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集群系统、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46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集群系统、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由多个基础小区构构建的蜂窝网络,所述基础小区采用单小区组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源;同频同播小区,所述同频同播小区为在蜂窝网络中的部分所述基础小区上叠加部署同频同播技术得到的,所述同频同播技术包括:基站和信道中至少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用于实现所述混合集群系统的资源调度和信息转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集群系统提高了集群通信系统的扩容能力与灵活性。

Hybrid cluster system,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集群系统、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混合集群系统、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集群通信系统一般按照单一的组网方式进行构建,例如,利用单一的单小区组播方式进行集群系统的网络构建,或者,采用多小区同频同播方式进行组网。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对扩大集群通信系统的容量提出更高要求。而现有的集群网络由于采用单一组网方式组建,容量扩展空间有限,经常遇到无法满足扩容场景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的扩容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集群系统、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以提高集群通信系统的扩容能力与灵活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集群系统,包括:由多个基础小区构构建的蜂窝网络,所述基础小区采用单小区组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源;同频同播小区,所述同频同播小区为在所述蜂窝网络中的部分所述基础小区上叠加部署同频同播技术得到的,所述同频同播技术包括:基站和信道中至少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用于实现所述混合集群系统的资源调度和信息转发。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混合集群系统,执行于所述资源调度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被叫端的被叫请求,所述被叫端归属于所述混合集群系统;判断所述被叫端所归属的小区类型;根据所述小区类型,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通信资源,并向所述被叫端发起被叫。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混合集群系统,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被叫端的被叫请求,所述被叫端归属于所述混合集群系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被叫端所归属的小区类型;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小区类型,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通信资源;呼叫模块,用于向所述被叫端发起被叫。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单小区组播的方式构建基础小区,并在由多个基础小区构成的蜂窝网络中,叠加部署同频同播信道或者满足同频同播的基站,形成混合集群系统,如此,针对该混合集群系统中的基础小区,可以通过单小区组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源,能够满足小群组的通信需求;而针对叠加有同频同步技术的小区,还可以通过同频同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源,能够满足大群组的通信需求,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并且,该混合集群系统并非局限于一种通信手段,在需要对其进行扩容时,仅需要根据需要在基础小区的基础上叠加部署同频同播技术即可,具备良好的扩容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集群通信系统的扩容能力与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群组的通信需求。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合集群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的实体结构示意图。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单小区组播:下行资源分配相互独立,不要求频率、时间和调制方式等空口信号对齐,邻近基站的信号对终端解调是干扰源。多小区同频同播:同播基站对发送信号进行频率、时间和调制信号对齐,同播基站的下行信号对终端解调不构成干扰。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前述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组网。但是,对于大群组而言,群组用户广泛的分配于各小区,同频同播方案比单小区组播方案更节省空口物理资源。反之,对于小群组而言,群组用户只分配在少数小区,单小区组播方案比同频同播方案更节省空口物理资源。例如,对于专用数字集群系统(ProfessionalDigitalTrunkingSystem,PDTS),按照频率复用方式进行蜂窝网络组网是一种单小区组播方案,而按照各小区频点相同的组网是一种多小区同频同播方案。又例如,对于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通信系统,单小区点对多点(SingleCell-PointtoMulti-point,SC-PTM)是一种单小区组播方案,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Evolved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eMBMS)是一种多小区同频同播方案。前述的组网方式导致通信系统的扩容能力受到组网方式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由于无法实现扩容而要重新进行组网设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重新设计后的网络的进一步扩容能力也较低。以PDTS的组网方案为例进行举例说明。若针对PDTS的扩容需求是:在频谱350MHz的PDT(ProfessionalDigitalTrunking)频段上,将原有的5MHzPDT频率重耕为2MHzPDT+3MHzLTE,以使得该频段可承载宽带业务。但是,原有的PDT组网方式是基于4MHz频段,智齿基础小区为8载波,部分热点小区16载波设计的。因此,若不做新的组网方案设计,则2MHz频率只能满足基础小区为4的场景,这将无法满足前述扩容需求与实际使用需求。也就是,在PDT频段压缩后,需要能在2MHz内实现基础小区8载波、局部热点16载波的业务需求,而现有的PDTS无法满足这种业务需求。基于现有技术中的前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如下解决思路:按照单小区组播方案设计基础小区,根据不同场景,叠加同频同播技术,实现集群通信的混合组网。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集群系统。请参考图1,该混合集群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础小区,所述多个基础小区构建成蜂窝网络,所述基础小区采用单小区组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基础小区,所述多个基础小区构建成蜂窝网络,所述基础小区采用单小区组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源;/n同频同播小区,所述同频同播小区为在蜂窝网络中的部分所述基础小区上叠加部署同频同播技术得到的,所述同频同播技术包括:基站和信道中至少一种;/n资源调度装置,用于实现所述混合集群系统的资源调度和信息转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基础小区,所述多个基础小区构建成蜂窝网络,所述基础小区采用单小区组播方式分配下行资源;
同频同播小区,所述同频同播小区为在蜂窝网络中的部分所述基础小区上叠加部署同频同播技术得到的,所述同频同播技术包括:基站和信道中至少一种;
资源调度装置,用于实现所述混合集群系统的资源调度和信息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频同播小区包括:全同频同播小区与部分同频同播小区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同频同播小区为在存在弱覆盖现象的基础小区上叠加部署第一基站得到的;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基础小区的第二基站同频同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同频同播小区为在存在密集话务需求的基础小区上叠加部署同频同播信道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同频同播小区包括N+M个频点,其中,N-1为原基础小区的异频业务频点数,M为所述同频同播信道的频点数,1为主控频点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集群系统为专业数字集群PDT系统。


7.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集群系统,执行于所述资源调度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被叫端的被叫请求,所述被叫端归属于所述混合集群系统;
判断所述被叫端所归属的小区类型;
根据所述小区类型,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通信资源,并向所述被叫端发起被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小区类型为部分同频同播小区,所述根据所述小区类型,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通信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被叫端的群组归属情况、所述部分同频同播小区中的信道剩余情况,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叫端的群组归属情况、所述部分同频同播小区中的信道剩余情况,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信道,包括:
若所述被叫端的所属小区数目大于预设数目阈值,判断是否存在可用的同频同播信道;
若是,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所述可用的同频同播信道;
若否,为所述被叫请求分配可用的单小区组播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叫端的群组归属情况、所述部分同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兵朱玉梅徐绍君曾奇志佟学俭左克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