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炳金专利>正文

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198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涉及空调机构造的改良,尤指一种可使机体两侧配重取得均称而有利于搬运的空调主机构造。其包括了底盘、外壳、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在底盘上设有隔板以区划成三个分隔位;冷凝器及风扇设置于中间分隔位内,而将压缩机平均分布于两侧的分隔位内。其优越性在于:空调主机两侧配重匀称而利于搬运,并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改善了散热效果,且能有效抑制噪声。(*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涉及空调机构造的改良,尤指一种可使机体两侧配重取得均称而有利于搬运的空调主机构造。现有的空调机包括了底盘、外壳、压缩机、冷凝器、风扇等所有制冷所需的配件,组装成一体式空调机后又占有较大的体积,同时安装时室内墙壁需预留冷气孔,启动运转时又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故新一代的空调机已采用分体设计,将压缩机及冷凝散热部份独立出来设于户外,户内仅供排冷部份设置,由于设计上能使室内体积明显缩小,实用上又可依需要作一对多的搭配,符合现代生活需求,故获得普遍使用,现有的分体式冷气空调主机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其设计上无论是一对二,或一对三、四,所有的压缩机统统被集中设于同侧,故组合上存有下述缺点压缩机设置过于集中,除配管较难外,亦使机体偏重一方,不利于安装运送,在共同搬运过程中,易发生负重的一方因无法承受负重而放手进而托垮另一方而同时摔落的危险事件;同时,集中的压缩机转速相同时,产生增益性的共鸣分贝,使噪声变大,尤其是机体老旧时引发噪声的情形更是明显的加重;为妥善利用剩余空间及加大散热面积,其冷凝器被加长并弯折成L型,增加了冷凝器的制造难度,使成本相应提高,且弯折部易形成热滞留阻碍其散热效果。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侧配重均称以利于搬运的空调主机构造,及一对多压缩机的结构设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包括了底盘、外壳、压缩机、冷凝器、风扇等制冷所需的部件,特点是在底盘上设有隔板,以便将底盘区划成至少三个分隔位;冷凝器及风扇设置于中间分隔位内,而将压缩机平均分布于两侧的分隔位内。此结构克服了压缩机集中设置时,因转速相同而产生的增益性共鸣噪声。并且配重均匀,提高了搬运、安装的安全性。此结构使中间分隔位两侧边让出了足够的空间,便于散热。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的冷凝器呈直板状配置于中间分隔位的一侧,而风扇设于同一分隔位之中间,风扇与冷凝器形成对置。此结构不但提高了散热效率,也使冷凝器制造容易,降低了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的压缩机总数为偶数个,平均分置于两侧的分隔位内;或者压缩机总数为奇数个,以两侧分隔位内相差一个压缩机方式分置。为使主机结构紧凑,本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的压缩机总数为三个以上时,其两侧分隔位内可加设横隔板,而使压缩机呈层叠设置,节省储运空间。为便于安装,依实际安装地形,本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媒配管分设于两侧;或者,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媒配管设于一侧。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空调主机两侧配重均称而利于搬运,并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改善了散热效果,且能有效抑制噪声。下面通过实施例及附图详述。附图1.常见一对二分体式冷气空调主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常见一对四分体式冷气空调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附图4.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5.实施例1之一对二压缩机平面示意图。附图6.实施例2之一对三压缩机平面示意图。附图7.实施例3之另一种一对三压缩机平面示意图。附图8.实施例4之一对四压缩机平面示意图。附图9.实施例5之另一种一对四压缩机平面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3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实施例1之一对二压缩机平面示意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了底盘1、外壳2、压缩机4、冷凝器4、风扇5等构件,特点是一底盘1,其上设有两个弧形隔板11,使底盘1被区划成三个分隔位12、13、14;一冷凝器4呈直板状配置于中间分隔位13的一侧,其上有多数个散热鳍管以增加有效散热面积;一风扇5设置于中间分隔位13之中间架上,与冷凝器形成对置供给散热的风力;二压缩机3平均分布于两侧的分隔位12、14内,并由外壳2覆盖而组成一完整主机体。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3及冷凝器4间相连的冷媒配管31、32,可依情况设于同侧,如图中虚线,或分设于两侧,如图中实线。因压缩机3平均分置于分隔位12、14中,使机体的两侧取得了平均配重,因搬运时两边人员负重均等,不会因主机偏重一方而导致摔落危险的情形发生,而且压缩机3分散后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原先因压缩机集中放置而产生的共鸣噪声也获得了抑制,使噪声明显降低了许多,更值一提的是,整个组合空间的改变促使冷凝器4可呈一直线的设计,以减少原先弯折部位热滞留的现象产生,提高散热效率减少储运空间并降低了成本。实施例2,如图6实施例2之一对三压缩机平面示意图所示,本技术设计成一对三压缩机,将三个压缩机3呈一边一个、另一边二个分置在分隔位12、14内,压缩机3并列放置。实施例3,如图7实施例3之另一种一对三压缩机平面示意图所示,其压缩机分置方式与实施例2相近,只是在放置有两个压缩机的分隔位14内再加设一横隔板15,使两压缩机层叠放置。以便减少压缩机3的占用空间。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同,因压缩机总数为奇数,故分配的结果虽无法使两侧取得同重,但在重量上已尽最佳分散,对改善搬运安装安全性、抑制噪声及提高散热效率等方面,均比已有技术优越。实施例4,如图8实施例4之一对四压缩机平面示意图所示,因压缩机3总数为偶数个,平均分置于两侧的分隔位12、14内,使组成的主机两侧配重均衡,压缩机3放置方式与实施例2相同,压缩机3并列放置,配管31、32分设于两侧。实施例5,如图9实施例5之另一种一对四压缩机平面示意图所示,压缩机3放置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其分隔位12、14内分别加设横隔板15,而使压缩机3呈层叠设置,配管31、32分设于同侧,也可依需要将配管31、32分设于两侧,如图中虚线标示。权利要求1.一种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包括了底盘、外壳、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底盘上设有隔板以区划成三个分隔位;冷凝器及风扇设置于中间分隔位内,而将压缩机平均分布于两侧的分隔位内。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呈直板状配置于中间分隔位的一侧,而风扇设于同一分隔位之中间,风扇与冷凝器形成对置。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总数为偶数个,平均分置于两侧的分隔位内。4.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总数为奇数个,以两侧分隔位内相差一个压缩机方式分置。5.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总数为三个以上时,其分隔位可加设横隔板,而使压缩机呈层叠设置。6.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其特征在于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媒配管分设于两侧。7.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其特征在于与压缩机相连的冷媒配管设于一侧。专利摘要本技术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涉及空调机构造的改良,尤指一种可使机体两侧配重取得均称而有利于搬运的空调主机构造。其包括了底盘、外壳、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在底盘上设有隔板以区划成三个分隔位;冷凝器及风扇设置于中间分隔位内,而将压缩机平均分布于两侧的分隔位内。其优越性在于:空调主机两侧配重匀称而利于搬运,并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改善了散热效果,且能有效抑制噪声。文档编号F24F3/06GK2339910SQ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重均称之空调主机,包括了底盘、外壳、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底盘上设有隔板以区划成三个分隔位;冷凝器及风扇设置于中间分隔位内,而将压缩机平均分布于两侧的分隔位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炳金
申请(专利权)人:赖炳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