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93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它包括前从滚轮组、主滚轮组、后从滚轮组和连杆组件;该前从滚轮组包括前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前安装板两侧部的前左轴承滚轮和前右轴承滚轮;该主滚轮组包括主安装板和安装在该主安装板两侧部的左轴承滚轮和右轴承滚轮;该后从滚轮组包括后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后安装板两侧部的后左轴承滚轮和后右轴承滚轮;连杆组件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该前连杆的前端铰接在前安装板的中部,该前连杆的后端与该后连杆的前端铰接在主安装板的中部,该后连杆的后端铰接在后安装板的中部。

Slide device running on curve guide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
技术介绍
常用的以双边作为导向面的导轨,与其配套的滑块,一般是在滑块的基础安装板上安装四个滚轮,这四个滚轮的轴线位置是固定的。这样的滑块,如果仅在直线导轨上运动,或仅在环形导轨上运动,分别都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滚轮轴线固定的滑块如果在由直线导轨和任意弧度的环形导轨组合成的曲线导轨上运动,则是不可行的。由几何学可知,满足在直线导轨上运动的滚轮轴线固定的滑块无法在环形导轨上运动(如图1)。相应的,在环形导轨上运动的滚轮轴线固定的滑块也无法在直线导轨上运动(如图2)。而如果是由多段任意弧度的环形导轨首尾连接组合起来的呈S形的曲线导轨,在不同弧段的环形导轨上的滑块也无法通用。如果滑块上的四个滚轮轴线不固定,分为前后两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以各自中心(两个滚轮轴线连线的中点)为轴转动的话,虽然,滑块在直线导轨上运动时,其中心在导轨的中线上。但是,当滑块运动到了环形导轨时,其中心会偏离环形导轨的中线,向环形导轨的圆心方向偏移一定距离(如图3)。而如果要让这种滚轮轴线固定的滑块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与导轨中线重合,目前常用的做法是调整导轨弯直结合段导轨的截面尺寸,而这又需要对导轨进行额外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该滑块装置在不改变导轨截面尺寸和不调整滚轮轴间距的情况下,可以流畅的行走于由环形导轨和直线导轨任意组合的曲线导轨上。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它包括前从滚轮组、主滚轮组、后从滚轮组和连杆组件;该前从滚轮组包括前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前安装板两侧部的前左轴承滚轮和前右轴承滚轮;该主滚轮组包括主安装板和安装在该主安装板两侧部的左轴承滚轮和右轴承滚轮;该后从滚轮组包括后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后安装板两侧部的后左轴承滚轮和后右轴承滚轮;连杆组件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该前连杆的前端铰接在前安装板的中部,该前连杆的后端与该后连杆的前端铰接在主安装板的中部,该后连杆的后端铰接在后安装板的中部。各轴承滚轮的内圈分别插固有轴杆,各该轴杆还插固在对应的安装板的插孔中,各安装板与该轴承滚轮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的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还包括固连在主安装板上的箱体座,该箱体座包括上盖和底板,该上盖固连在主安装板的顶壁上,该底板套设在各轴承滚轮的轴杆上并位于安装板与轴承滚轮之间的间距。所述前安装板的顶壁和底壁对应轴杆的部位分别开设前环槽,各前环槽中安装有与轴杆同轴的平面轴承,所述后安装板的顶壁和底壁对应轴杆的部位分别开设后环槽,各后环槽中安装有与轴杆同轴的平面轴承。所述前安装板的两轴杆之间开设前安装通槽,该前连杆的前端设有前穿孔,该前安装通槽的上壁开设前上穿孔,该前安装通槽的下壁开设前下穿孔,该前上穿孔、该前穿孔和该前下穿孔竖向对正,该前上穿孔、该前穿孔和该前下穿孔插设前连接轴,与该前穿孔对应的前连接轴上套设前回转轴承。所述前安装通槽的上壁底面与前回转轴承之间的前连接轴上套设前上平面轴承,该前安装通槽的下壁顶面与该前回转轴承之间的前连接轴上套设前下平面轴承。所述主安装板的两轴杆之间开设安装通槽,该前连杆的后端开设后穿孔,该后连杆的前端开设前通孔,该安装通槽的上壁开设上穿孔,该安装通槽的下壁开设下穿孔,该上穿孔、该前通孔、该后穿孔和该下穿孔对正并插设有主连接轴,与该后穿孔对应的主连接轴上套设下回转轴承,与该前通孔对应的主连接轴上套设上回转轴承,所述上上回转轴承与安装通槽上壁底面之间的主连接轴上套设上平面轴承,该上回转轴承与下回转轴承之间的主连接轴上套设中平面轴承,该下回转轴承与安装通槽下壁顶面之间的主连接轴上套设下平面轴承。所述后安装板的两轴杆之间开设后安装通槽,该后连杆的后端设有后通孔,该后安装通槽的上壁开设后上穿孔,该后安装通槽的下壁开设后下穿孔,该后上穿孔、该后通孔和该后下穿孔竖向对正,该后上穿孔、该后穿孔和该后下穿孔插设后连接轴,与该后穿孔对应的后连接轴上套设后回转轴承,所述后安装通槽的上壁底面与后回转轴承之间的后连接轴上套设后上平面轴承,该后安装通槽的下壁顶面与该后回转轴承之间的后连接轴上套设后下平面轴承。在所述主滚轮组的右轴承滚轮的下方安装一齿轮,该齿轮安装在右轴承滚轮的轴杆下端,该右轴承滚轮的轴杆与主安装板之间设置回转轴承。在所述主滚轮组的左轴承滚轮和右轴承滚轮的下方分别安装一齿轮,其中一该齿轮安装在右轴承滚轮的轴杆下端,该右轴承滚轮的轴杆与主安装板之间设置右回转轴承,另一齿轮安装在左轴承滚轮的轴杆下端,该左轴承滚轮的轴杆与主安装板之间设置左回转轴承。所述安装有齿轮的各轴杆分别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能在任意曲线导轨上运动,并且能确保滑块在导轨上的任意位置时,滑块的中心点在导轨的中线上,这一特性对于精密传动特别重要。滑块装置的结构形式精简,以最少的滚轮组实现滑块的精密转向和导向运动。同时的,以三组滚轮组导向,使滑块在导轨上运行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线滑块装置在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组合的曲线轨道上的运动轨迹,滚轮轴线固定的滑块装置满足直线导轨导向要求但不满足环形导轨导向要求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环形滑块装置在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组合的曲线轨道上的运动轨迹,滚轮轴线固定的滑块装置满足环形导轨导向要求但不满足直线导轨导向要求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滚轮周线偏转的滑块在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组合的曲线轨道上的运动轨迹,滚轮组可偏转的滑块装置其中心偏离环形导轨中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去掉箱体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滚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截面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前从滚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C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一侧带有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在主滚轮组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两侧带有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齿轮朝上)。图15为图14的在主滚轮组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至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在S曲线轨道上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图19至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在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组合的曲线轨道上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块装置,以V形槽滚轮为实施例,相应的导轨为两边带V形沿的导轨。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阐述示例,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滑块上的滚轮也可以是圆柱形或鼓形,在此不作赘述。如图4至图21所示,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从滚轮组、主滚轮组、后从滚轮组和连杆组件;/n该前从滚轮组包括前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前安装板两侧部的前左轴承滚轮和前右轴承滚轮;/n该主滚轮组包括主安装板和安装在该主安装板两侧部的左轴承滚轮和右轴承滚轮;/n该后从滚轮组包括后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后安装板两侧部的后左轴承滚轮和后右轴承滚轮;/n连杆组件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该前连杆的前端铰接在前安装板的中部,该前连杆的后端与该后连杆的前端铰接在主安装板的中部,该后连杆的后端铰接在后安装板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从滚轮组、主滚轮组、后从滚轮组和连杆组件;
该前从滚轮组包括前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前安装板两侧部的前左轴承滚轮和前右轴承滚轮;
该主滚轮组包括主安装板和安装在该主安装板两侧部的左轴承滚轮和右轴承滚轮;
该后从滚轮组包括后安装板和安装在该后安装板两侧部的后左轴承滚轮和后右轴承滚轮;
连杆组件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该前连杆的前端铰接在前安装板的中部,该前连杆的后端与该后连杆的前端铰接在主安装板的中部,该后连杆的后端铰接在后安装板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轴承滚轮的内圈分别插固有轴杆,各该轴杆还插固在对应的安装板的插孔中,各安装板与该轴承滚轮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连在主安装板上的箱体座,该箱体座包括上盖和底板,该上盖固连在主安装板的顶壁上,该底板套设在各轴承滚轮的轴杆上并位于安装板与轴承滚轮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板的顶壁和底壁对应轴杆的部位分别开设前环槽,各前环槽中安装有与轴杆同轴的平面轴承,所述后安装板的顶壁和底壁对应轴杆的部位分别开设后环槽,各后环槽中安装有与轴杆同轴的平面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在曲线导轨上的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板的两轴杆之间开设前安装通槽,该前连杆的前端设有前穿孔,该前安装通槽的上壁开设前上穿孔,该前安装通槽的下壁开设前下穿孔,该前上穿孔、该前穿孔和该前下穿孔竖向对正,该前上穿孔、该前穿孔和该前下穿孔插设前连接轴,与该前穿孔对应的前连接轴上套设前回转轴承。所述前安装通槽的上壁底面与前回转轴承之间的前连接轴上套设前上平面轴承,该前安装通槽的下壁顶面与该前回转轴承之间的前连接轴上套设前下平面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丰李保奎张作春田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仿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