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24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烘干箱,烘干箱内从下至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室,圆柱状的烘干室、过渡室,烘干室中部纵向设有带电机的转轴,沿转轴环形面方向上纵向设有多块将烘干室分隔的隔板,加热室与其中一组相邻隔板之间通过热交换孔连通,过渡室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过渡腔,且多个过渡腔与相邻隔板之间的烘干室一一对应连通,沿热交换孔正对过渡室的圆周方向的相邻过渡腔通过管道连通,且末端的过渡腔与外界连通,相邻隔板之间横向卡接有多个托网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中草药柴火烘干装置中,浓烟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An efficient dry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草药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Traditionaldrug):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草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包括挑选、洗净、煮制、烘干等四大基本工艺,煮制后的中草药材湿度很高,需要使用烘干装置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设备是通过电加热或柴火加热对中药材进行烘干,对于一些中草药药材,由于电加热方式过于强烈,会使得一些中草药失效,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即我们通常采用柴火加热对中药材进行烘干,在烘干箱柴火加热过程中,一方面柴火的火焰对中药材进行烘干,另一方面柴火产生的浓烟对中草药进行烘烤熏蒸,达到双重烘干的目的,加快中药材的烘干效率,但是在上述浓烟烘烤熏蒸过程中,浓烟在烘干箱内单向流动过程中,浓烟的大部分热量未被吸收就排出,存在浓烟热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搞笑烘干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草药柴火烘干装置中,浓烟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烘干箱,烘干箱内从下至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室,圆柱状的烘干室、过渡室,烘干室中部纵向设有带电机的转轴,沿转轴环形面方向上纵向设有多块将烘干室分隔的隔板,加热室与其中一组相邻隔板之间通过热交换孔连通,过渡室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过渡腔,且多个过渡腔与相邻隔板之间的烘干室一一对应连通,沿热交换孔正对过渡室的圆周方向的相邻过渡腔通过管道连通,且末端的过渡腔与外界连通,相邻隔板之间横向卡接有多个托网盘。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当需要对中草药材进行烘干时,在相邻隔板的托网盘上均放置中草药,热烘干箱内放置一定的柴火,并点燃,柴火燃烧的产生的火焰经热交换孔对其上方、相邻隔板之间的中药材进行烘干,柴火产生的浓烟经热交换孔进入相邻隔板之间的烘干室,对烘干室内的中药材进行烘烤熏蒸,浓烟顺次流动(浓烟进入热交换孔上方的过渡腔经管道进入下一相邻过渡腔,再进入下一相邻隔板之间的烘干室),最后经浓烟流动方向末端的管道排出,在一定烘干时间后,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下一相邻隔板之间的烘干室与热交换孔对接,重复上述操作,在相邻隔板之间的烘干室顺次与热交换孔对接时,即完成中药材的烘干工作,在上述过程中,使多个独立相邻隔板之间的中药材逐个与热交换孔进行对接,使浓烟在相邻隔板之间逐级流动,在不影响中药材烘干的同时,实现了浓烟的重复利用,增加了浓烟的利用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烘干箱的一侧设有与烘干室开闭配合的第一箱盖,烘干箱的一侧设有与加热室配合的第二箱盖,第二箱盖上设有由透明玻璃组成的观察窗。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过渡室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的环形面设有多个过渡腔,动力腔内设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电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转轴的环形面上均匀间隔设有三块隔板,相邻隔板之间为烘干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相邻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对称设有卡槽,托网盘的两侧与卡槽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中草药柴火烘干装置中,浓烟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烘干箱的一侧设有与烘干室开闭配合的第一箱盖,烘干箱的一侧设有与加热室配合的第二箱盖,第二箱盖上设有由透明玻璃组成的观察窗。第一箱盖与烘干室开启的配合,第一箱盖开启状态时,达到烘干室内,托网盘上中药材的更换的目的,第一箱盖与烘干室闭合的配合,一方面使烘干室处于密闭状态,避免热量的流失,另一方面避免烘干室内浓烟的扩散,污染环境,第二箱盖与加热室开启的配合,便于向加热室添加柴火,达到持续供热的目的,第二箱盖与加热室闭合的配合,使加热室处于闭合状态,避免柴火热量的流失。(3)本技术通过过渡室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的环形面设有多个过渡腔,动力腔内设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电机。电机设置在过度室内,减少了电机在烘干室内的空间占用率,使烘干室具有足够的空间布置中草药,增加了本技术中药材的处理容量。(4)本技术通过转轴的环形面上均匀间隔设有三块隔板,相邻隔板之间为烘干腔。三块隔板形成三个独立的烘干腔,三个烘干腔内均布置中草药,浓烟顺次经过三个独立的烘干腔,与烘干腔内的药材发生热交换,三个烘干腔的设计,数量相对合理,避免烘干腔过多,减少本技术单次中草药的处理量,烘干腔过少,浓烟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5)本技术通过相邻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对称设有卡槽,托网盘的两侧与卡槽卡接。卡槽和托网盘的设计,能实现托网盘和隔板的快速连接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隔板的侧视图;图5是图1中托网盘的俯视图;图中的标记为:1-烘干箱、101-加热室、102-烘干室、103-过渡室、2-转轴、3-托网盘、4-管道、5-电机、6-第一箱盖、7-热交换孔、8-第二箱盖、9-观察窗、10-动力腔、11-隔板、1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烘干箱1,烘干箱1内从下至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室101,圆柱状的烘干室102、过渡室103,烘干室102中部纵向设有带电机5的转轴2,沿转轴2环形面方向上纵向设有多块将烘干室102分隔的隔板11,加热室101与其中一组相邻隔板11之间通过热交换孔7连通,过渡室103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过渡腔,且多个过渡腔与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一一对应连通,沿热交换孔7正对过渡室103的圆周方向的相邻过渡腔通过管道4连通,且末端的过渡腔与外界连通,相邻隔板11之间横向卡接有多个托网盘3。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当需要对中草药材进行烘干时,在相邻隔板11的托网盘3上均放置中草药,热烘干箱1内放置一定的柴火,并点燃,柴火燃烧的产生的火焰经热交换孔7对其上方、相邻隔板11之间的中药材进行烘干,柴火产生的浓烟经热交换孔7进入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对烘干室102内的中药材进行烘烤熏蒸,浓烟顺次流动(浓烟进入热交换孔7上方的过渡腔经管道4进入下一相邻过渡腔,再进入下一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最后经浓烟流动方向末端的管道4排出,在一定烘干时间后,电机5带动转轴2转动,使下一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与热交换孔7对接,重复上述操作,在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顺次与热交换孔7对接时,即完成中药材的烘干工作,在上述过程中,使多个独立相邻隔板11之间的中药材逐个与热交换孔7进行对接,使浓烟在相邻隔板11之间逐级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内从下至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室(101),圆柱状的烘干室(102)、过渡室(103),所述烘干室(102)中部纵向设有带电机(5)的转轴(2),沿所述转轴(2)环形面方向上纵向设有多块将烘干室(102)分隔的隔板(11),所述加热室(101)与其中一组相邻隔板(11)之间通过热交换孔(7)连通,所述过渡室(103)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过渡腔,且多个过渡腔与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一一对应连通,沿所述热交换孔(7)正对过渡室(103)的圆周方向的相邻过渡腔通过管道(4)连通,且末端的过渡腔与外界连通,相邻所述隔板(11)之间横向卡接有多个托网盘(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内从下至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室(101),圆柱状的烘干室(102)、过渡室(103),所述烘干室(102)中部纵向设有带电机(5)的转轴(2),沿所述转轴(2)环形面方向上纵向设有多块将烘干室(102)分隔的隔板(11),所述加热室(101)与其中一组相邻隔板(11)之间通过热交换孔(7)连通,所述过渡室(103)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过渡腔,且多个过渡腔与相邻隔板(11)之间的烘干室(102)一一对应连通,沿所述热交换孔(7)正对过渡室(103)的圆周方向的相邻过渡腔通过管道(4)连通,且末端的过渡腔与外界连通,相邻所述隔板(11)之间横向卡接有多个托网盘(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胜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金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