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3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增效导流器配置于液体泵的液体腔室的过液通孔处,所述增效导流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引导液体通过所述过液通孔进入所述液体腔室的多个沿周向排列的进液槽,每一所述进液槽具有至少一进液口以及至少一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效导流器用于引导液体泵的液体流入方向,使液体泵内液体的流入不是沿叶片旋转轴方向直冲而入,而是从侧面四周引导液体以旋转的方式进入液体腔室,且液体流旋转的方向与叶片旋转的方向一致,进而将液体流入的动能大幅度转换成液体流出的动能,达到增效节能的目的,降低成本。

A kind of efficiency increasing guide and liquid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
本技术涉及液体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液体泵的液体流入方向几乎都是单一的,与叶片旋转轴平行,即与叶片旋转平面垂直,这样液体流急速进入腔室后的动能不仅无法利用,而且撞击垂直叶片或腔室底部,产生紊流,能量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体泵的液体流入方向会导致产生紊流、能量损耗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效导流器,配置于液体泵的液体腔室的过液通孔处,所述增效导流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引导液体通过所述过液通孔进入所述液体腔室的多个沿周向排列的进液槽,每一所述进液槽具有至少一进液口以及至少一出液口。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每一所述进液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且远离所述过液通孔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沿周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隔液件,所述进液槽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液件之间。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盖体,每一所述隔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液通孔相接的第二通孔。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每一所述隔液件呈弧线状或直线状向外延伸形成。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所述主体包括中空筒,所述中空筒的一端与所述过液通孔相通,所述中空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封闭的封盖,所述中空筒沿周向连接有多个沿远离所述中空筒的方向呈直线状或弧线状延伸的管体,所述进液槽形成在每一所述管体内,所述进液槽的出液口开设在所述中空筒上,所述管体远离所述中空筒的一端具有开口状的进液口。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每一所述进液口的面积的总和大于所述过液通孔的实际过液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每一所述出液口的面积的总和大于所述过液通孔的实际过液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中,每一所述进液槽内的最小截面面积的总和大于所述过液通孔的实际过液面积的四分之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体泵,包括上述的增效导流器。实施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用于引导液体泵的液体流入方向,使液体泵内液体的流入不是沿叶片旋转轴方向直冲而入,而是从侧面四周以旋转的方式进入液体腔室,且液体流旋转的方向与叶片旋转的方向一致,进而将液体流入的动能大幅度转换成液体流出的动能,达到增效节能的目的,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体泵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增效导流器去掉第一盖体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增效导流器去掉第一盖体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增效导流器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增效导流器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增效导流器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增效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增效导流器及液体泵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泵,包括泵体10和增效导流器20,增效导流器20设置在泵体10上方。其中,泵体10包括液体腔室101,在液体腔室101内安装有轮毂102,轮毂102上连接有从轮毂102向外延伸的多个叶片103,液体腔室101设置有过液通孔,液体腔室101的周壁上还设置有与液体腔室101相通的出液筒104。如图1-7所示,增效导流器20配置于液体泵的液体腔室101的过液通孔(图中未标示)处,包括主体,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引导液体通过过液通孔进入液体腔室101的多个沿周向排列的进液槽203,每一个进液槽203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口206以及至少一个出液口207。其中,出液口207靠近或连接于过液通孔。下面通过不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第一盖体,第一盖体上沿周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隔液件,进液槽形成在相邻的两个隔液件之间。在液体腔室101的上方设置有腔室盖105,腔室盖10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6,其作为过液通孔。安装时,隔液件远离第一盖体201的一侧设置于腔室盖105上,隔液件202是沿远离第一通孔106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每一个隔液件202可以竖立或倾斜设置在第一盖体201与腔室盖105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增效导流器20包括第二盖体204,而液体腔室101上端未配置腔室盖105。第二盖体204设置在每一个隔液件202远离第一盖体201的一侧。在第二盖体20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5。液体腔室101的开口即为过液通孔。使用时,将增效导流器20设置于泵体10上,第二盖体204连接于液体腔室101的开口端。每一个隔液件202是沿远离第二通孔205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每一个隔液件202可以竖立或倾斜设置在第一盖体201与第二盖体204之间。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增效导流器20包括第二盖体204,在第二盖体20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5。而液体腔室101上端也配置有腔室盖105。第二盖体204与腔室盖105相接。腔室盖10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6,其作为过液通孔。第二通孔205与第一通孔106是相通的。进一步地,每一个隔液件202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呈弧线状向外延伸形成,或者每一个隔液件202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呈直线状向外延伸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形状不作限定。优选地,第一通孔106、第二通孔205分别为圆孔,且隔液件202与第一通孔106和/或第二通孔205的周端相切,但并非限制性特征。另外,目前的液体泵内的叶片103基本上都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隔液件20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延伸方向与叶片103工作时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这样保证液体通过进液槽203进入液体腔室101的旋转方向与叶片103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一致。在一优选例中,每一个隔液件202从第一通孔106和/或第二通孔205的周端起始向外延伸。在另一优选例中,每一个隔液件202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盖体201与腔室盖105或第二盖体204之间。在另一优选例中,每一个隔液件202形状尺寸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优选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优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效导流器,配置于液体泵的液体腔室的过液通孔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导流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引导液体通过所述过液通孔进入所述液体腔室的多个沿周向排列的进液槽,每一所述进液槽具有至少一进液口以及至少一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效导流器,配置于液体泵的液体腔室的过液通孔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导流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引导液体通过所述过液通孔进入所述液体腔室的多个沿周向排列的进液槽,每一所述进液槽具有至少一进液口以及至少一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进液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且远离所述过液通孔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沿周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隔液件,所述进液槽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液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效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盖体,每一所述隔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液通孔相接的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增效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隔液件呈弧线状或直线状向外延伸形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益水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