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90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车门前设置的检测机构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限制动作机构动作;S2:驱动车门开启或关闭的动力机构在限制动作机构的作用下停止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S3:当车门前的检测机构没有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动力机构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本方案适用于检测公交车前固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以避免车门关闭或开启时夹伤乘客。

An automatic detection method for passengers getting off the bus saf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是人们出行选择的常用工具,但是对于乘坐公交车而言,其常常存在些安全隐患。比如,早晚乘车高峰期时,很多人挤在同一个公交车上,公交车门前也挤满了乘客,导致公交车车门无法正常关门,关门时还容易夹伤车门前的乘客。且车门前挤满了人不利于乘客上下车,公交车司机也不易判断车门前哪些人是要下车的,容易导致车门关闭时还有乘客没有下车。另外,车门关闭时,若为司机误操作导致,则容易夹伤正在上下车的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以解决乘客乘车时容易夹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车门前设置的检测机构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限制动作机构动作;S2:驱动车门开启或关闭的动力机构在限制动作机构的作用下停止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S3:当车门前的检测机构没有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动力机构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可以检测在公交车车门前的固定范围内没有人时,动力机构才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如:固定范围内没有人,司机操作给动力机构发送关门指令时,动力机构根据司机的操作动作。当固定范围内有人时,在限制动作机构的作用下,动力机构不会执行开门或者关门的指令。这样的话,当车上还有人在下车,车门不会因为司机的误操作而关门,避免关门时夹伤乘客。同时,车门前检测的固定范围的设置,使得车门前的一定范围内空出,避免乘客全部挤在车门前影响乘客正常上下车。进一步,在步骤S1中,当有人在检测机构检测的固定范围内时,检测机构中的检测面受到踩踏,检测面下连接的第三气缸受到挤压,第三气缸受到挤压使得第三气缸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三气缸上连通的第二气缸内,第二气缸驱动限制动作机构动作。本方案中通过第三气缸上的检测面检测是否有人踩踏在车门前,以此检测是否有人要下车,避免车门开启和关闭时夹伤乘客。进一步,在步骤S1中,限制动作机构动作时,限制动作机构运动使得驱动车门开启和关闭的动力机构中的第一气缸停止驱动车门动作。本方案中利用限制动作机构限制第一气缸动作,进而使得车门无法继续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当限制动作机构运动使得动力机构停止动作时,固定在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限制动作机构中的限位块随第二气缸活塞杆动作,限位块上的卡槽和第一气缸活塞杆上的卡口卡合,第一气缸停止动作。本方案自动检测是否有人站在车门前固定范围内,当有人站在车门固定范围内时,通过限位块使得车门停止关闭和开启,过程简单快速,使用方便。进一步,在步骤S1中,检测机构为车门两侧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车门前有人时,通过限制动作机构控制动力机构停止动作。本方案中通过传感器的方式进行车门前是否有人的检测,避免车门前站有乘客而在关门或开门时夹伤乘客。进一步,限制动作机构控制动力机构停止动作时,限制动作机构中的微控制器给动力机构发送停止动作指令,动力机构停止动作。本方案中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动力机构停止动作,使用方便,动作灵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气缸1、第一活塞杆2、滑轨3、滑块4、固定轴5、门体6、第二气缸7、检测面8、弹簧9、第三气缸10、限位块11、活动轴1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车门开启和关闭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采用电动气缸,本实施例中称动力机构中使用的气缸为第一气缸1。第一气缸1的活塞杆(本实施例中称为第一活塞杆2)上转动连接有角形摆杆,角形摆杆为直角形固定的摆杆,角形摆杆直角处设置有固定轴5,固定轴5和第一气缸1固定在公交车的车体上,角形摆杆可在第一气缸1的驱动下绕固定轴5转动。角形摆杆远离第一气缸1一端和车门顶端靠门框位置连接,角形摆杆和车门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轴12,车门和角形摆杆通过活动轴12转动连接。车门顶端的车体上固定有滑轨3,滑轨3的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底端和车门顶端远离门框位置固定。本实施例中公交车共有两个车门,两个车门上均设置有动力机构、角形摆杆和滑块4,两个车门对称设置。车门底端的车体上固定有用于检测人体的检测机构,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气缸10,第三气缸10内的活塞为检测面8,检测面8底面和第三气缸10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9。第三气缸10左右两侧连通有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上开设有卡槽,且第一活塞杆2上设置有与限位块11上卡槽配合使用的卡口。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面8设置在车门口,当有人踩在检测面8上时,第三气缸10内的气体受到挤压,气体进入到第二气缸7内,使得限位块11向上运动,第一活塞杆2上的卡口进入到卡槽内,这时第一活塞杆2的位置便被固定,使得第一活塞杆2无法动作,也就无法使得车门继续开启或者关闭。具体实施时,当乘客踩踏在检测面8上,检测面8向下运动,第三气缸10受到挤压,使得第三气缸10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二气缸7内,第二气缸7上的限位块11向上运动,使得限位块11上的卡槽和第一活塞杆2上的卡口卡合,进而使得车门无法关闭或者开启。当检测面8上没有乘客时,检测面8在弹簧9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第三气缸10内产生负压使得第二气缸7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三气缸10内,限位块11向下运动,使得限位块11上的卡槽和第一活塞杆2上的卡口分离,这时第一活塞杆2便可以在第一气缸1的驱动下动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7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根据上述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装置,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车门前设置的检测机构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限制动作机构动作。本实施例中的限制动作机构为限位块11。S2:驱动车门开启或关闭的动力机构在限制动作机构的作用下停止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S3:当车门前的检测机构没有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动力机构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检测机构为设置在车门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在车门前的固定范围内。且本实施例中的限制动作机构为微控制器,红外线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且微控制器和动力机构连接,当有人在车门前的固定区域范围内时,微控制器发送停止动作指令给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中的第一气缸1停止动作。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公交车上还设置有到站站台输入板,到站站台输入板上设置有该公交车所需经过的所有站台按钮,当乘客上车时需要按下需要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当车门前设置的检测机构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限制动作机构动作;/nS2:驱动车门开启或关闭的动力机构在限制动作机构的作用下停止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nS3:当车门前的检测机构没有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动力机构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当车门前设置的检测机构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限制动作机构动作;
S2:驱动车门开启或关闭的动力机构在限制动作机构的作用下停止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
S3:当车门前的检测机构没有检测到车门前固定范围内有人时,动力机构执行司机发送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当有人在检测机构检测的固定范围内时,检测机构中的检测面受到踩踏,检测面下连接的第三气缸受到挤压,第三气缸受到挤压使得第三气缸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三气缸上连通的第二气缸内,第二气缸驱动限制动作机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乘客安全下车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限制动作机构动作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亿智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