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设置在罩壳(22)与主板(21)之间的多个叶片(23)而言,与主板(21)的面方向平行剖切的截面的靠负压面(K)侧的形状包括:除内周侧即前缘部(Ef)之外向正压面(D)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30)、以及从凹陷部(30)至前缘部连续设置并向负压面侧鼓出形成的弯曲部(35),弯曲部(35)的最大厚度位置(Q)被设置在从前缘部前端离开叶片弦长的10%~30%范围的位置上,从而可抑制空气流脱流,增大风量并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轮风扇(也称作离心式送风机)和具有该涡轮风扇的例 如顶棚埋入式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例如在作为顶棚埋入式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埋设于顶棚内部的框体的内 部中央安装有涡轮风扇,在其周围配置有热交换器。框体的下表面开口,其被 装饰面板封闭。在装饰面板的中央部设置有吸入口,在周围部设置有出风口。在输入空调运行的开始信号时,开始制冷循环运行,并驱动上述涡轮风扇 旋转。室内空气经由吸入口被吸入框体内,并从涡轮风扇朝着径向吹出。室内 空气在热交换器内流通,与被导入其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热交换空 气从出风口向室内吹出,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上述涡轮风扇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 — 132687号公报中作为离心式送 风机已有记载。该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主板与罩壳之间沿着旋转半径方向设置 有多个叶片,叶片的厚度从罩壳朝着主板逐渐增大,且各叶片彼此之间的距离 从罩壳朝着主板逐渐变小。这样,在上述涡轮风扇中,由于在中央部配置有驱动风扇旋转的电动机, 因此需要设置截面呈凸状的轮毂,与常用的轴流风扇相比,结构复杂。具体而 言,涡轮风扇内的空气流以从罩壳的吸入侧大致垂直弯曲的三维气流的形态被 朝着叶片的吹出侧引导。因此存在下面的问题。1. 当为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而将风扇直径设定得更小时,轮毂与叶片之间 的间隙变小,很难确保风的流路。因此,空气流会在叶片处脱流,导致静压下 降和噪声增加。2. 当为在轮毂与叶片之间确保风的流路而将叶片的安装角度设定得更小时,无法避免风量下降。另一方面,在为增大风量而提高风扇转速时,则会导 致噪声增大。 '3.当为在轮毂与叶片之间确保风的流路而将叶片弦长设定得较小时,由于 叶片弦长小,因此会导致推动风的力(即进给力)不足,从而静压下降,且噪 声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空气流的脱流来增大 风量并降低噪声的涡轮风扇、以及具有该涡轮风扇而可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空调 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涡轮风扇具有叶轮,该叶轮包括覆盖驱动 用电动机并固定该驱动用电动机的转轴的截面呈凸状的轮毂、沿着该轮毂的 周缘一体设置的主板、与该主板分离配置的罩壳、以及设置在该罩壳与主板之间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与主板的面方向平行剖切的截面的靠负压 面侧的形状包括除内周侧即前缘部之外向正压面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以 及从该凹陷部至前缘部连续设置并向负压面侧鼓出形成的弯曲部,弯曲部的最 大厚度位置被设置在从前缘部前端离开叶片弦长的10% 30%范围的位置上。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上述涡轮风扇、以及配 置在涡轮风扇的外周部的热交换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顶棚埋入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2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涡轮风扇的叶轮的主视图。图3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是叶片的横剖俯视图。 图4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弯曲部U的最大厚度位置对应的噪声级的特性图。图5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弯曲部晕大厚度Hu与距离Hs之比对应的噪声级 的特性图。图6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拆下了罩壳的叶轮的俯视图。图7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叶片前缘部和轮毂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切线FM与切线FN所成的角度e对应的噪声级的 特性图。图9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10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叶片的主视图。图11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的曲率半径Rl与曲率半径R2之比对应的噪声级 的特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顶棚埋入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概略纵剖视图。作为室内机本体的框体1通过吊具2从顶棚背面的未图示的梁等吊下。在 顶棚板3上设置有供框体1的下面部嵌入的开口部,框体1位于顶棚板3上, 从室内S侧看时,成为埋设在顶棚板3内的状态。上述框体l的下面部开口, 该开口部被装饰面板4封闭。上述装设面板4从顶棚板3向室内S露出,将设 在顶棚板3上的开口部和周围部覆盖。在上述框体l内设置有由驱动用电动机5和叶轮6构成的涡轮风扇T。具 体而言,在框体1的图中的上面壁即上底la的中央部安装有电动机底座7,在 该电动机底座7上支撑着上述驱动用电动机5。上述驱动用电动机5的转轴朝 着下方突出,在该处安装有上述叶轮6。另外,在涡轮风扇T的下部设置有吸入喇叭口8,在该吸入喇叭口8的外 周部上沿着端缘配置有接水盘9。上述接水盘9沿着涡轮风扇T的周围设置, 在接水盘9的外侧端缘与框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规定间隙。在上述接水盘9上载放有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的上端面以与框体上 底la接触的状态得到保持。进一步说明的话,热交换器10夹设在接水盘9与 框体上底la之间,配置在上述涡轮风扇T的外周部。热交换器10的外侧周面 与框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规定间隙。上述装饰面板4的中央部与上述吸入喇叭口 8的下部开放端相对,在该处设置有室内空气的吸入口 11,并嵌入有粗滤器12。另外,在装饰面板4上与 上述吸入口 11空开规定间隙地开设有出风口 13。若装饰面板4为矩形形状, 则吸入口 11也形成为矩形形状,出风口 13沿着吸入口 11的各边缘部设置, 或设置于相对的边缘部。上述出风口 13与配置在框体1内的接水盘9和框体1的内周壁之间的规 定间隙对应地设置,且彼此连通。因此,若驱动上述涡轮风扇T旋转,则将空 气从吸入口 4经由吸入喇叭口 8沿着涡轮风扇T的轴向吸入。接着,空气被叶 轮6朝着径向吹出而在热交换器10内流通,形成从接水盘9与框体1的内周 壁之间引向出风口 13的空气流通路K。在这样构成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输入空调运行信号时,开始制冷循环 运行,并驱动涡轮风扇T的驱动用电动机5,使叶轮6旋转。室内S的空气被 从装饰面板4的吸入口 11吸入并流过粗滤器12,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等被捕捉。 之后,空气被沿着空气流通路K引导。进一步说明的话,从吸入口 ll;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吸入喇叭口 8而沿 着叶轮6的轴向吸入,进而被朝着径向弯曲地吹出。在刚从叶轮6流出后, 空气在热交换器10内流通,与被引入该热交换器10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 换,在供暖运行时被加热,在制冷运行时被冷却。尤其是在制冷运行时,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冷凝而生成冷凝水。冷凝水 落到接水盘9内积留,最后被朝着室外排出。与上述热交换器IO进行了热 交换后的空气被从出风口 13向室内S吹出,由此,可实现室内S的空气调 节作用。另外,在上述出风口 13内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窗板,可对空气向 室内S的吹出方向进行调节。下面对构成上述涡轮风扇T的叶轮6进行说明。上述叶轮6包括覆盖上述驱动用电动机5并固定该驱动用电动机5 的转轴的截面呈凸状的轮毂20、沿着该轮毂20的基端部周缘一体设置的主 板21、与该主板21分离配置的罩壳22、以及设置在该罩壳22与上述主板 21之间的多个叶片23。通过驱动这样的叶轮6旋转,将空气经由与吸入喇叭口 8相对设置的 罩壳22沿着叶轮6的轴向吸入。接着,该空气在叶轮6的内部从轴向朝着 径向弯曲流动、即横穿叶片23后吹出。另外,构成涡轮风扇T的叶轮6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征。图2是与涡轮风扇T被安装在框体1内的状态上下颠倒的叶轮6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叶片23的剖视图,图4是相对于叶片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风扇,具有叶轮,该叶轮包括:覆盖驱动用电动机并固定该驱动用电动机的转轴的截面呈凸状的轮毂、沿着该轮毂的周缘一体设置的主板、与该主板分离配置的罩壳、以及设置在该罩壳与所述主板之间的多个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与所述主板的面方向平行剖切的截面的靠负压面侧的形状包括:除内周侧即前缘部之外向正压面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以及从该凹陷部至前缘部连续设置并向负压面侧鼓出形成的弯曲部, 所述弯曲部的最大厚度位置被设置在从前缘部前端离开叶片弦长的10%~30%范围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岛满义,金川桂子,小见山嘉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