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热回收装置(1)的放热管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与四通阀(3)高压侧入口(4)之间,所述的热回收装置(1)的吸热管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5)联接有具进口管(6)和出口管(7)的储水箱(8),旁路流体控制管(9)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3)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是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热水流量稳定、制冷效果良好的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冷凝热回收利用且制冷效果良好、热水流量稳定、设备运行平稳的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装置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很重要的设施,特别是在办公场所、宾馆商场大量采用大型中央空调装置。目前国内大量存在的各类容量大小热泵/空调制冷设备如户型空调,大中容量制冷/热泵装置等,其结构是由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储液器组成,在四通阀内部设有用来控制四通阀阀芯换向的气动控制管,该气动控制管的入口与四通阀的入口联通后与压缩机出口联通,空调装置的冷凝器大都是采用单一空气冷却或水冷却,采用这种方式冷却时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但污染了环境(热污染),而且浪费了能源,不能将释放到空气中的冷凝热回收利用。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试图将冷凝热回收利用,但存在着制冷流程改造复杂,元器件更换频繁,不利于生产和加工等缺点,且出现冷凝器运行不稳定,冷凝力度不够或产生过冷现象,导致制冷循环偏离正常工况,空调效果不佳,并且COP值偏低,电耗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运行稳定、热水流量稳定、制冷效果良好的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及其气动控制管、冷凝器,热回收装置的放热管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出口与四通阀高压侧入口之间,所述的热回收装置的吸热管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联接有具进口管和出口管的储水箱,旁路流体控制管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采用上述技术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在压缩机出口和四通阀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处设置旁路控制管,在热回收装置和储水箱之间采用定流量循环装置。在设有进口管和出口管的储水箱内注入冷水,定流量循环装置将储水箱内的冷水定流量循环注入热回收装置,冷凝器可采用风冷,且在冷凝端可同时采用水冷+风冷,或水冷+水冷复合冷凝技术,结构简单,保持了原有阀件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释放到空气中的冷凝热回收来加热卫生或生活热水或提高第一级水冷温度以制成卫生或生活热水。旁路流体控制技术使得整个制冷流程的压力分布处于最佳状态,保持各类热泵/空调装置内各元器件如四通阀等稳定运行,各种工况间转化灵活。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一年四季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生活卫生热水,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该项技术成功克服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所存在的制冷流程改造复杂,元器件更换频繁,不利于生产和加工等缺点,采用先进简便的制冷流程,元器件改动较少,易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成功实现了风冷和水冷的复合冷凝,并对两种冷凝模式进行灵活的转换。该装置针对目前同类产品出现的冷凝器运行不稳定,冷凝力度不够或产生过冷现象,导致制冷循环偏离正常工况,空调效果不佳,并且COP值偏低,电耗较大等缺点,采用定流量循环装置对水冷侧流体进行定流量控制,冷凝器工作稳定,制冷循环处于正常工况,空调效果良好,并且COP值比改造前有所升高,热水的制备量充足,热水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也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这也克服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在冬季制备热水时采用电辅助加热的缺点,节能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热水流量稳定、制冷效果良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制冷工况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制热工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热回收装置1的放热管串联在压缩机2出口与四通阀3高压侧入口4之间,热回收装置1的吸热管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5联接有具进口管6和出口管7的储水箱8,旁路流体控制管9一端与压缩机2出口联通,另一端与四通阀3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四通阀3的其他接口与冷凝器11、干燥过滤器12、蒸发器13、消声器14、储液器15按制冷、制热工艺联接。采用上述技术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参见图1,在制冷工况下,水热回收装置1、四通阀3、四通阀高压侧旁路流体(气动)控制管9、定流量循环装置5和冷凝器11组成复合冷凝模块16;参见图2,在制热工况下,水热回收装置1、四通阀3、旁路流体控制管9、定流量循环装置5和冷凝器13组成复合冷凝模块16。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5向水热回收装置1内定流量循环注入冷水,冷水在水热回收装置1内与压缩机2出口出来的热冷凝剂进行热量交换,冷却水被加热后进入储水箱8,从其进口管6和出口管7的输出供用户使用,达到了回收冷凝热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包括压缩机(2)、四通阀(3)及其气动控制管(10)、冷凝器(11),其特征是热回收装置(1)的放热管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与四通阀(3)高压侧入口(4)之间,所述的热回收装置(1)的吸热管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5)联接有具进口管(6)和出口管(7)的储水箱(8),旁路流体控制管(9)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3)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回收装置(1)为水热回收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热回收装置(1)的放热管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与四通阀(3)高压侧入口(4)之间,所述的热回收装置(1)的吸热管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5)联接有具进口管(6)和出口管(7)的储水箱(8),旁路流体控制管(9)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3)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是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热水流量稳定、制冷效果良好的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文档编号F24F12/00GK2747500SQ20042006810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龚光彩, 曾巍, 胡湘峰 申请人:湖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流量循环复合冷凝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2)、四通阀(3)及其气动控制管(10)、冷凝器(11),其特征是:热回收装置(1)的放热管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与四通阀(3)高压侧入口(4)之间,所述的热回收装置(1)的吸热管通过定流量循环装置(5)联接有具进口管(6)和出口管(7)的储水箱(8),旁路流体控制管(9)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3)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光彩,曾巍,胡湘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