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032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包括文丘里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液动薄膜执行器、控制阀、支架和上端调节模块;上端调节模块、液动薄膜执行器、支架、控制阀和文丘里管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上壳体、执行器下壳体、橡胶薄膜、薄膜压紧套、薄膜下托、执行机构阶梯杆、填料螺套、压套螺母和填料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动薄膜执行器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泡沫液混合比例的问题,使混合比范围控制在3%~6%,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更大的泡沫液储量;采用文丘里管作为泡沫和液体的混合管,能够减小流体产生的阻力,降低能耗。

A mixer based on Venturi tube for adjustable foam liquid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混合器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
技术介绍
泡沫液比例混合器是泡沫灭火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与关键部件,是一种将储存在泡沫液储罐内的浓缩泡沫液和接入装置的流动水按照所需要的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具有理想灭火性能的泡沫消防液的发泡装置。其目的是能持续生产出符合规定的混合泡沫液,并得以应用在消防泡沫灭火作业和预防火灾领域的工作,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泡沫灭火系统扑救火灾的成败。泡沫灭火系统具有安装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效率高等优点,尤其对扑救B类火灾更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是目前国内、外油类火灾基本的扑救方式。衡量一台泡沫比例混合器性能好坏的最关键的指标是泡沫和水的混合比。而现有的泡沫比例混合器具有工作混合比不稳定、压力损失较大,混合比范围为6%以上等缺点,其可靠性较低、泡沫液储量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泡沫比例混合器工作混合比不稳定、压力损失较大、混合比范围在6%以上导致的可靠性低、泡沫液储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混合比的稳定性,减小了压力损失,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混合液比例的问题,使混合比控制在3%~6%,相比正压式类型的泡沫比例混合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大的泡沫液储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包括文丘里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液动薄膜执行器、控制阀、支架和上端调节模块;所述上端调节模块、液动薄膜执行器、支架、控制阀和文丘里管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文丘里管水平放置,文丘里管的一端为消防水的入水口,文丘里管的另一端为混合液的出液口;文丘里管靠近消防水的入水口一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文丘里管的中部上端开设有泡沫进液管;所述文丘里管从消防水的入水口端到混合液的出液口端一共设置有四段,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直管段、第一锥形管段、第二直管段和第二锥形管段,第一直管段的内径与第一锥形管段最大的内径相同,第一锥形管段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管径逐渐减小,第一锥形管段的最小的内径与第二直线管段的内径相同,第二直线管段的内径与第二锥形管段的最小内径相同,第二锥形管段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管径逐渐增大;出水口设置在文丘里管的第一直管段,泡沫进液管设置在文丘里管的第二直管段;所述文丘里管的入水口端设置有入口端法兰盘,所述文丘里管的出液口端设置有出口端法兰盘,所述文丘里管的泡沫进液管的泡沫进液管处开设有上端法兰盘,文丘里管通过入口端法兰盘连接进水管道,文丘里管通过出口端法兰盘连接出水管道;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瓣和中间隔层,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上阀腔和下阀腔,上阀腔和下阀腔通过与阀体连接为一体的中间隔层隔开,下阀腔和下阀腔之间相互密封,所述阀座安装在阀体的中间隔层上;所述阀杆的下端设置在下阀腔内,阀瓣安装在阀杆的下端,所述阀瓣初始位置与阀座相连,阀杆运动带动阀瓣向下运动,此时上阀腔和下阀腔相互连通;阀杆的上端依次穿过阀门、阀座、上阀腔和阀体的外壁后通过连接块连接执行机构杆的下端;所述阀体上开设有泡沫液入口、泡沫液第一出口和泡沫液第二出口,所述泡沫液入口与上阀腔相连通,所述泡沫液第一出口和泡沫液第二出口均与下阀腔相连通;所述泡沫液入口通过管道外接泡沫齿轮泵,第一泡沫出口与文丘里管上的泡沫进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文丘里管的出水口,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的执行器上壳体上的进水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的执行器下壳体上的进液口,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阀体上的第二泡沫出口;所述液动薄膜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上壳体、执行器下壳体、橡胶薄膜、薄膜压紧套、薄膜下托、执行机构阶梯杆、填料螺套、压套螺母和填料函;所述执行器上壳体与执行器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执行机构阶梯杆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杆、第二阶梯杆和第三阶梯杆,所述压紧螺母、薄膜压紧套、橡胶薄膜和薄膜下托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第二阶梯杆上,第二阶梯杆上端设置有与压紧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压紧螺母通过外螺纹拧紧在第二阶梯杆上,压紧螺母对第二阶梯杆上的薄膜压紧套上端形成支撑;所述橡胶薄膜的边缘通过执行器上壳体和执行器下壳体夹紧,执行器上壳体和执行器下壳体形成的内腔由橡胶薄膜分隔成相互密封的上端腔体和下端腔体;所述第三阶梯杆上套装有压套螺母和填料螺套,压套螺母套装在填料函上,填料函焊接在执行器下壳体上,填料螺套套装在填料函内部且填料螺套上端顶紧薄膜下托的下端;所述执行机构阶梯杆的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控制阀的阀杆上端,执行机构阶梯杆的上端连接上端调节模块的导向套;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法兰底座,法兰底座连接阀体的上端;支架的上端连接执行器下壳体的下端;所述上端调节模块包括固定法兰、法兰端盖、阀罩、调节弹簧、导向套、调节弹簧上托、调节弹簧下托、调节螺钉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法兰的下端焊接在执行器上壳体上,所述法兰端盖和固定法兰的上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密封的法兰腔,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执行器下壳体上,调节弹簧下托套装在导向套上,执行机构阶梯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套固定在调节弹簧下托上;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法兰端盖,调节螺钉的上端连接锁紧螺母,调节螺钉的下端与法兰腔内的调节弹簧上托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上端连接在调节弹簧上托上,调节弹簧的下端连接在调节弹簧下托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阀门行程刻度标尺。进一步的,所述上端调节模块还包括阀罩,阀罩套装在锁紧螺母和调节螺钉外侧并对二者形成密封。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的泡沫液入口和泡沫液第一出口处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盘,控制阀的泡沫液入口和泡沫液第一出口分别通过连接法兰盘连接泡沫齿轮泵和文丘里管的泡沫进液管。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的第一锥形管段为收缩段,第一锥形管段的锥角为21°±2°,所述文丘里管的第二锥形管段为扩散段,第二锥形管段的锥角为8°~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下端连接管和上端连接槽块下端连接管内设置有带螺纹的圆柱腔,阀杆的上端通过外螺纹与圆柱腔的螺纹配合并旋紧在下端连接管内,上端连接槽块上设置有T型槽,执行机构杆下端设置有与T型槽相配合的T型连接块,执行机构杆通过T型连接块嵌装在T型槽内实现执行机构杆与上端连接槽块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的第二直管段长度为第一直管段长度的1/3~1/4。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本技术采用平衡式泡沫液比例混合器的工作原理,阀体的泡沫液入口连接泡沫齿轮泵,泡沫原液在泡沫齿轮泵的压力作用下经过泡沫液入口进入控制阀的上阀腔中,向下推开控制阀中的阀瓣,通过阀瓣的开启截面后产生压降,泡沫原液经过阀门流入下阀腔中,此时泡沫原液经过下阀腔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泡沫液第一出口流入文丘里管中,另一部分经过泡沫液第二出口和第二管道流入液动薄膜执行器的下端腔体中;与此同时,消防水从文丘里管的入水口进入文丘里管中,一部分消防水经过出水口和第一管道进入液动薄膜执行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液动薄膜执行器(4)、控制阀(5)、支架(6)和上端调节模块(7);所述上端调节模块(7)、液动薄膜执行器(4)、支架(6)、控制阀(5)和文丘里管(1)从上至下依次连接;/n所述文丘里管(1)水平放置,文丘里管(1)的一端为消防水的入水口,文丘里管(1)的另一端为混合液的出液口;文丘里管(1)靠近消防水的入水口一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14),文丘里管(1)的中部上端开设有泡沫进液管(15);所述文丘里管(1)从消防水的入水口端到混合液的出液口端一共设置有四段,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直管段、第一锥形管段、第二直管段和第二锥形管段,第一直管段的内径与第一锥形管段最大的内径相同,第一锥形管段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管径逐渐减小,第一锥形管段的最小的内径与第二直线管段的内径相同,第二直线管段的内径与第二锥形管段的最小内径相同,第二锥形管段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管径逐渐增大;出水口(14)设置在文丘里管(1)的第一直管段,泡沫进液管(15)设置在文丘里管(1)的第二直管段;所述文丘里管(1)的入水口端设置有入口端法兰盘(11),所述文丘里管(1)的出液口端设置有出口端法兰盘(12),所述文丘里管(1)的泡沫进液管(15)的泡沫进液管(15)处开设有上端法兰盘(13),文丘里管(1)通过入口端法兰盘(11)连接进水管道,文丘里管(1)通过出口端法兰盘(12)连接出水管道;/n所述控制阀(5)包括阀体(51)、阀座(52)、阀杆(53)、阀瓣(54)和中间隔层(55),所述阀体(51)内设置有上阀腔(56)和下阀腔(57),上阀腔(56)和下阀腔(57)通过与阀体(51)连接为一体的中间隔层(55)隔开,下阀腔(57)和下阀腔(57)之间相互密封,所述阀座(52)安装在阀体(51)的中间隔层(55)上;所述阀杆(53)的下端设置在下阀腔(57)内,阀瓣(54)安装在阀杆(53)的下端,所述阀瓣(54)初始位置与阀座(52)相连,阀杆(53)运动带动阀瓣(54)向下运动,此时上阀腔(56)和下阀腔(57)相互连通;阀杆(53)的上端依次穿过阀门、阀座(52)、上阀腔(56)和阀体(51)的外壁后通过连接块(416)连接执行机构杆的下端;所述阀体(51)上开设有泡沫液入口、泡沫液第一出口(58)和泡沫液第二出口(59),所述泡沫液入口与上阀腔(56)相连通,所述泡沫液第一出口(58)和泡沫液第二出口(59)均与下阀腔(57)相连通;所述泡沫液入口通过管道外接泡沫齿轮泵,第一泡沫出口与文丘里管(1)上的泡沫进液管(15)相连通;/n所述第一管道(2)的一端连接文丘里管(1)的出水口(14),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4)的执行器上壳体(41)上的进水口;所述第二管道(3)的一端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4)的执行器下壳体(42)上的进液口,第二管道(3)的另一端连接阀体(51)上的第二泡沫出口;/n所述液动薄膜执行器(4)包括执行器上壳体(41)、执行器下壳体(42)、橡胶薄膜(43)、薄膜压紧套(44)、薄膜下托(45)、执行机构阶梯杆(46)、填料螺套(47)、压套螺母(48)、压紧螺母(410)和填料函(49);所述执行器上壳体(41)与执行器下壳体(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执行机构阶梯杆(46)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杆(413)、第二阶梯杆(414)和第三阶梯杆(415),所述压紧螺母(410)、薄膜压紧套(44)、橡胶薄膜(43)和薄膜下托(45)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第二阶梯杆(414)上,第二阶梯杆(414)上端设置有与压紧螺母(410)相配合的外螺纹,压紧螺母(410)通过外螺纹拧紧在第二阶梯杆(414)上,压紧螺母(410)对第二阶梯杆(414)上的薄膜压紧套(44)上端形成支撑;所述橡胶薄膜(43)的边缘通过执行器上壳体(41)和执行器下壳体(42)夹紧,执行器上壳体(41)和执行器下壳体(42)形成的内腔由橡胶薄膜(43)分隔成相互密封的上端腔体(411)和下端腔体(412);所述第三阶梯杆(415)上套装有压套螺母(48)和填料螺套(47),压套螺母(48)套装在填料函(49)上,填料函(49)焊接在执行器下壳体(42)上,填料螺套(47)套装在填料函(49)内部且填料螺套(47)上端顶紧薄膜下托(45)的下端;所述执行机构阶梯杆(46)的下端通过连接块(416)连接控制阀(5)的阀杆(53)上端,执行机构阶梯杆(46)的上端连接上端调节模块(7)的导向套(75);/n所述支架(6)的下端设置有法兰底座(62),法兰底座(62)连接阀体(51)的上端;支架(6)的上端连接执行器下壳体(42)的下端;/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泡沫液比例可调节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液动薄膜执行器(4)、控制阀(5)、支架(6)和上端调节模块(7);所述上端调节模块(7)、液动薄膜执行器(4)、支架(6)、控制阀(5)和文丘里管(1)从上至下依次连接;
所述文丘里管(1)水平放置,文丘里管(1)的一端为消防水的入水口,文丘里管(1)的另一端为混合液的出液口;文丘里管(1)靠近消防水的入水口一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14),文丘里管(1)的中部上端开设有泡沫进液管(15);所述文丘里管(1)从消防水的入水口端到混合液的出液口端一共设置有四段,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直管段、第一锥形管段、第二直管段和第二锥形管段,第一直管段的内径与第一锥形管段最大的内径相同,第一锥形管段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管径逐渐减小,第一锥形管段的最小的内径与第二直线管段的内径相同,第二直线管段的内径与第二锥形管段的最小内径相同,第二锥形管段沿着液体流动方向的管径逐渐增大;出水口(14)设置在文丘里管(1)的第一直管段,泡沫进液管(15)设置在文丘里管(1)的第二直管段;所述文丘里管(1)的入水口端设置有入口端法兰盘(11),所述文丘里管(1)的出液口端设置有出口端法兰盘(12),所述文丘里管(1)的泡沫进液管(15)的泡沫进液管(15)处开设有上端法兰盘(13),文丘里管(1)通过入口端法兰盘(11)连接进水管道,文丘里管(1)通过出口端法兰盘(12)连接出水管道;
所述控制阀(5)包括阀体(51)、阀座(52)、阀杆(53)、阀瓣(54)和中间隔层(55),所述阀体(51)内设置有上阀腔(56)和下阀腔(57),上阀腔(56)和下阀腔(57)通过与阀体(51)连接为一体的中间隔层(55)隔开,下阀腔(57)和下阀腔(57)之间相互密封,所述阀座(52)安装在阀体(51)的中间隔层(55)上;所述阀杆(53)的下端设置在下阀腔(57)内,阀瓣(54)安装在阀杆(53)的下端,所述阀瓣(54)初始位置与阀座(52)相连,阀杆(53)运动带动阀瓣(54)向下运动,此时上阀腔(56)和下阀腔(57)相互连通;阀杆(53)的上端依次穿过阀门、阀座(52)、上阀腔(56)和阀体(51)的外壁后通过连接块(416)连接执行机构杆的下端;所述阀体(51)上开设有泡沫液入口、泡沫液第一出口(58)和泡沫液第二出口(59),所述泡沫液入口与上阀腔(56)相连通,所述泡沫液第一出口(58)和泡沫液第二出口(59)均与下阀腔(57)相连通;所述泡沫液入口通过管道外接泡沫齿轮泵,第一泡沫出口与文丘里管(1)上的泡沫进液管(15)相连通;
所述第一管道(2)的一端连接文丘里管(1)的出水口(14),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4)的执行器上壳体(41)上的进水口;所述第二管道(3)的一端连接液动薄膜执行器(4)的执行器下壳体(42)上的进液口,第二管道(3)的另一端连接阀体(51)上的第二泡沫出口;
所述液动薄膜执行器(4)包括执行器上壳体(41)、执行器下壳体(42)、橡胶薄膜(43)、薄膜压紧套(44)、薄膜下托(45)、执行机构阶梯杆(46)、填料螺套(47)、压套螺母(48)、压紧螺母(410)和填料函(49);所述执行器上壳体(41)与执行器下壳体(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执行机构阶梯杆(46)包括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杆(413)、第二阶梯杆(414)和第三阶梯杆(415),所述压紧螺母(410)、薄膜压紧套(44)、橡胶薄膜(43)和薄膜下托(45)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第二阶梯杆(414)上,第二阶梯杆(414)上端设置有与压紧螺母(410)相配合的外螺纹,压紧螺母(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飞黄斌赵芮蔡姚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