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42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采暖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内设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第一隔水管,所述第一隔水管的外侧套有第二隔水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顶部设有出液管,所述第二隔水管内的顶部与第一隔水管外壁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水管的底部为开口式结构使水流从出液管顺利穿过进入第一加热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设置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一隔水管和第二隔水管,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两次加热,而且使第一加热管内的水体径向变薄,使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率。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采暖炉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采暖炉。
技术介绍
电磁采暖炉主要由电磁加热控制器、线圈和加热水管三这部分组成。加热核心部分采用筒状水电分离结构,当正常的市电源进入设备后通过电磁加热控制器输出部分变频为10KHz-20KHz的高频感应电流。高频感应电流通过缠绕在金属体时,内部产生高频磁场,利用磁力线切割的作用,绕在线圈的铁管便生产涡流效应,生产焦耳热,从而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通过热量散发系统,如水暖系统,以达到取暖目的热量发生设备。采暖炉的加热容器的空腔为筒状结构,加热时,热量从加热容器向空腔内部传递,导致靠近加热容器的水温度较高,而加热容器中心的水温度较低,因此具有加热不均匀、加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采暖炉,通过在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设置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一隔水管和第二隔水管,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两次加热,延长了第二加热管内水体流向第一加热管内的路径,而且使第一加热管内的水体径向变薄,使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采暖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顶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炉体外壳的一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炉体内设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预热套,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第一隔水管,第一隔水管与第二加热管固定连接,第一隔水管固定于第一加热管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第一隔水管的外侧套有第二隔水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顶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隔水管和第二隔水管之间,所述第二隔水管内的顶部与第一隔水管外壁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水管的底部为开口式结构使水流从出液管顺利穿过进入第一加热管内,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加热管内部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延伸至预热套内并靠近预热套的顶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加热管的顶部中心部位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管顶部靠近出水管的部位设有温度传感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预热套包括相互连接围成环形空腔的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侧壁底部与进水管的连接并与空腔内部连通,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伸进空腔内,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进炉体外壳内并与空腔的内部连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炉体外侧的出水管上连接有除垢箱,所述除垢箱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方的除垢箱侧壁上固定有热水输送管,所述过滤网下方的除垢箱侧壁与出水管固定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除垢箱的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补水漏斗,所述补水漏斗、出水管、热水输送管上均安装有阀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除垢箱的底部安装有密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采暖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设置第二加热管,能够对水体进行两次加热,加热效率高,并且第一隔水管和第二隔水管的设置,延长了第二加热管内水体流向第一加热管内的路径,而且使第一加热管内的水体径向变薄,使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率,避免因第一加热管中心部位水体因距离第一加热管侧壁远而导致加热温度低、加热效率低的问题;2、通过在出水管与热水输送管之间设置除垢箱,可以过滤因加热使水中产生的水垢,并使过滤的水垢储存在过滤网下方的除垢箱内,并通过定时打开密封盖定时排放,清理方式简单方便,在除垢箱的顶部设置补水漏斗,方便向热水输送管内补充水量,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3、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水体温度传向电磁加热控制器,从而判断水体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进而控制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通断,有利于保证水体的加热温度,提高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采暖炉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炉体外壳;2、出水管;3、进水管;4、除垢箱;5、热水输送管;6、补水漏斗;7、密封盖;8、过滤网;9、第一加热管;10、第二隔水管;11、第一隔水管;12、第二加热管;13、出液管;14、循环管;15、第一电磁线圈;16、外套;17、内套;18、第二电磁线圈;1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采暖炉的一实施例,包括炉体外壳1,所述炉体外壳1的顶部设有出水管2,所述炉体外壳1的一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3,所述炉体内设有第一加热管9,所述第一加热管9的外壁上缠绕第一电磁线圈15,所述第一加热管9内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加热管12,所述第一电磁线圈15的外侧套有紧贴的预热套,所述第二加热管12的外壁上缠绕第二电磁线圈18,所述第二电磁线圈18的外侧套有紧贴的第一隔水管11,所述第一隔水管11的外侧套有第二隔水管10,所述第二加热管12的顶部设有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隔水管11和第二隔水管10之间,所述第二隔水管10内的顶部与第一隔水管11外壁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水管10的底部为开口式结构使水流从出液管13顺利穿过进入第一加热管9内,所述第一加热管9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加热管12内部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管14,所述循环管14的一端延伸至预热套内并靠近预热套的顶部。循环管14设置在预热套内部,对循环管14起到保温作用,使预热的水流进入循环管14内流动过程中仍旧保持预热温度,更有利于水的加热,提高加热效果,第一隔水管11和第二隔水管10的设置,延长了第二加热管12内水体流向第一加热管9内的路径,而且使第一加热管9内的水体径向变薄,使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出水管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加热管9的顶部中心部位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管9顶部靠近出水管2的部位设有温度传感器19,所述温度传感器19与炉体外壳1内部的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第一电磁线圈15和第二电磁线圈18均与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所述预热套为夹层结构,且包括相互连接围成环形空腔的外套16和内套17,所述外套16侧壁底部与进水管3的连接并与空腔内部连通,所述循环管14的一端伸进空腔内,实现空腔内的预热水流通过循环管14导入进第二加热管12内,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伸进炉体外壳1内并与空腔的内部连通。所述炉体外侧的出水管2上连接有除垢箱4,所述除垢箱4内设有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上方的除垢箱4侧壁上固定有热水输送管5,所述过滤网8下方的除垢箱4侧壁与出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除垢箱4的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补水漏斗6,所述补水漏斗6、出水管2、热水输送管5上均安装有阀门。所述除垢箱4的底部安装有密封盖7。当需要清理除垢箱4内部过滤出的水垢时,关闭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采暖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顶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炉体外壳的一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炉体内设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一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预热套,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第一隔水管,所述第一隔水管的外侧套有第二隔水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顶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隔水管和第二隔水管之间,所述第二隔水管内的顶部与第一隔水管外壁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水管的底部为开口式结构使水流从出液管顺利穿过进入第一加热管内,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加热管内部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延伸至预热套内并靠近预热套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采暖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顶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炉体外壳的一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炉体内设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一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内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预热套,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外壁上缠绕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外侧套有紧贴的第一隔水管,所述第一隔水管的外侧套有第二隔水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顶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隔水管和第二隔水管之间,所述第二隔水管内的顶部与第一隔水管外壁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水管的底部为开口式结构使水流从出液管顺利穿过进入第一加热管内,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加热管内部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延伸至预热套内并靠近预热套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远李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乾荣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