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森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0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涉及一种民用锅炉即热水锅炉领域。它包括有上中心集箱,下集箱,侧对称上、下集箱和对流管束等构成。水冷壁管与上中心集箱和下集箱连接,构成辐射受热面,外筑耐火材料密封构成大容积炉膛。对流管束与侧对称上、下集箱连接构成对流受热面和二、三回程烟道。炉膛内构筑挡火墙和隔烟墙构成一、二次扩大空间烟尘沉降室。通过在集箱内、外安装隔板和连通管构成强制循环水路,其水路不仅特别清晰水循环可靠,而且烟尘原始排放浓度大幅度降低。工艺先进,节约钢材,节能环保,效益显著。其技术特征可在民用锅炉中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民用锅炉即热水采暖锅炉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热水采暖锅炉有许多种,从水循环方式上可 归为两大种, 一种为自然循环方式, 一种为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 环方式不仅耗钢量,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而且因热偏差和流量 流速不匀容易出现爆管现象,有一定的故障率。本专利技术不仅彻底解 决了以上缺点,而且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强制循环锅炉相比,不仅 水路特别清晰,水循环更可靠,而且工艺更先进,容易布置受热面, 实现大容量锅炉,炉体内自然构成三个扩大空间,实现烟尘在炉内 三次扩容减速重力沉降,大幅度降低烟尘的原始排放浓度。节能、 环保、效益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冷壁管与上中心集箱和下集箱连接构成炉膛和辐 射受热面,对流管与侧对称上、下集箱连接构成二三回程烟道和对 流受热面。本专利技术水路特别清晰非常容易的根据强制水循环所要求 的水流速,通过集箱内隔板和集箱与集箱的连通来实现。比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耗钢量可省30%—40%以上,生产效率可提高40%—50% 以上。比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工艺更先进,结构更合理,容量大大提高。根据烟尘扩容减速重力沉降的原理,本专利技术自然构成的三个扩 大空间,使烟尘在炉内三次扩容减速重力沉降,使烟尘的原始排放 浓度大幅度降低,可降低到国家标准的50%左右。本专利技术非常便于 设计经济流速,减小烟气炉内阻力,非常便于清除积灰,比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锅炉可省电10%—30%。附图说明1.底座,2.煤斗,3.除灰口, 4.前拱,5.火口, 6.后拱,7.挡 火墙,8.隔烟墙,9.第二扩大空间,10.出水管座,ll.上中心集箱, 12.压力表座,13.连通管,14.排气座,15.安全阀座,16.集气罐座, 17.排气座,18.隔板,19.火口, 20.排气管,21.连通管,22.排烟 口, 23.第一扩大空间,24.进水管座,25.排污管座,26.除灰口, 27. 观察口, 28.火门,29.耐火材料,30.侧对称上集箱,31.烟气通道, 32.对流管束,33.水冷壁管,34.下集箱,35.侧对称下集箱,36.螺 旋除灰装置,37.第三扩大空间,38.烟窗进口, 39.烟窗出口, 40. 烟气通道,41.外包皮,42.保温材料,43.托板,44.前墙,45.后墙, 46.烟窗进口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其结构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 锅炉,包括上中心集箱11,下集箱34,侧对承上、下集箱30、 35, 水冷壁管33,对流管来32。水冷壁管33上中心集箱11和下集箱34 连接,对流管速32与侧对承上、下集箱30、 35连通,连通管13、21分别与两侧对承上集箱30前端顶部和上中心集箱11后端顶部连通。侧对承下集箱35末端设进水管座24,上中心集箱11前端设出 水管座10。挡火墙7的下端与后拱6的前端上部紧靠,其两侧端部 与水冷壁管33紧靠。隔烟墙8的下端与前拱4的后端顶部紧靠,其 两侧端和上端与水冷壁管33紧靠。螺旋除灰装置36顶面与托板43 下面连接。在前墙44垂直中心下部离后拱后端顶部一段距离按装除 灰口 26,在后墙45垂直中心离上中心集箱11 一段距离按装排烟口 22。按现有技术分别在上中心集箱,下集箱侧对承上、下集箱11、 34、 35内设隔板18。按现有技术在上中心集箱顶部纵向中心依次排 列设压力座12,连通管13,排气座14,安全阀座15,集气罐座16, 排气座17。其锅炉水路,进水从进水管座24,进入侧对称下集箱35向前 行,通过对流管束33 —次性上升至侧对称上集箱30,再通过连通 管13进入另一侧对称上集箱30,通过对流管束32下降至侧对称下 集箱35,依次往复上升、下降、上升至连通管21进入上中心集箱11, 再通过水冷壁管33下降至两下集箱34,继续通过水冷壁管33依次 上升、下降、上升至上中心集箱11,最后通过出水管座10送往供 热系统。其锅炉烟路,从煤斗2进煤,通过干留,高温燃烧,燃尽放出的 高温火焰,从火口 5和火口 19进入第一扩大空间23,再经烟窗进口 38 进入烟气通道40,通过烟窗出口 39进入第二扩大空间,经烟窗进口 46 和烟气通道31,进入第三扩大空间37至排烟口 22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包括上中心集箱11,下集箱34,侧对称上、下集箱30、35,水冷壁管33,对流管束32等,其特征是水冷壁管33与上中心集箱11和下集箱34连接,对流管束32与侧对称上、下集箱30、35连接,连通管13、21分别与侧对称上集箱30和上中心集箱11连通,炉本体分别构筑耐火材料29密封,充填保温材料42,加外包皮41与底座1连接构成锅炉主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 是由对流管束32与侧对称上、下集箱30、 35连接构成的集箱对流 管组与水冷壁管33和耐火材料29左右两外侧纵向紧靠。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 是连通管13分别与两侧对称上集箱30前端顶部连通。连通管21 分别与侧对称上集箱30后端顶部和上中心集箱11后端顶部连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 是侧对称下集箱35末端设进水管座24,上中心集箱11前端设出 水管座1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 是挡火墙7的下端与后拱6的前端上部紧靠,其两侧端部与水冷壁 管33紧靠。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 是隔烟墙8的下端与前拱4的后端顶部紧靠,其两侧端与水冷壁管 33紧靠。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是螺旋除灰装置36顶面与托板43下面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其特征 是当设计大容量锅炉时,其侧对称上、下集箱30、 35和上中心集 箱ll、下集箱34部分或全部改为锅筒。全文摘要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涉及一种民用锅炉即热水锅炉领域。它包括有上中心集箱,下集箱,侧对称上、下集箱和对流管束等构成。水冷壁管与上中心集箱和下集箱连接,构成辐射受热面,外筑耐火材料密封构成大容积炉膛。对流管束与侧对称上、下集箱连接构成对流受热面和二、三回程烟道。炉膛内构筑挡火墙和隔烟墙构成一、二次扩大空间烟尘沉降室。通过在集箱内、外安装隔板和连通管构成强制循环水路,其水路不仅特别清晰水循环可靠,而且烟尘原始排放浓度大幅度降低。工艺先进,节约钢材,节能环保,效益显著。其技术特征可在民用锅炉中广泛应用。文档编号F24H1/22GK101173823SQ20041002994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森 王 申请人:森 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包括上中心集箱11,下集箱34,侧对称上、下集箱30、35,水冷壁管33,对流管束32等,其特征是:水冷壁管33与上中心集箱11和下集箱34连接,对流管束32与侧对称上、下集箱30、35连接,连通管13、21分别与侧对称上集箱30和上中心集箱11连通,炉本体分别构筑耐火材料29密封,充填保温材料42,加外包皮41与底座1连接构成锅炉主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王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