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肥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26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肥生产线,该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喂料仓、输送挤压仓、输料器、驱动电机,所述输送挤压仓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和用于对从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的切料板,所述输送挤压仓内输料器下方设有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与输送挤压仓的底部之间的空间构成加热物料的加热仓,所述集料板上设有收集孔,所述加热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湿热传导效应能够使物料颗粒内部的水分快速移动到物料颗粒外表,利于烘干风将物料颗粒内部水分带走,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干燥效果好,水分排出率高。

An integrated granulation and drying device and its organic fertilizer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有机肥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肥生产线。
技术介绍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与动物,是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在有机肥的生产加工中,一个重要的加工环节就是造粒成形,由于颗粒状的肥料较块状等形状包装与施用方便,因此常常将有机肥加工成颗粒状后再包装。由于造粒工序中有机肥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而在包装时需要去除多余水分以增强成形效果,因此在造粒完成后需要烘干加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04988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有机肥生产用造粒机,其结构包括壳体、电机、烘干器、输料叶和喂料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了出料口,出料口的下侧设置了切料板,所述烘干器安装在支架内侧,该造粒机在出料的过程中直接对物料进行烘干,使其成颗粒状;授权公告号为CN20816155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挤压造粒机中,提到外壳组件、挤压组件和烘干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收集仓,收集仓上方设有底座,烘干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从而该底座实际用作烘干仓。由于颗粒表面水分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造成颗粒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由此引起的水分移动称为湿热传导,此时热量由内向外扩散,水分也由内向外扩散,但该技术方案中,物料从出料口排出时仅仅接受烘干器的吹风烘干,对于自喂料仓喂下的物料较冷的情况下用热空气干燥时,物料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温度,热扩散使水分由颗粒表面向颗粒内部移动,从而热扩散阻碍湿扩散的进行,无法使颗粒内部含有的水分快速扩散和蒸发,干燥效果差,从而造成有机肥颗粒外干内湿,后续包装后仍然会有较大的湿气,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物料造粒中内部水分蒸发慢造成的干燥效果差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的有机肥生产线。本技术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输料器、驱动电机,所述壳体自上至下依次围成喂料仓、输送挤压仓,所述输送挤压仓下端设有烘干仓,所述输送挤压仓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和用于对从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的切料板,所述烘干仓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输送挤压仓内输料器下方设有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与输送挤压仓的底部之间的空间构成加热物料的加热仓,所述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收集孔,所述加热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输送物料的管体以及绕设在所述管体上用于加热所述管体中物料的电加热丝。所述管体外侧套设有防护管,所述电加热丝位于所述防护管的内壁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的空隙中。所述收集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输送仓底部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烘干仓中的烘干风进入所述加热仓的引导窗,所述加热仓对应的壳体上设有用于排风的排风窗。本技术的一种有机肥生产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包括发酵机构、输送机构及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所述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输料器、驱动电机,所述壳体自上至下依次围成喂料仓、输送挤压仓,所述输送挤压仓下端设有烘干仓,所述输送挤压仓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和用于对从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的切料板,所述烘干仓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输送挤压仓内输料器下方设有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与输送挤压仓的底部之间的空间构成加热物料的加热仓,所述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收集孔,所述加热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输送物料的管体以及绕设在所述管体上用于加热所述管体中物料的电加热丝。所述管体外侧套设有防护管,所述电加热丝位于所述防护管的内壁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的空隙中。所述收集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输送仓底部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烘干仓中的烘干风进入所述加热仓的引导窗,所述加热仓对应的壳体上设有用于排风的排风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在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挤压仓底部设置了加热仓,加热仓中的加热管能够加热从其内输送至出料口的物料,因此在切料板将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后,物料颗粒温度较高,在烘干仓中被烘干风烘干时,物料颗粒外表温度较内部温度低,通过湿热传导效应使物料颗粒内部的水分快速移动到物料颗粒外表,从而在不降低烘干风温度、保障物料颗粒表面水分蒸发速度的情况下利于烘干风将物料颗粒内部水分带走,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干燥效果好,水分排出率高,并且使用方便,不另行占用工厂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局部视图P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局部视图Q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11、输送挤压仓;12、烘干仓;13、加热仓;14、喂料仓;2、驱动电机;21、固定杆;22、输料器;23、驱动杆;3、集料板;31、收集孔;4、防护管;41、出料口;42、管体;43、电加热丝;5、底板;6、切料板;7、送风口;71、排风窗;72、引导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螺旋形输料器22、驱动电机2,壳体1自上至下依次围成喂料仓14、输送挤压仓11,输送挤压仓11下端设有烘干仓12,输送挤压仓11底部即其底板5上设有多个出料口41和用于对从出料口41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的切料板6,切料板6与输料器22共用一根连接在驱动电机2输出端的驱动杆23,驱动杆23的上端被固定杆21固定在喂料仓14下端,烘干仓12上设有送风口7,输送挤压仓11内输料器22下方设有集料板3,集料板3与输送挤压仓11的底板5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输料器、驱动电机,所述壳体自上至下依次围成喂料仓、输送挤压仓,所述输送挤压仓下端设有烘干仓,所述输送挤压仓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和用于对从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的切料板,所述烘干仓上设有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挤压仓内输料器下方设有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与输送挤压仓的底部之间的空间构成加热物料的加热仓,所述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收集孔,所述加热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输料器、驱动电机,所述壳体自上至下依次围成喂料仓、输送挤压仓,所述输送挤压仓下端设有烘干仓,所述输送挤压仓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和用于对从出料口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的切料板,所述烘干仓上设有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挤压仓内输料器下方设有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与输送挤压仓的底部之间的空间构成加热物料的加热仓,所述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收集孔,所述加热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孔和出料口连通的输送物料的管体以及绕设在所述管体上用于加热所述管体中物料的电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侧套设有防护管,所述电加热丝位于所述防护管的内壁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的空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烘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挤压仓底部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烘干仓中的烘干风进入所述加热仓的引导窗,所述加热仓对应的壳体上设有用于排风的排风窗。


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陈成华邹志刚林炳良刘向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海博能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