间的横向距离则变大。这种情况,如果将在这一方的板上以与燃烧器的上端同等高度形成的肩部的横向宽幅设定成与上述横向距离相等的话,则在肩部的正上部将会产生压力较低的回流区,燃烧器的火焰会倾向于回流区一侧,从而导致燃烧不稳定。为了防止这个问题,虽然也可以考虑增大在肩部上所形成的空气吹出口的开口面积,但是,这将会使空气变得过多,导致热交换器被空气冷却,热效率恶化。因此,将肩部的高度设定成与各燃烧器的上端同等高度,而且使构成所述隔离壁的所述2枚板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板的上端部与这一方的板上所形成的所述侧板部之间的横向距离达到规定值以上,其中该一方的板的上端部是指该板插入到所述两热交换器的临界部中的上端部,在此基础之上,最好还将这一方的板上所形成的肩部的横向宽幅设定成窄于所述横向距离,并在这一方的板上,以处于与燃烧器最大燃烧时的火焰的上端同等高度的部分位置的方式,来形成具有所述横向距离与肩部的横向宽幅之间的差值的横向宽幅的阶段部,而该燃烧器是指配置在这一方的板所面向的燃烧室之中的燃烧器。据此,由于一方的板的肩部与阶段部之间的部分接近于燃烧器一侧,故而在肩部的正上部不会产生回流区,防止了火焰的倾斜,使得燃烧变得稳定。另外,即使在最大燃烧时,为了确保燃烧的稳定性,有必要将阶段部的位置设定在与最大燃烧时的火焰的上端同等高度以上的高度位置。另一方面,若提高阶段部的位置,阶段部与热交换器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则变短,而燃烧排气就不容易流到位于阶段部的正上部位置的热交换器的部分,以致热效率降低。如果如本专利技术这样,在与燃烧器最大燃烧时的火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罐式组合热源机,其具有单一的罐体、在该罐体内横向并排设置的第1及第2的一对燃烧器、在罐体的上部横向并排设置的第1及第2的一对热交换器、以及将罐体内的第1及第2两燃烧器与第1及第2两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划分成从第1燃烧器到第1热交换器的第1燃烧室和从第2燃烧器到第2热交换器的第2燃烧室的隔离壁,而且还在罐体的下部形成有由分布板隔开的供气室,并使得来自燃烧鼓风机的燃烧用空气经由分布板上所形成的分布孔供给第1及第2两燃烧室,其特征在于,隔离壁通过存在有空隙地在横向上呈相对向的2枚板来构成,使得来自供气室的空气流经于两板间的空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英男,清水政一,佐佐木宏明,太田弘逸,宫岛征树,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