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89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分体式底盒包括墙体和饰面板,还包括安装框及底盒框,其中: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从饰面板的内表面贯穿饰面板的外表面;底盒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底盒框安装在安装孔内;安装框安装在墙体上,安装框背向墙体的一侧贴合安装在饰面板的内表面上,且安装孔位于饰面板内表面的开口位于安装框内,底盒框和安装框相对接。分体式底盒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分体式底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减少了施工周期,减少了饰面板安装偏差对强弱电面板安装的影响。

Split bottom box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家庭装饰装修中,先将固定脚或龙骨安装在墙体上,再将饰面板安装在固定脚或龙骨上,以达到饰面板对墙体的装饰作用。由于家庭装修中水电管线的埋设会先于饰面板安装,饰面板一般会在水电管线全部安装完成并验收后再进行安装,即先在现场对底盒及饰面板进行测量点位后,再将饰面板开孔,以达到底盒与饰面板孔位契合的目的,从而使开关、插座等强弱电面板安装在饰面板上后与底盒相对齐,但上述现场在饰面板上开孔的安装方式会导致现场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并且由于饰面板存在安装偏差,先在工厂开孔后再到现场安装的安装方式会导致强弱电面板安装时无法与底盒相对齐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以减少现场施工工序,减少施工周期,减少饰面板安装偏差对强弱电面板安装的影响。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底盒,包括墙体和饰面板,其还包括安装框及底盒框,其中:所述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贯穿所述饰面板的外表面;所述底盒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所述底盒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框背向所述墙体的一侧贴合安装在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饰面板内表面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底盒框和所述安装框相对接。可选的,所述安装框设置有第一围边,所述第一围边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上朝向所述饰面板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底盒框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围边,所述第二围边贴合安装在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围边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围边上背向所述饰面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径大于所述装配孔的孔径。可选的,所述分体式底盒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装配孔内,且安装在所述装配孔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螺纹孔。可选的,所述底盒框还包括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扣合在所述装配孔内壁上并限定出卡接空间,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卡接板和连接板,所述卡接板卡接安装在所述卡接空间内,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所述螺纹孔。可选的,所述底盒框还包括安装件和自攻螺钉,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围边的外侧,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自攻螺钉的尖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后将所述第二围边安装在所述饰面板上。可选的,所述第二围边的外沿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围边的外沿尺寸。可选的,所述安装框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安装有拼接件,所述拼接件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侧面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接件,以使两个所述安装框相拼接时,第一个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在第二个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第二卡槽内。可选的,所述分体式底盒还包括膨胀螺栓,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所述膨胀螺栓上,所述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墙体内。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分体式底盒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分体式底盒,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饰面板上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贯穿所述饰面板的外表面;加工所述底盒框,所述底盒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加工所述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所述墙体上;将所述底盒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将所述安装框背向所述墙体的一侧贴合安装在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饰面板内表面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框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底盒及安装方法,分体式底盒包括安装框及底盒框,底盒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饰面板上的安装孔在工厂内预先加工生产完成,无需在现场开设安装孔,从而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及施工周期;另外,通过将底盒框安装在安装孔内,先将安装框安装在墙体上,再将安装框背向墙体的一侧贴合安装在饰面板的内表面上,且将安装孔位于饰面板内表面的开口位于安装框内,底盒框和安装框相对接,从而将分体式底盒安装在墙体和饰面板之间,并且使强弱电面板与安装框相对齐,进而减少了饰面板安装偏差对强弱电面板安装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体式底盒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体式底盒中安装框和底盒框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体式底盒中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体式底盒中底盒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两个分体式底盒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体式底盒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分体式底盒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1:墙体;2:饰面板;3:安装框;4:底盒框;5:连接件;6:膨胀螺栓;21:安装孔;31:第一围边;32:拼接件;33:第二卡槽;34:第二卡接件;41:装配孔;42:第二围边;43:第一卡接件;44:第一卡槽;45:安装件;46:自攻螺钉;51:卡接板;5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底盒,包括墙体1和饰面板2,还包括安装框3及底盒框4,其中:饰面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从饰面板2的内表面贯穿饰面板2的外表面;底盒框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41,底盒框4安装在安装孔21内;安装框3安装在墙体1上,安装框3背向墙体1的一侧贴合安装在饰面板2的内表面上,且安装孔21位于饰面板2内表面的开口位于安装框3内,底盒框4和安装框3相对接。可选的,安装框3上相对设置的两端面中,一个端面带有盖板,另一端面为开口设置,安装框3上带有盖板的端面固定在墙体1上,安装框3上开口端贴合安装在饰面板2的内表面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底盒,包括安装框3及底盒框4,底盒框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41,饰面板2上的安装孔21在工厂内预先加工生产完成,无需在现场开设安装孔21,从而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及施工周期;另外,通过将底盒框4安装在安装孔21内,先将安装框3安装在墙体1上,再将安装框3背向墙体1的一侧贴合安装在饰面板2的内表面上,且将安装孔21位于饰面板2内表面的开口位于安装框3内,底盒框4和安装框3相对接,从而将分体式底盒安装在墙体1和饰面板2之间,并且使强弱电面板与安装框3相对齐,进而减少了饰面板2安装偏差对强弱电面板安装的影响。如图1所示,安装框3设置有第一围边31,第一围边31安装在安装框3上朝向饰面板2的一端的外侧;底盒框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围边42,第二围边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底盒,包括墙体和饰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框及底盒框,其中:/n所述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贯穿所述饰面板的外表面;/n所述底盒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所述底盒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n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框背向所述墙体的一侧贴合安装在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饰面板内表面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底盒框和所述安装框相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底盒,包括墙体和饰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框及底盒框,其中:
所述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贯穿所述饰面板的外表面;
所述底盒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强弱电面板的装配孔,所述底盒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框背向所述墙体的一侧贴合安装在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上,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饰面板内表面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底盒框和所述安装框相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设置有第一围边,所述第一围边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上朝向所述饰面板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底盒框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围边,所述第二围边贴合安装在所述饰面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围边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围边上背向所述饰面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的内径大于所述装配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底盒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装配孔内,且安装在所述装配孔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框还包括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扣合在所述装配孔内壁上并限定出卡接空间,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卡接板和连接板,所述卡接板卡接安装在所述卡接空间内,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所述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赖志豪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